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爱云 |
释义 |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基本信息 性别 女 系部所、教研室 公共数学教学部 职称 教授 出生年月 1951年2月 职务 教学部主任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拜读于数学大师谷超豪门下 主要论著1、 主编《高等数学》(甲种本) (2001年第一版,2005年第二版) 2、 主编《高等数学》(乙种本) (2002年第一版,2006年第二版) 3、 主编《高等数学学习指导》 (2006年) 4、 参编《现代数学思想方法》 (1997年) 教学研究研项目1、主持《面向21世纪师范院校高等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研究》 ——山东省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立项项目 (1998—2001) 2、负责《省级精品课程——大学数学》 ——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立项项目 (2004——) 3、校级试点课程建设(2000——2004),首届CAI课件制作与应用(2002——2004)等立项项目 所获奖励1、学校优秀教学奖 (2000,2004) 2、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首位 2001) 3、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 4、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首位 2005) 5、校级教学名师奖 (2006) 戏剧演员1971年,王爱云出生于金湖。孩提时,受从事文艺工作的胞姐杨春兰的影响,自幼就迷上了艺术,而对淮剧也有一种莫名的喜欢,立志长大后当一名演员。1985年,她如愿考入盐城市戏剧学校。当时,王爱云在被录取的同学中年龄最小,个头比别人矮一头,但由于她天资聪颖,加上良好的身体基本功,小小的王爱云在戏校中表现很优秀,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她被戏校教师和同学们亲切称为“小豆豆”。在戏校五年的学习生涯里,王爱云如饥似渴全身心地扑在学习上。她系统地学习戏剧表演理论知识,努力提高文艺理论水平,她不怕吃苦,苦练不止。每天坚持凌晨五点起床练功、吊嗓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蒯云霞、施广凤、武佩琴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心培育下,较快地熟悉并掌握了“唱、做、念、打”,“手、眼、身、法、步”这“四功五法”的表演艺术。 由于年龄小,加上个头又矮人一头,学校考虑她扮演娃娃形象比较适合。在首次排演的大戏中,安排她在《芙蓉泪》剧目里扮演甄芙蓉的儿子宝宝。由于老师们的精心教导、耐心传授,加上个人的认真磨练,在首次彩排中,她那顽皮可爱的充满孩子气的形象吸引了全校师生的眼球,赢得了阵阵掌声。启蒙戏的教育对她今后的文艺生涯影响很大,她开始喜欢上了娃娃角色,决心以后就主攻娃娃生、娃娃旦。 娃娃生、娃娃旦的唱腔是混合了生、旦和小生的唱腔,这是很特别的。演起来要有天真烂漫的儿童稚气,而唱腔的运用上要有清脆明亮的特点,这对于一个戏剧演员具有很大的挑战性。1990年,王爱云被分配到淮阴市淮剧团(现淮安市淮剧团)。18年来,她凭着对淮剧艺术的挚爱和不懈追求,用勤学苦练、探索创新的精神,在戏剧舞台上为戏剧观众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娃娃艺术形象。其中最成功的要属《莲花庵》中活泼可爱的冬儿一角。冬儿的戏份虽然不多,却是全戏的点睛之笔。为了演好冬儿,王爱云下了很多功夫。她平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喜怒哀乐、一举一动,并读了许多儿童读物,揣摩小孩的心理。这出戏中她运用了偏亮音色,少用颤音,非常适合剧中人八九岁的童声要求。她巧妙地把音乐节奏的明快、轻松与情节表演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当继母暴露出凶残的本性,季冬儿面临险境时的紧张情绪,直到与生母相会又被余妈妈收养,几场戏的情节起伏、人物感情跨度很大,她比较准确地把握了人物性格,感情处理细腻而又饱满,演唱声情并茂。 “舞台上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王爱云一直牢记这句话。无论是任主角、担配角、跑龙套,她都认真研读剧本,分析剧情,把握好自己所演人物的个性特征,全身心地进入角色。在唱腔上,她更是精益求精,每个字都不放过,逐字逐句仔细推敲,不断地塑造出领导认可、观众满意的艺术形象。在《高原雪魂——孔繁森》中,她饰演阿里孤儿贡桑,为了演好西藏少年的形象,她不惜把自己心爱的一头长发全部剪掉。在抗击暴风雪的一场戏中,需要很大强度的身段表演,由于要配合快节奏的音乐,王爱云磨破了双胯,别人下班了,她还一个人苦练。在现代歌舞小品《水蜜桃》中,她饰演的“水蜜桃”是一个山村卖桃子的小姑娘。在表演上,恰到好处地把一个向往致富、天真活泼的小女孩展现在观众面前,小品中让观众叫绝的是她模仿著名笑星赵本山表演的《小草》,每次表演,观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武松与潘金莲》中机智过人的郓哥,《宋江与阎惜娇》中爱打不平的唐牛儿,《假凤真凰》中的女扮男装的白花龙,《白虎堂》中武艺过人的穆瓜,《为儿为女》中性格倔犟误入歧途的马强强……她精湛的艺术表演,受到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肯定,2002年被市人事局批准为“淮安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004年在“第二届江苏省戏曲‘红梅奖’演唱大赛”中,她受到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等部门联合表彰。 在多年的淮剧生涯中,王爱云感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是难以适应形势要求的,其创作的文艺作品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她不仅在专业上精益求精,还利用业余时间加强理论学习,相继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撰写了《浅谈加强文艺团体思想政治工作》、《论戏曲人才的培养》、《改革是文艺团体的唯一出路》、《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等理论文章,在《新淮论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论文选编》、《淮剧资料》等杂志中发表。 现在,在演戏之余,王爱云还在市文化艺术学校担任教师,把多年的演戏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