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德寿 |
释义 | 王德 寿 1964年9月出生,西南大学教授,动物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养殖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动物学会理事,重庆动物学会秘书长,中国水产学会水产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鱼类学会会员,水产科学重庆市首届学术科技带头人,淡水鱼类资源与生殖发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鱼类的生殖和发育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鱼类生殖与生长调控方向带头人,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1981.09-1988.07 西南师范大学 学士、硕士;1993.09-1996.07 中山大学 博士;1988.06-至 今 西南(师范)大学副教授(1993)、教授(1998)、博导(2003);1998.07-1999.08 以色列Bar-Iran大学 博后;1999.09-2000.09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 访问学者;2001.06-2001.09 香港中文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2001.11-2007.10 日本国立基础生物学研究所 合作研究. 已取得的学术成就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对长江流域中的鲇形目鱼类进行了应用基础和开发研究工作,内容涉及年龄与生长、食性、繁殖、胚胎发育与胚后发育、生殖的神经内分泌调控、人工繁殖、性别决定与分化等领域。对大鳍鳠和粗唇鮠的生物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获得该鱼人工繁殖的成功。提出以新型鱼类催产剂取代类似物加脑垂体的方法诱导经济鲇鱼人工繁殖并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在南方鲇、长吻鮠的苗种生产和养殖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主要以重要养殖鱼类罗非鱼和南方鲇为研究对象,从事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和生长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在芳香化酶的表达调控、减数分裂的控制、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和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1、从硬骨鱼类克隆了一系列在性别决定通路上起重要作用的基因,首次提出转录因子通过调控芳香化酶的表达、控制雌激素水平而影响鱼类性分化方向的假说,并用离体和在体研究加以证明(Molecular Endocrinology 为阐明脊椎动物尤其是鱼类性别决定与分化分子机制提供了新思路。2007;BBRC), 2004,第一作者;Journal of Endocrinology(JOE)2007a;FBP 2009,通讯作者 2、从罗非鱼等硬骨鱼类克隆了类固醇合成途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关键酶P450c17a-II,发现它才是真正参与鱼类配子成熟诱导激素合成的酶,进一步阐明了鱼类类固醇合成途径和分子机制,并提出它可能与早期减数分裂调控相关(Endocrinology2007,指导博士生完成,排名第二;BBRC 2007,同等贡献作者)。此外,还克隆了罗非鱼和南方鲇生殖细胞和减数分裂的多种分子标记,为阐明鱼类减数分裂调控机制及其在脊椎动物的演化趋势奠定了基础。 3、提出硬骨鱼类普遍具有不同基因编码的两种GHR(JME 2006,同等贡献作者)、PRLR(JOE 2007b,通讯作者)和三种IGF(BBRC 2008,第一作者)的假说并加以证实,提出在鱼类性腺中可能存在特有的“GH/GHR/IGF-3”轴以解释鱼类性腺生长既依赖于身体生长又独立于身体生长的分子机制;此外还克隆了多种转录因子(BBRC,2002,2004;2006,第一作者)和类固醇合成酶的复制基因(JME 2003;2005,同等贡献作者),开辟了鱼类生殖和生长研究的新领域。 近5年共发表SCI收录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11篇,同等贡献作者3篇。论文被他引2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37次。近年来5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特邀)发言,现为多种国内外学术杂志特约审稿人。主持863项目和973子课题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重点项目和省市课题5项。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