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兵马集村
释义

明朱元璋之子鲁王为选妃派兵马司领兵驻此,为筹集军饷,在此设集市,又因兵马司姓王,故名王兵马集,简称王集,位于郓城县的东南,距县城9公里。全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越。赵王河环绕村庄一周,西接宋金河, 东傍郓巨河,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工副业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 以纺纱、织布为主导产业。自1995年以来,该村一直是县和地区一级明星村。1999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2000年,被中共菏泽市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

概况

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朱元璋之子鲁王为选妃派兵马司领兵驻此,为筹集军饷,在此设集市,又因兵马司姓王,故名王兵马集,简称王集。当年的卢、宋两姓己不复存在。此后,张、王、李、赵、刘、孙、侯、郁、施、何、丁、任、周、陈、吴、高16个姓氏族人陆续迁此居住,均为汉族。

王集村位于郓城县的东南, 距县城9公里。东与张营乡的黄垓、黄堆集乡的刁庄为邻,西与丁长镇的前、后营接壤,北与周垓隔河相望,南与苑厂、?垓相连。建国后,隶属郓城县第四区(丁长区)管辖,成立公社后,王集村划归刘官屯公社。1960年后,重归丁长公社管辖至今。全村占地总面积36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00.5公顷,工业占地5.2公顷,学校占地0.2公顷,村庄占地73.3公顷。

2000年,全村共有755户,319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

全村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自然环境优越。赵王河环绕村庄一周,西接宋金河, 东傍郓巨河,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以种植小麦、棉花为主。2000年,小麦、玉米亩产均达500公斤,皮棉75公斤。王集村的工副业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 以纺纱、织布为主导产业。2000年,王集人在县工业开发区投资200多万元,建成当年投资并投产的瑞丰搪瓷制品有限公司,工人287名,管理人员7名。王集村从事工副业与农业的人数比为6∶4。2000年,人均纯收入3018元。

自1995年以来,该村一直是县和地区一级明星村。1999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2000年,被中共菏泽市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

大事记

1940年,村民李义仿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6年,成立第一届村党支部,李义仿任支部书记、枪班班长、农会会长,并为部队选送了第一批子弟兵。

1947年,汉奸刘怀信抓住本村农会干部李义申、李文进、张进德、张传典、闫振魁、任广堂等7人,险遭杀害。

1948年,王集村成立山东梆子剧团,演出《刘胡兰》《保家卫国》《马素云之死》等剧目,王广海、任继成任正、副团长。

1952年春, 张进荣、任殿卿、赵邦坤、王春熙等7家组织第一个互助组。共有70多个互助组相继成立。

1955年,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兰云带领下,互助组转变为合作社(初级社)。

是年,王集村几家大的商铺如“振东铺”“源茂泳铺”“天元铺”“永盛和药行”等由个人私营转为公私合营。

1956年春,初级社转为高级社,王集村成立灯塔农业生产合作社,李义之、李庆忍任正、副社长。

1957年,郓城第四中学在王集村建校并当年招生。

1958年,撤四区(丁长),王集归属东风人民公社,驻地刘官屯。

1960年,王集划归丁长人民公社,至今归属不变。

1970年,王集村人均集资10元建变压器一个,配电室一处。王集大队首批安装高压电,利用水、电资源浇地、排涝。

1979年,山东省副省长李振到王集村视察。

1982年春, 何西新创建新华皮鞋厂,雇用工人23名,行管销售5人,固定资产17万元,流动资产50余万元。

1983年,任继稳投资30万元,创建新华冷库。

1984年,王瑞红投资130万元建宏利皮革公司。

1985年春,王集村党支部带领群众投资150万元创建毛纺厂。

是年,张习平、李文立投资20万元,创建1000纱锭的利民纱厂。

1987年春,丁里长信用社王集分社在王集建成营业。

1991年,村民赵永兰带领十几家个体营业户集资接通了程控电话。

1993年, 王集村人均集资10元,募捐集资6万元,把王集的村前路拓宽到18米,中心街10米,后街10米,硬化宽度5米,总投资21万元。

1995年,王集村首次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一级明星村。

1998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明星村。

1999年,投资13万元改造低压线路;投资44万元硬化路面2000余平方米;安装电话536部,占全村户数的71%。

是年,省委组织部部长姜大明、中共菏泽地委书记李明先、郓城县委书记侯成君来王集村检查个体私营企业。

是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2000年7月,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表彰为“政治思想工作先进村”称号。

是年,被菏泽市委评为五好党支部。

经济发展

第一产业 建国前, 以家庭为种植单位,户种户收,人均土地0.1公顷,小麦亩产55公斤,棉40公斤(籽棉),高粱75公斤;油料以大豆、芝麻为主,产量较低。

1952年,王集村成立互助组,组织结构虽有变化,但是亩产量变化不大。1953年,灯塔农业生产合作社挖砌水井12眼, 购进水车12部, 凡浇水地块亩产量均有增加。1958年,土地收归公有集体耕种、集体收获,亩产量稍有增加。1962年,赵王河清淤,接通了宋金河、 黄河水来到王集村,人们利用水车、水桶浇地,小麦亩产接近250公斤。1972~1975年,王集的葫芦沟、马鞍地得到彻底治理,王集村陆续打深机井 (33~45米)28眼,建扬水站3处。种地打畦,更换良种,用柴油机浇地,粮食亩产首次突破千斤大关; 聘请浙江启东县棉花技术员种棉花示范田,皮棉亩产过60公斤。198 0年,王集实行责任田承包制度,农机、良种、水电、农药、化肥普遍应用,科学种田深入农家, 粮食亩产750公斤,皮棉75公斤。1998年,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王集建起高温蔬菜大棚17个, 草莓棚10个, 并试点推广。2000年,大棚蔬菜收入可观,棚均(0.5亩)纯收入起点7000元。粮食亩产吨粮,农民经济意识提高,王集引种牡丹2公顷,以备试验推广。

第二产业 王集的工业始于1958年,当时大队专门成立副业组,大队干部专人负责全大队副业。 主要副业有粉坊、油坊、肉业、木业等,服务于本村,从业人员不足100人。1964~1965年,大队购进磨面机一部,解放了大批劳动力。1965年,在郓城四中东建砖瓦厂一处,年产青砖30万块,从业人员11人,为村建厂房、居民盖房提供了方便。 1968年,村建面粉厂一处,群众可直接换面。1969~1970年,王集购进195柴油机8部, 专门为各生产队浇地、脱粒。1980~1990年,个体私营企业逐步发展,形成规模的有何西新、张靖华的新华皮鞋厂、王瑞红的宏利制革厂、任继稳的兴华冷库。1985年,王集村多方筹集资金150万元建起毛纺厂,从业人员120人。1985年,张习平、李文立组建1000纱锭的利民纺纱厂, 到2000年已拥有12000纱锭和浆纱机一套。1997年, 张习平组建烟郓金属彩印有限公司,2000年,又投资150万元扩大了规模。2000年,王集村已拥有织布机340台,注塑机18台,铝制瓶盖生产线4条,大型板材生产线1条。王集退休干部赵承芳于2000年投资200多万元在郓城工业开发区创建瑞丰搪瓷厂,当年投资运营。王集从事工商业服务人员1800人。

第三产业 王集村商业之多,在解放前后就闻名于郓城东南。有名望、有字号的就有6、7家,如振东号、源茂泳、天元号、永盛和等。1953年,以入股的形式组建了一个供销合作社。1955年,几家大铺经过工商业改造,私有商店变成公私合营,所有商人都成为过渡商人,原来的店铺分别成为百货商店、生活门市部、铁货店、药铺等。1958年,经公社、丁长供销合作社批准,办起了一个大集体性质的百货商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王集村各种百货点、理发店、饭店、缝纫、浴池、维修部等也逐步发展壮大。2000年,各种门市部服务摊位共226家,饭店7家,浴池3处,从业人员500余人。

社会进步

文化教育 1938年,张兰藻、侯东亮等人提倡新学,经过社会名人酝酿,八方集资捐款,于1938年建起教室12间,取名王集新学堂,到1946年已拥有12个教学班,学生500人,教师20人,住校生100余人。1947年,王集开设文具店一处,兼营图书。王集儿童入学率占30%, 女生占1/6。1947年,王集村创建山东梆子剧团,王广海、任继成任正、副团长,演出新戏《刘胡兰》《马素云之死》《保家卫国》等,活动于济宁、嘉祥、巨野、菏泽、鄄城、梁山、成武等地。1968年,王集小学增设初中班,更名为王集联中,设一至八年级16个班。同时郓城四中撤初中增开高中课。1966~1970年,王集村成立文艺宣传队, 利用农闲演练歌舞、 戏曲等,宣传党的政策。著名曲目有《东风解冻》《智取威虎山》等。1977年,王集村购进24寸彩电,人们第一次认识了电视机。 1985年,王集联中划分为王集初级中学与王集小学,中学6个班,小学10个班。1990年王集招收2个学前班,儿童入学率100%。

1986~1990年, 郓城四中在全区同类中学中连续5年夺冠。1999年高校招生,升学率为全县之首。2000年毕业368人,考取本科33人、专科130人,在全县再次夺魁。王集初级中学2000年毕业93人,高中录取86人,其中赵桂丽夺得全县考生第一名。

王集村为社会输送了教授、 副教授8人,博士生、硕士生3人,大本、专科生300余人。1995年王集村投资10万元,为王集小学配齐了全部标准的教学仪器、体育设施、图书,并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1996年通过省级验收合格。

2000年,王集村有图书馆一个,老年活动室一个。订有多种刊物,以供村民查阅。2000年,王集村电视入户率达99%。

人民生活 建国前,王集人生活为半糠半菜半年粮的状况,一遇旱涝等自然灾害,只能逃荒要饭。解放后,由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增强了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加之科技水平的提高, 农药化肥的使用, 亩产量由建国初的50公斤增加到2000年的900~1000公斤, 由原来的单一靠种地吃饭,发展到多种经营,人民生活逐步提高。1949年, 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50公斤,人均收入不足50元。1970年,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人均收入200元。2000年,人均占有粮食1000公斤,人均收入3018元。住房:1949年土墙泥顶。 1970年土墙瓦房。2000年砖房、瓦房或楼房。肉蛋等消费方面:1949年人均不超过2.5公斤。1970年10公斤。2000年20公斤。

2000年, 王集拥有机动运输车300多台,摩托车230辆,联合收割机3台。多家民营企业购进微机,改进业务管理。王集村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放初期,本村有药铺1处, 医生4人;2000年,私营医疗所有6处,床位11个,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输液,儿童及时打预防针,控制各种传染病的流行,各种疑难病症基本绝迹。

组织建设

中共地方组织建设 1940年,李义仿加入中国共产党,秘密从事清匪、反霸和发展党员的工作。 1946年,党组织公开后,李义仿任支部书记,有党员7名,为清匪、反霸、 除奸做了大量工作。1948年,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入冬,王集出动民工200余人、大小车辆100余辆,支援淮海战役,共送米2.5万公斤、鞋500双。

1952~1960年,张兰云接任第二届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党员,发动群众,成立互助组、合作社,完成自高级社至人民公社的过渡。

1960~1973年,任殿芳接任第三届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奋战4个冬春,出动男、女劳力5万人次,把王集200余公顷土地,逐方进行削高、填洼,使董厂、前营葫芦沟、丁长路葫芦沟、?垓路葫芦沟变为平地,搬动土方17万立方米。疏导环村赵王河3000米,打33~45米深水井28眼。1966年,聘请浙江棉花技术员到村指导示范,改换良种,为王集农业“跨纲要”“过长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1973~1976年,任继高接任党支部书记。1976~1996年,张习平接任党支部书记。1980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个人私营业户开始启动。1986~1987年,王集个体私营企业固定资产50万以上的有4户,5万元以上的有36户,荣获“个体私营企业模范村”。村党支部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党支部。

1996年,党支部带领村委会一班人,对村庄街道进行了规划整理。1996~2000年,侯东申接任党支部书记,支委有任殿立、李祥林等。1998年,再次对村庄进行规划,并改造了低压线路,被菏泽市委评为“五好村党支部”。

行政建设 1946年,李义仿任农会会长,负责清匪、反霸、除奸、土地改革等事务。1950~1952年,张传德任村长,合作社成立,李义芝、李庆忍分别为社长,李义芝后为乡长。1960年,张忠民任大队长,至1994年退休。1996~1999年春,李兆祥任村长。现任村长张丽军,文书张雪华,村委委员有张习慎、赵承魁、王瑞龙、孙从祥、侯现堂、张进军、徐秀香、张忠钦、何兆彬、周玉霞,下设22个村民小组。多年来,均是县、乡级先进单位。1995年,被县政府命名为一级明星村。1998年晋升为地区级明星村。1999年被菏泽行署命名为小康村。

人物简介

张海村(1890~1951) 又名张兰宾,男,开明绅士。1931~1938年任保定县县长。1939~1942年任郓城县商会会长。1938年,林牧黄河堤决口,洪水围村,张海村带领村民抗洪抢险。 1942~1943年,王集村饥荒严重,疾病流行,张海村拿出500元现大洋,放在永盛和药铺,赊药惠及周围村民。1944年,土匪围困韩垓,张海村施计退匪,百姓铭其公德,立碑纪念。1946年,农会干部李义申、张传典等7人,被还乡团抓捕,张海村急往救助,才使7人免遭杀害。1951年病故。

李义仿(1909~1957) 1940年入党,王集村第一届党支部书记。1943~1945年,在二区政府工作,秘密配合党组织进行清匪、反霸,主要负责枪班工作。1946年党员身份公开后,任农会会长、枪班班长,积极领导王集村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拥军支前。1957年病逝。

任殿芳(1921~1986) 1956年入党。1964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任期间,配合农业学大寨运动,带领群众对村西四条葫芦沟和村东村南葫芦沟进行平整,使昔日的葫芦沟、 马鞍桥地成为良田。他注重农药化肥的使用,使王集村粮棉产量在全县领先。1986年病故。

侯亚修 1929年生。1946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参加了天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荣立特等功3次。1952年赴朝鲜作战,荣立二等功2次。回国后任团长、浙江军区政治处主任。现已退休。

张习坦 1939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流行病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卫生系。1968年,军事医院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工作。2000年退休。长期从事流行性病学,特别是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参与并主持过10余项重大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军队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作为导师,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16名,协助培养研究生10余名。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全军预防医学基金奖。

李加璞 1939年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等职。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研究30年,尤对伤寒症的研究成绩突出,主编了《伤寒症临床辩略》等10余部著作。1992年主持的《李克绍学术思想整理与研究》获山东省教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97年主编的《伤寒论临床辩略》获山东省科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是年,在全国第四届《仲景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发表有关学术论文,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

李文立 1958年生,男,汉族,郓城县利民棉纺厂法人代表、同德化纤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郓城县工商联副主任、郓城县工商联合会副会长。1985年8月,辞去丁长纺织厂的职务,在王集村办起了全县最早的民营企业--郓城县利民纺纱厂。2000年,年产值已增到2500万元, 向国家缴纳税费40余万元。建厂以来,向社会捐资4万余元。1993~1995年, 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民营企业纳税第一名。1996~2000年,年年都被评为纳税先进单位。 1999年,被山东省工商局授予山东省百强私营企业。1996~2000年,被中共菏泽地委、行署,郓城县委、县政府授予“优秀农民企业家”称号。

张洪冰 1962年2月生, 山东大学白癜风研究所所长、教授。1982年毕业于山东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后就职于山东省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在皮肤科先后任医师、主治医师。 1992年发明了表皮细胞分离机,获国家2项专利。ZL92.2.19911.6和ZL92.3.03578.8先后获爱迪生发明协会金奖、 当代专利科技成果博览协会金奖。1994年9月,调入山东大学,任白癜风研究所所长,相继发明了新型墨色素细胞促进剂及制备方法。

张淑霞 1966年生,女,全国优秀教师。1985年毕业于菏泽师专英语系,分配至郓城县第四中学任教,1995年调入郓城一中,任英语组长。现技术职称为中学一级教师。张淑霞执教10余年,摸索出一套启迪学生思维的“点拨式”教学法。其先进经验多次在全县推广。所领导的英语组成绩突出,每次在全县、地区级考试中均获得第一名。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人民教师、县骨干教师、地区“三八”红旗手、地区“巾帼建功”模范、县首届教育明星。被国家教委和人事部联合表彰为全国优秀教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5: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