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如洋 |
释义 | 简介汪如洋(1755~1794)清代官吏、诗人。字润民,号云壑,祖籍安徽休宁县城西门人,寄籍浙江秀水(今嘉兴)。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第一,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后入值上书房、任山东乡试主考官。官至云南学政。博览典籍,雄于文章,工诗。有《葆冲书屋诗集》。 轶事世代闻书香据《休宁西门汪氏族谱》记载,汪如洋的西门汪氏老祖宗汪接是宋代的一名进士,曾在江苏昆山任县令。高祖汪文桂寓居浙江桐乡,清康熙年间由府学贡生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与二叔祖汪文梓(汪森)、三叔祖汪文柏同时以家富藏书而闻名,世称“汪氏三子”。父亲汪孟鋗是乾隆三十一年(1776)年进士,曾在吏部当六品小京官,后在浙江秀水(今嘉兴)定居。哥哥汪如藻是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最高官位是督办一方仓储粮运的四品山东粮道。另据《休宁碎事》卷六记载,汪如洋还有一个堂姑名叫汪亮,字映辉,自号采芝山人,是一位聪颖好学、能诗善画的才女。清代刊行的《国朝画征续录》有她的小传。汪如洋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学渊源深厚的家庭,自幼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慧,后天勤奋,年纪轻轻就夺得天下第一,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祖孙皆“二元”汪如洋不仅父亲一脉是名门望族,而且母亲一系也是富贵门第。他的外祖父名叫金甡,字雨叔,号海住,是《清史稿》留名的浙江名士,更是状元出身的皇帝身边的侍讲学士。他以80高龄寿终正寝,更以不惑之年连中乾隆七年(1742)会试会元,殿试状元而名噪一时。无独有偶,38年之后,他的嫡亲外孙汪如洋,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的会试、殿试中,又连夺两个第一,戴上“会元”、“状元”桂冠,令人羡慕不已。中国科举史上,曾有13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夺解元、会元、状元“三元”,但外祖父与亲外孙在同一朝代连中“二元”的却绝无仅有,一时成为科场佳话。 诗选夏秋多雨自赵北口至鄚州二十里间皆成巨浸编筏以渡宛然水乡风景也 晓发十里铺,浓云作秋寒。秋寒泻层碧,四面江湖宽。中央界燕赵,倒影虹桥弯。南人困尘沙,得水逢旧欢。耐可荡胸臆,且宜濯缨冠。柳阴有篙檝,争渡如争滩。故道失雄鄚,稽天势漫漫。周园下错田,虑随东逝澜。纵横亘港汊,脉络纷倪端。瘦马载急递,高轩装达官。布帆熟无恙,来往凌屋山。宁知万粱{艹黠},半饱鱼鳖餐。我时截中流,凄风激微湍。感彼刈获谋,遑恤衣裳单。侧闻清口涨,民庐暴摧残。楗菑赖重臣,上释宵旰艰。兹方积潦致,平治凉非难。将修道茀政,况异哀鸿叹。行殿丽金碧,水围停玉銮。归途期步谒,泥裂龟纹乾。 汤阴谒岳忠武王祠 十室名臣里,千秋国士风。仙踪异圯上,人望比隆中。早究孙吴略,期收耿邓功。格言惩爱死,优诏答精忠。唾手燕云复,伤心贝锦攻。全军争一哭,痛饮负诸公。锻炼俄三字,尘沙奈两宫。划柑枢算险,叩马敌谋工。厥厉阶长舌,惟天鉴匪躬。黄冠归未得,碧血恨难穷。下邑崧生始,熙朝庙祀崇。贞珉镌笔札,顽铁铸奸雄。燕颔披帷识,鱼轩配座同。奉祠存嫡系,肃客走粗僮。游奕兵容壮,周流社址空。编年遗集富,展祭御碑穹。南渡家何在,东窗岁几终。撼山犹破胆,袒背孰明衷。昼锦芳规接,金陀远梦通。辨诬怜吁泣,吾念亦斋翁。 安宁州温泉 连山袤三迤,水脉珍璧珙。洑纡或地中,沸作醴源涌。砂泉澈如镜,矿穴浊于湩。能为春云蒸,暖意沃顶踵。兹汤擅第一,臭味屏阘茸。澡身有神功,五体急投勇。虽非八功德,信是妙莲种。其旁绀宇崇,松羔夜涛汹。梦魂骊山高,挟我去秦陇。荒哉轧荦儿,绣褓六宫宠。腥闻孰荡涤,垢腻犹积壅。岂如天南陬,神瀵山灵拥。揭额古未闻,升庵作之俑。庶几灵台春,衫袜脱械拲。达官供顿停,蕞尔汤沐巩。奈何盘勺微,刻画到榱栱。缅彼饮泉风,监兹一神悚。 晓行偶占 宿雾荒丛罥似珠,晓风蛛阵吐萦纡。不须更染初阳色,画出渔村晒网图。 再过燕子洞 契阔灵山乍两年,重来仍是绤衣天。抽身皂荚黄尘外,到眼琪花碧草前。终古涛声常作雨,经春苔印又如钱。使君不识忙闲事,偷伴孤云一夕眠。 沅江舟中夜雨 疏声篷背忽脩脩,翠石文沙古渡头。烛尽邻船初罢酒,更稀戍卒懒登楼。十年旧续江湖梦,千里平添茝杜愁。自笑尘劳缘底事,苦将今旧阅浮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