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德良 |
释义 | 党总支书记简介王德良,男,47岁,汉族,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助理畜牧师,泾川县党原乡丁寨村、陈刘村党总支书记、中共十七大代表。 多年来,他带领村民把温棚养猪作为强村富民的主导产业来抓,实行仔猪、饲料、防疫、销售等一体化服务,初步形成了“仔猪繁育、规模养殖、生猪销售、饲料经销、技术服务”五大产业体系。目前全村年生猪饲养量达到 5.1万口,出栏育肥猪3.2万口,畜牧纯收入654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年收入3566元。引导群众建成小康屋328户,建成柏油街道1200米,实施了自来水入户工程。该村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本人曾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荣获“平凉市劳动模范”、“全省十佳百优青年农民”等殊荣。 为群众趟出一条致富路过去的丁寨村,1800多口人,人均2亩多耕地,秋撒一把籽,夏收一斗麦,有粮吃,没钱花,穷得出了名。1996年6月,王德良接过了支部书记的担子,为了带领群众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他到陕西等地考察,沿途看到一些乡村搞专业化生产,有奶牛专业村、果品专业村、蔬菜专业村等。沿途所见所闻使他对丁寨村充满希望。他觉得丁寨村最大的优势就是土地相对充足,粮食多而且粮价低,加上群众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习惯,村上有几户群众多年来一直从事生猪收购贩运,熟悉市场,规模化养猪在全村大有可为。随后,王德良把来自群众的新思路带到村支部会上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集思广益,最后作出决策:走温棚养猪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小山村撑起致富大产业王德良带领大伙发展温棚养猪,在生猪养殖和贩运大户的带动示范下,采取技术支撑、资金扶持、服务配套等措施,在整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突破。经过9年的努力,全村养猪产业实现了公司连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格局。养殖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比例由不到20%提高到80.3%,2006年农民人均养猪纯收入达到3309元,全村养猪产业收入过万元的户达到280多户。温棚养猪产业已成为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大多数农民通过养猪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家家囤里有余粮,院里有自来水,出门有摩托车,进门有电视,群众的衣食住行条件显著改善。村上还成立了陇新牧业“龙头”公司和养猪协会,从仔猪繁育、生猪育肥、饲料经销、生猪销售等环节提供优质服务,“陇新”生猪品牌通过了国家商标局认证注册。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再不为吃穿发愁了。 为了更好地掌握养殖技术,王德良1996年报名上了泾川县农业广播学校,专攻畜牧养殖,并且于两年后毕业。他还拜甘农大畜牧学教授刘孟洲为师,先后3次邀请甘农大教授刘孟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大卫等专家及兰州正大公司专家,到村上开展技术培训,为丁寨村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青年养猪“土专家”,成为全村发展温棚养猪的技术骨干。 挑起新农村建设的重担随着养猪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群众收入的增加,王德良开始把建设新农村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从2004年起,他带领全村群众建成了长1200米、宽14米的柏油街道,拓宽砂化了村内3条主干道路,并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搭起了一纵三横的丁寨农民新村框架。农民新村实现了商贸、住宅、产业一体化,上宅下店、前店后院加生态养殖区。目前,新村内共有158户,每户都配套了一座百口猪舍,一个沼气池,一个水冲式厕所。今年上半年,农民新村建设已累计投资650多万元,其中群众自筹500多万元,建筑面积达1.56万平方米,安装了街道路灯,建成了2400米排洪渠,进行了农电网改造,完成了自来水入户工程。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王德良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先后创办了村文化活动室、广播室和农民技术学校,购置了电视机、VCD等设备,经常性地组织群众开展技术培训和科技文化学习。村上还建起了图书室,先后购进涉及政策法规、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村沼气等内容的图书3000多册,在全村5个村民小组建立了18个电教播放点,方便了群众学习。村党支部还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加强对涉农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民代表以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丁寨村党总支书记王德良为原型的数字电影《农民代表》主要描写了玉寨村年轻党总支书记王志良在村里带头发展温棚养猪,一心想要乡亲们过上城里人一样的生活。他坚定的信念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步步感染着村民,在屡次挫折后利用更科学的方法使养殖产业兴旺发展起来。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带动乡亲致富的同时,还忙于处理许多村里的琐事。王志良将村里不务正业的青年胡子带上正道,帮助贫困户养猪致富,处理邻里纠纷。王志良在玉寨建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住着窑洞的村民搬进了小洋楼。以朴素的人性之美和共产党员的品格赢得人们称赞的王支书被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进京开会。 该片通过对玉寨村党支部书记王志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带领群众发展养猪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形象刻画,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来西部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成功塑造了一名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讴歌了时代精神,是一部弘扬主旋律的影片。这部影片是平凉市第一部数字电影,也是平凉历史上第一部以本土人物为原型在本地拍摄的影视作品。 王德良1996年当选为丁寨村党支部书记,2003年任丁寨村党总支书记。10多年来,王德良同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紧抓发展第一要务,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带领群众发展养猪特色产业,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率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得到了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近年来,丁寨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省级文明村”,村党总支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个好’村党支部”等光荣称号,王德良同志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作为全省唯一的农民代表光荣出席了党的十七大,去年还列席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 《农民代表》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山西电影制片厂、北京五福和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中共平凉市委、平凉市人民政府、中共平凉市委宣传部、中共泾川县委、泾川县人民政府协助拍摄。 剧组班底实力雄厚。编剧为甘肃省地矿局作家白洁玉,著有长篇小说《梦恋》、电视剧本《惊蛰白露》、《活在未来》、《大龄青年》、电影剧本《木匠儿子和吉他》等。导演为杨竞泽,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研究生毕业,是近年影坛崛起的新锐导演,他导演的电视剧有《祸福相依》,2009年首部贺岁电影《感情生活》将于年底与观众见面,由他执导导的电视剧《真情人生》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电视居导演奖。摄影师为李飞,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电影《丑娘》,电视剧《祸福相依》、《真情人生》的摄影师。男主演由国家话剧院的演技派明星李梦男领衔,近年来,李梦男凭借朴素自然的演技和亦正亦邪宽泛的戏路,赢得了观众们的喜欢,他主演的电视剧《户口》《无处藏身》《祸福相依》《共和国1949》及电影《马文的战争》《铁人》等剧在各地均取得收视高峰。 此次李梦男将一改硬汉面貌,他说“我要彻头彻尾当一回地道的农民”,女主角由李梦男生活中的爱妻王晴担纲,王晴在《血色浪漫》里饰演的贤妻良母“蒋碧云”拥有大量“粉丝”,她主演的电影《大孝儿媳》和《我和你》也即将上映,《农民代表》将是李梦男王晴夫妇首次在银幕上携手饰演“真夫妻”,相信这也是该剧的一大看点。 新疆农业大学教授男,1972年5月出生 籍贯:湖南;文化程度:工学博士学位,硕士生导师; 职务和职称: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工程部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和珠江啤酒集团公司共建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主要工作领域: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领导的部署和指导下,建立国内啤酒技术研究实力最强大、技术服务企业最多的酒类专业技术团队;全面负责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单位与国内大型啤酒企业和白酒企业,如燕京啤酒集团公司、珠江啤酒集团公司、福建雪津啤酒集团公司、河南金星啤酒集团公司、浙江石梁啤酒集团公司、深圳金威公司;贵州茅台酒集团公司、北京牛栏山酒厂、山西汾酒集团公司等公司技术合作。 主要研究方向:全面负责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酿酒工程部的科研工作,如酒类新产品的开发;酒类保健成分的开发与利用;采用传统诱变育种和基因改良相结合选育优良啤酒酵母菌种的研究;啤酒风味稳定性的研究;采用酶联免疫方法用于酒类原辅料的质量控制;酒类安全性评价研究体系等。 获奖情况: 1 2003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发的啤酒行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一等奖 2 2004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发的啤酒行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一等奖 3 2005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发的啤酒行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一等奖 4 2006年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颁发的啤酒行业科技进步优秀论文二等奖 5 2004年度和2006年度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优秀工作者 5 2005年 省级奖励-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 2006年 国家级奖励-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 7 主持超高浓度(200P)酿造技术研究通过北京市科委的技术鉴 科研课题 承担课题名称 课题经费数 发酵渣资源化开发和利用 60 2004.8 2006.8 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 “我国传统优势食品制造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子课题“优势传统啤酒类制造业关键技术与应用 220 2007.10 2010.12 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酒花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与利用及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160 2007.11 2010.10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学习与工作经历198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动物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1-1993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动物学”助教班函授学习两年,1996-2000年获中南林学院在职学习,获森林保护学农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中南林学院攻读生态学博士学位。1986年本科毕业后一直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学术任职及奖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森林保护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物学教研室工作。“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动物学”和“水生生物学”学科硕士生导师。2005年指导的硕士论文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科研、教学及学术活动从事:1)脊椎动物资源与生态,重点是雉类资源与生境监测;2)水生生物学:重点是浮游动物群落的研究。 近期承担和完成的有:长沙市科技项目1项;广州市林业局科技项目1项;国家林业局保护司项目1项。承担普通生物学、自然保护区学、动物分类学、动植物生态学等研究生和本科生课程。 学术论文发表学术论文39篇,出版21世纪规划教材1部。近期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1.王德良,朱文博.绒山羊产业对北方草原生态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水土保持;2006,27(12):8-10 2.李丽平,王德良,钟福生,等.环境因子对湿地鸟类多样性的影响分析; 四川动物;2007,26(03):588-591 3.李丽平,钟福生,王德良. 东洞庭湖湿地水鸟群落季节动态格局; 经济动物学报;2007,11(04):224-226 4.李丽平,钟福生,王德良.湖南东洞庭湖湿地夏季鸟类及多样性分析;四川动物;2008,27(02):259-262 5.朱文博,王德良; 热带鱼外来宠物对我国的影响分析;环球宠物科技;2008,01:30-35 6.朱文博,王德良; 外来物种红火蚁的危害现状及防治策略; 中国动物检疫;2006,23(08):42-44 7.朱文博,王德良; 外来宠物对我国的影响分析; 四川动物;2006,25(03):677-679 8.杨小林,王德良; 外来入侵动物;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06);125-127 9.李华兵,王德良; 湖南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夏季鸟类资源调查及其多样性分析; 江西农业学报;2008,20(06):101-104 10.王德良,辜娇峰,何平.八大公山红腹角雉对植被因素的选择分析;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9,44(3):17-2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