词条 | 王恭妃 |
释义 | 明神宗万历皇帝 孝靖皇后王氏(1565年2月27日-1611年10月18日),宣府都司左卫人(今河北宣化),原是明万历皇帝生母皇太后李氏宫中的宫女,万历十年(1582)以身孕封“恭妃”,三十四年(1606)进封皇贵妃,三十九年(1611年)九月去世。1621年,孙子天启帝登极后,追封她为皇太后(皇后)。 从宫女到皇后,听起来位极尊贵,其实王氏生前遭到百般摧残,凄惨一生。她始终受丈夫冷落、宠妃迫害、奴才欺凌,长期被幽禁。最后哭瞎双眼,悲愤而死。 中文名:孝靖皇后王氏 别名:王恭妃 国籍:中国-明朝 出生地:河北宣化 出生日期: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 逝世日期: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 主要成就:忍辱负重,将儿子拉扯成人 父亲:王朝窭 ( 锦衣卫指挥佥事) 子:朱常洛(明光宗泰昌皇帝) 女:朱轩嫄(皇四女,云梦公主) 孙子:朱由校(熹宗)、朱由校(思宗) 陵号:定陵 关于她出生日期的考证《明史》记载,王氏在遇见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时候年纪已经大了(《明史》列传“年长矣”),所以一直不受宠。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以下内容取自《风雪定陵》):关于王氏和神宗相遇时的年龄问题,在1956年定陵发掘中得到了澄清。因为孝靖皇后椁板的西面有一墓志,用铁箍箍住。她死后安葬时仅为皇贵妃,无谥册【1】谥宝【2】,仅有墓志;迁葬时已具册宝,但原有的墓志也一起随棺椁迁来,上面清楚地记载着她的出生年月。据此推算,她和万历相遇那年刚刚16岁,万历18岁。志文“以四十年七月十七卜葬”句中,“四十”、“七”、“十七”五个数字字体与志文并不相同,显然是臣僚作好志文后便刻石,空出日期,在入葬时再补刻的。 以《明史》和墓志相对证,年月上亦有出入。如墓志上册封恭妃在万历十年六月,《明史》却载四月;死于万历三十九年,《明史》载万历四十年。墓志的出土,更正了《明史》的错误之处。 生平简介以孕封妃、受尽欺凌王氏的出身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卑贱不堪。她出生于中下级军官家庭。其父亲王朝窭,在女儿还未被选进宫之前就是锦衣卫百户。 万历初年,朝廷为神宗皇帝大婚,在民间大范围选美,13岁的王氏顺利通过前几关被选入宫廷,但是没能进入前三名。选美前三名中的王喜姐被立为皇后(孝端皇后),另两位女子分别立为刘昭妃(宣懿太妃)、杨宜妃。落选的女子一部分按规矩被遣返回乡、一部分条件较为出色者则成为宫女。王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日(1578年)被分配到慈宁宫,侍奉万历皇帝的生母李太后(孝定太后)。 三年后,16岁的王氏偶然被皇帝遇见,"私幸之",怀了身孕。不久李太后知道了,问起儿子此事,神宗想赖账,假装不知道。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皇帝的起居,有专人记录在册,叫《起居注》。太后命人拿来了《起居注》,对照当时日期,神宗只好低头勉强承认了。不过太后并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说:“我老了,还没有孙子,如果生个男孩,也算祖宗社稷之福。是谁生的,就不必计较了”。 王宫女因此进封为恭妃。 万历十年八月十一日(1582年),17岁的王恭妃不负重望,果然生了个男孩,这就是万历的长子朱常洛,此后她又为神宗生下皇四女朱轩嫄,早夭,后追封“云梦公主”。王恭妃得皇帝临幸,先后生一子一女,实际却并不受宠,最受宠的是“九嫔”之一的淑嫔郑氏。 四年后的1586年,郑氏也生下儿子,即皇三子朱常洵,神宗非常高兴,进封郑氏为皇贵妃。这就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引出了麻烦。按照中国封建时代一贯的制度:“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在皇后没有生育嫡子的情况下,应立庶出的长子做太子。王恭妃生的朱常洛是长子,应立为太子。可是神宗不喜欢王氏母子,郑贵妃又百般阻挠,总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因此立太子的问题,迟迟不能进行。 围绕这个问题大臣们与皇帝斗了15年,期间发生很多事情。“国本之争”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斗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 后来李太后得知朝廷上下舆论纷纷,便亲自出面质问神宗为什么还不立朱常洛为太子。神宗狡辩道:“他是宫女生的,母亲出身下贱,怎能立为太子?”太后听罢此言,又怒又心酸,指着儿子大骂道:“你也是宫女生的!”神宗这才想起自己的亲娘原本也是宫女出身,而且是泥瓦匠之女,若论出身,比起王恭妃可是低贱更多了。若朱常洛因宫女所生没资格当太子,那自己这个皇帝首先就得引咎辞职。神宗十分羞愧。内外交困之下,他害怕了,迫不得已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立已经20岁的朱常洛为皇太子。 在这15年中,王恭妃母子因受到神宗的厌恶冷落,又被最得宠的郑贵妃视为眼中钉,饱受屈辱,待遇极差,日子很不好过。《先拨志始》以一句话概括为“一应恩礼俱从薄"。皇长子朱常洛幸赖嫡母王皇后的多方关照调护,才得以平安长大成人。 有名无实、幽禁深宫儿子当了太子,但是王恭妃依然盼不到出头之日。 郑贵妃虽在争立事件中失败,但因丈夫的偏爱,在后宫一直屹立不到,是万历一朝后宫真正的实权派,被太监们吹捧为“内主”。王氏因此更加受尽虐待和歧视,被幽禁在景阳宫,整整十年不能与儿子见面,进封皇贵妃的封号就更谈不上了。直到万历三十四年(1606),太子有了儿子、神宗有了孙子,而且朝臣们多年来的谏言力争,民间也议论纷纭,神宗才借着给母亲李太后加徽号的机会,顺便将王氏封为皇贵妃。 王氏成为皇贵妃,听起来位极尊贵,其实有名无实,始终受着迫害,一直被幽禁着,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终日痛哭。在她身患重病时,神宗也没有去看望过她。 万历三十九年(1611)九月,王贵妃病危。朱常洛请旨见母亲一面,神宗同意了。但是当太子心急火燎赶到母亲居所时,景阳宫依然深锁不开。太子无奈,只得找太监拿来钥匙,破锁而入。王氏在临终时,终于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可惜已双目失明。她拉着儿子的手哭着说:“你已长大成人,立为太子,我死也瞑目了。”母子两人抱头痛哭,然后气绝而死。太子悲痛欲绝,旁边的侍从们也纷纷落泪。可怜这位宫女、恭妃、皇贵妃,在深宫中苦熬了30年,还是没有盼到出头之日,才47岁就这样悲惨地离开了人间。 以上是《明史》记载的她死前的情景。《先拨志始》记载的更为凄惨:临终前,母子见面本欲有话说,但王氏察觉到屋外有人,低声道:“郑家有人在此”。于是母子两人不敢说话。郑贵妃派的人直等到王氏气绝而死,才允许太子去给母亲收敛。 母子坎坷、后事不顺王氏生前受到百般摧残,后事也不顺当。神宗对王氏择地安葬之事,也是极为刻薄的,依照他的本意,草草埋葬了事。但大臣们不服。大学士叶向高数次上折,说儿子是太子,葬礼应当按照明世宗皇贵妃王氏(“庄敬太子”朱载壑生母)的规格办理,神宗却欲按明世宗皇贵妃沈氏(未生育子女)的规格办理。一再拖延,以至长期不能下葬。最后安葬时,正值夏季天气炎热,棺椁又经十个月的停放,王氏尸体早已腐烂不堪,才埋在明十三陵陵区内东井左侧的平冈地,谥号为“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 神宗不派人守坟,也不拨给守坟的费用。直到万历四十三年六月, 大臣再三请求,始有旨下礼部:“给皇太子母坟户三十名,园地二十五顷,以供香火。” 万历四十八年(1620 )八月,神宗驾崩,太子朱常洛登位当了皇帝。他首先想到的就是按制度追封自己的母亲为皇后。不料,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在“红丸案”中不明不百的死去,他死后宫廷又发生了“移宫案”,因此直到王氏的孙子朱由校登极后,才正式追封自己的祖母为“孝靖皇太后”,又从东井把棺椁迁来,与明神宗和孝端皇后王氏一起葬入定陵的地宫内。全谥为: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神主奉祀于奉慈殿。 太后的父亲先升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后封“永宁伯”,死后追增“明威将军”。哥哥王道亨,为“锦衣卫带俸指挥史”。 史料记载《明史 》列传二:孝靖王太后,光宗生母也。初为慈宁宫宫人。年长矣,帝过慈宁,私幸之,有身。故事:宫中承宠,必有赏赉,文书房内侍记年月及所赐以为验。时帝讳之,故左右无言者。一日,侍慈圣宴,语及之。帝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示帝,且好语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 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既而郑贵妃生皇三子,进封皇贵妃,而恭妃不进封。二十九年册立皇长子为皇太子,仍不封如故。三十四年,元孙生,加慈圣徽号,始进封皇贵妃。三十九年病革,光宗请旨得往省,宫门犹闭,抉钥而入。妃目眚,手光宗衣而泣曰:“儿长大如此,我死何恨!”遂薨。大学士叶向高言:“皇太子母妃薨,礼宜从厚。”不报。复请,乃得允。谥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葬天寿山。 光宗即位,下诏曰:“朕嗣承基绪,抚临万方,溯厥庆源,则我生母温肃端靖纯懿皇贵妃恩莫大焉。朕昔在青宫,莫亲温凊,今居禁闼,徒痛桮棬,欲伸罔极之深悰,惟有肇称乎殷礼。其准皇祖穆宗皇帝尊生母荣淑康妃故事,礼部详议以闻。”会崩,熹宗即位,上尊谥曰孝靖温懿敬让贞慈参天胤圣皇太后,迁葬定陵,祀奉慈殿。后父天瑞,封永宁伯。 《明神宗实录》万历十年六月丁亥 以恭视写 恭妃册文赐三辅臣银币有差□壬寅遣定国公徐文璧大学士张四维持奉节册封王氏为 恭妃 皇元子母也。 以册封 恭妃遣驸马侯拱宸告内殿收回祭设赐三辅臣 免百官朝贺 万历十年八月丙戌朔 丙申未时 皇元子生 恭妃王氏出也 注王道亨锦衣卫带俸指挥 道亨 恭妃兄也 万历十年九月丙辰朔 辛酉 上御皇极殿以 皇子生诏告天下诏曰朕闻自古帝王绍圣祈天必隆胤祚盖以祗奉 宗社茂衍本支邦家之庆莫大于此朕以眇躬嗣登大宝于兹十年幸方内又安四夷宾服庶不坠 祖宗丕构惟大婚有年熊祥未协中外人心举深徯望朕用是不释于怀兹荷 皇天锡祐 列圣垂休以今年八月十一日第一子生系恭妃王氏出上副 两宫圣母忧勤之念下慰四海臣民仰戴之情 万历十二年七月乙亥朔 庚辰 皇第四女生 恭妃王氏出也 万历十四年二月 户科给事中姜应麟题正名定分国本所以安别嫌明微君道所以正恭睹 圣谕贵妃郑氏著进封皇贵妃臣愚窃谓礼贵别嫌事当慎始 贵妃以孕育蒙恩岂曰不宜但名号大崇亦所宜虑 贵妃虽贤所生固 皇上第三子也犹然亚位中宫则 恭妃诞育 元嗣主鬯承祧乃其发祥顾当翻令居下耶揆之伦理则不顺质之人心则不安传之天下万世则不典非所以重储贰定众志也伏乞 皇上俯从末议收回成命以协舆情其或情不容已势不可回则愿首册 恭妃为 皇贵妃次及 贵妃两典一时不妨并举则礼既不违情亦不废长幼之分明而本支之义得矣抑臣之所议者末也未及其本也 皇上诚欲正名定分别嫌明微莫若俯从阁臣之请册立 元嗣为东宫以定天下之本则臣民之望慰而 宗社之庆长矣 上怒责其窥探命降极边杂职得山西广昌县典史 万历三十四年二月庚子朔 丙辰谕内阁礼曰朕以元孙诞生尊上 圣母徽号书谕天下宗藩复思皇太子生母恭妃王氏先年每欲进封因帑藏钱粮不敷恐礼文未备是以暂停今宫闱大典告成恭妃宜进封皇贵妃其皇太子下钦命选侍王氏亦当有封号以襄典庆卿等便查照典礼拟议上请择吉举行 万历三十四年三月己巳 己卯以 元孙诞生册封 皇太子生母 恭妃王氏为贵妃 万历三十九年九月 壬子大学士叶向高言外间喧传 皇妃王氏薨逝宫禁事密臣不及知经今四日未见传谕臣备员密勿不敢不请如以礼节未定有所迟回则会典开载 皇贵妃丧礼甚明且近有皇贵妃李氏例可行惟 皇太子与母妃则我朝前次未有所当敕下礼部斟酌上请者也 癸丑接圣谕 皇贵妃王氏于十三日酉时薨逝阁臣具题恭慰随奉圣谕皇贵妃王氏朕以诞育皇太子命居一宫自适前月间偶尔有疾即着皇太子自问安数次不意昨以疾终朕深悼惜览卿等奏已知道了是日阁臣言 圣情伤恻所有经筵日讲讲章似宜暂免事毕发引之后臣等令各讲官照常恭撰上进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皇上以恩笃宫庭以孝治天下凡事尽伦尽制臣工无不钦服昨礼部拟上 皇贵妃丧礼一切应行事宜经今五日未蒙允发明日便当辍朝之期已甚迫捉该部所拟亦皆稽考旧章参酌情理无可迟延若复稽留外间又将妄有揣摩臣所拟号册文并望简发 万历三十九年十月 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择地一节屡请不蒙简发安厝无地发引何期宫禁森严既非灵车久栖之处天时寒冱尤非力工易施之时况转盻便是新春正值迎禧伊始此事可不及今冬完毕乎伏乞敕下臣部作速遣官相择施行越三日 上命正春同各官诣 天寿山看得东井一地覆奏报可。 《先拨志始》......生光庙者,孝靖皇后也。二祖家法:圣躬每有私幸,必有赐赉。随侍文书房内阉即注明某年月日,并记所赏以为验。孝靖,故宫人也。神庙一日索水盥手,孝靖奉匜以进,悦而幸焉,赏头面一副。孝靖有娠,神庙偶侍慈圣宴,言其事,神庙讳曰:“无之。”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相示,神庙面赤,不能复隐。慈圣慰之曰:“吾年老矣,犹未及弄孙。倘生男,宗社福也,何必相讳。”时郑贵妃有宠,每与神庙戏,辄呼为老妈妈,暗行讥刺,圣衷默然,不自得也。 光庙诞生,一应恩礼俱从薄,盖由非神庙心喜也。 册封孝靖为恭妃。越三年,福王生,则进封其母郑贵妃为皇贵妃,给事中姜应麟上疏,言“恭妃诞元子,仅令居下,非所以重储贰定众志也。乞降旨首册恭妃,次册贵妃,又须明诏册立元嗣为东宫。”奉旨:“姜应麟疑君卖直,妊生无礼!降边方杂职。”给事中杨廷相、御史陈登云等,具疏申救,不听。应麟既奉旨降谪,慈圣闻之弗善也。神庙入侍,慈圣故问曰:“外廷诸臣多说该早定长哥,如何打发他?”神庙对曰:“道他是都人的儿子。”慈圣正色曰:“母以子贵,宁分差等!你也是都人的儿子!”盖慈圣亦由宫人进御也。神庙惶恐伏地,无以自容。自是立长之议始定,实凛慈圣谕耳(原注:宫中呼太子为长哥,宫人为都人)。 ......光庙於万历十年癸未诞生(按:癸未,乃万历十一年。十年,则壬午也。据《明史·神宗纪》:“十年九月丙辰,皇长子生。”则此癸未二字,当为壬午二字之误),年十三矣,犹与孝靖居景阳宫,同起卧。郑贵妃于神庙前言,皇长子好与宫人嬉,已非复童体矣。神庙遣使验之,孝靖大恸曰:“我十三年与同起卧,不敢顷刻离者,正为今日,今果然矣。”使还以实告。神庙自此有疑於贵妃,已后所言皆不入。是年皇长子出阁讲书,后四年行冠礼,又三年乃册立为皇太子,次年成婚。册妃敦氏,即孝元皇后也.....; ......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按:《明史·后妃传》孝靖薨于万历四十年,无月。此云三十九年九月,与《明史纪事本末》作三十九年九月己酉合,疑正史误也),孝靖崩。先是,光庙移居迎禧宫,母子暌隔。及病笃,光庙进候,郑贵妃令人尾其后,孝靖张目欲有所言,见之,曰:“郑家有人在此。”遂无语,至是崩。贵妃候气绝,始开门引光庙视敛。戚畹王升述其事甚详...... ......万历四十一年十二月,孝元崩。停宫中者两年,尚不发引。礼科亓诗教疏言:“皇太子母葬已有年,而膳田未给,香火无供,忍令坟园之荒废。皇太子妃逝几二载,而葬地不择,灵輀未发,宁无暴露之感伤。”大理寺丞王士昌亦疏言:“皇贵妃,育东宫者也,膳田不给。郭妃,配东宫者也,葬地不择。”俱不报。四十三年五月,始有旨下礼部,相择皇太子妃郭氏坟地。六月有旨:“给皇太子母坟户三十名,园地二十五顷,以供香火。” ...... 《万历野获编》卷三 宫闱 恭妃进封: 本朝贵妃之加“皇”字也,自孝恭始也。孝恭既以诞元子进封,未几元良正位,即代让后居尊。此虽先朝故事,非可为训。迨今上连举圣嗣,今东宫生母初止封恭妃,而德妃郑氏,乃特加皇贵妃,且皇第二子年止四岁,以故孙如法、姜应麟辈曹起力谏,亦惧他日有包藏祸心,妄援孝恭,以希横恩者为虑。虽远不知圣主乾断,非臣下所能蠡测,其时姑假名号,以慰翼坤,而长幼之序,久已定矣。皇贵妃之体,邻于正嫡,凡禁中大庆,奉请两宫,则中宫奉侍仁圣,而翼坤奉侍慈圣,得并讲姑媳之体,他贵嫔皆退避不敢望见。即今太子册立以后,恭妃执礼犹谦,亦掖廷旧制使然。是,旧臣下虽懑愤,而不敢请。直至元孙诞生,上大霈中外,恭加慈圣徽号至十二字,而恭妃进封为皇贵妃,锡以金册金宝。自此礼仪体貌,一视翼坤,并列左右。天下始快然无遗憾,而圣心至是大白。盖主上于定名正分,究竟无爽云。 《酌中志》又光庙于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诞生熹庙,正值慈圣老娘娘寿龄六袤,喜育元孙。三十四年春,神庙加上圣母徽号"恭熹"二字,诏赦天下,光庙生母恭妃王老娘娘进封皇贵妃,是以曰宫闱叠庆也。。。 光庙之乳媪姓曾,直隶人也。光庙升遐发引后,神主虞祭回,进德胜门,曾氏长跪路傍,伏尘号痛,时礼臣周道登等,大金吾骆思恭等感叹之。见吏科侯震旸疏,光庙生母恭妃王老娘娘居景阳宫,是以母子同住,曾氏毫无怠肆。光庙髫龀,曾氏即出宫不入矣。万历二十九年春,光庙移居慈庆宫,从此母子暌隔不相见,惟监拥护保卫之功为多。。。 孝靖皇后王老娘娘疾革时,光庙每日来问安入此门(苍震门),至薨逝后,于慈庆宫恭设灵位哭临,供安大祥礻覃祭,后始不尚白衣冠矣。。。 神庙恭妃王娘娘即孝靖皇后,生皇长子即光庙,又生皇四女也。 册文内容万历十年封恭妃。册文曰:六寝建官礼特隆于妃秩万年锡胤庆实始于闺门爰资四德之良用备三宫之制咨尔王氏惠质夙成温仪为度衾裯肃肃既承鱼贯之恩弓韣雍雍遂兆燕禖之吉眷徽猷之茂著迓景福于方来宜溥渥恩特升华序兹特遣使持节封尔为恭妃锡之册命于戏翟弗翚衣晋贰龙轩之宠画堂甲观早开麟趾之祥尚遵鸣佩之芳规永赞求衣之盛治钦哉 万历三十四年进封为皇贵妃。册文曰:朕惟三灵孚佑聿开枢电之祥六服协惟爰正轩龙之序瑞钟女士祚袭子孙骏泽既颁于海隅鸿章宜贲于宫掖咨尔恭妃王氏蚤膺妙选久侍宸闱柔嘉允辑令仪淑慎式襄内治始叶占于禖祀元良之国本以贞属衍绪于青宫长发之璚枝良茂惟天克笃尔祐惟尔克承天休是宜茂进鼎封增重震器兹特遣使持节晋封尔为皇贵妃锡之金册金宝于戏旷典逡巡于数载待时而行嘉仪肇锡于一朝普天同庆尔其恭勤益<棥心>祗畏愈加永绥后昆式昭朕命钦哉 墓志内容1956年,中国考古队发掘了明神宗的定陵,出土了王氏的墓志。 《大明温肃端静纯懿皇贵妃王氏圹志》: 妃姓王氏,宣府都司左卫籍。父朝寀,原任锦衣卫百户,赠明威将军指挥佥事。母葛氏,封太恭人,生妃于嘉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七日寅时,于万历六年二月初二选进内庭。万历十年六月十六日册封为恭妃。八月十一日诞生皇太子,上大悦,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三年十一月十四日,皇元孙生。上益大悦,仍诏告天下,播闻四夷。万历三十四年四月二十日进封为皇贵妃。万历三十九年九月十三日酉时薨逝,距所生四十有七岁。惟妃毓秀德门,早膺国选,贰备柔嘉之德,久端宫壼之仪,首诞元良,克赞内治,圣明眷注卓越等。夷其薨也,上甚哀悼,辍朝,赐溢,谕祭。自慈圣皇太后以下咸致祭焉。以四十年七月十七日卜葬于东井左吉之原。夫生死有常,侈短在数,惟淑德芳声则历世不朽,所谓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也。妃贤著椒涂,誉流兰掖,蒙眷于圣主,诞毓乎震英,肇启多孙,用延繁祉。懿谥既彰于玉册,休嘉永庇乎金枝。然则为妃也者,其亦无愧于穹壤矣乎,儒臣奉命作志,纳之玄扃,后千万祀尚亦有徵哉。 相关诗词《明宫词》中(清 南耕程嗣章 著),吟诵王恭妃的诗一首: 年长宫人久未封, 一朝承宠踞苍龙。 慈宫自检起居注, 且喜生孙暮景逢。 〖王贵妃,光宗生母也。初为宫嫔,无宠。年长矣,偶幸,有娠。神宗讳之。故事,宫中承宠,必有赏赍。文书房内官即记年月日及所赐,以为验。侍慈圣语及之,上不应。慈圣命取内起居注相示,且以好喜相慰藉曰:"吾老矣,犹未有孙。果男者,宗社福。也母以子贵,宁分差等耶?"十年四月,封恭妃。八月,光宗生,是为皇长子。〗 影视形象2005年《明宫夕照》,又名《明宫迷案》:徐幸 饰演 王恭妃 2010年《大明嫔妃》系列电视剧:王春妹 饰演 王恭妃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