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道源 |
释义 | 人名,同名人士有,辽河油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贵州大学工学院教授,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医院院长,下面分别详细介绍。 辽河油田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汪道源,男,1935年9月生,江西波阳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新疆工学院石油地质勘探系,原任职于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研究院。主要业绩:曾参加过克拉玛依、川中、大庆、辽河、塔里木等大型油气田的勘探开发重大会战及科技攻关。在从事地震、钻井、试油、测井、采油等方面的现场地质和科研工作中,积累了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有研究论文10余篇,是中国最早应用现代三角洲沉积理论指导研究古代三角洲沉积的主要研究者之一,早在1962年就提出了大庆油田主力产层的沉积特征是属大型湖泊三角洲相的论点。1963-1965年组织并参与了完成定位射孔技术攻关,为大庆油田的高速度、高水平的开发做出了贡献。主要参与研究和实施的《大庆喇嘛甸油田开发方案》项目获黑龙江省科技大会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塔中地区的地质勘探科研工作中,作为主要完成者之一的《塔中地区石炭系大油田的发现及勘探方向》研究成果,获部级及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对塔里木石油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之一。 贵州大学工学院教授汪道源(1911—1965),号鲁生,笔名伯鲁,县城上路街人。1933年,上海南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先后参加陇海铁路西段、滇缅铁路、滇缅公路、西祥公路、昆明呈贡机场、重庆白市驿机场等工程的测量设计和施工监理工作。抗战胜利后,参加黔桂铁路勘测设计,历任工程师、科长、副处长,兼任贵州大学工学院教授。 1950年至1957年,勘测设计西南铁路,任工程处技术室主任、测量队长,西南铁路设计分局技术室二等一级工程师等职。1957年调成都铁道部第二设计院,任设计副总工程师等职。参加黔桂、川黔、成昆、贵昆、黎湛、昆洛、成达铁路干线的选线、初测、定测和设计,井指导部分线路的施工。道源在勘测设计中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放在首位,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 1951年,政测贵阳一都匀段,提出用螺旋线降低线路高程,节省工程费1 000万元;同年,川黔线定测,改道接近贵阳一段线路,缩短8.8公里,节省建筑费305万元;1952年,在都筑段线路改测中,利用一段现成路基,节省大量土石方;1953年,研究成昆线方案,坚持中线方案,放弃外国专家的西线方案,并提出普渡河东线改道方案,比原方案缩短线路19公里,节省建筑费3 010万元;1954年在黎湛线施工中提出就地取砂子作底碴,节省工程费lo万元;1958年,提出对贵昆线安顺以西地段降坡改测方案,使坡度由20‰降至6‰,提高了通车能力,降低了运营成本。曾八次受到工程处和设计院的表扬与奖励。发表有《漫谈隧道》和《对山岭地区铁路标准之一点意见》等论文。 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医院院长汪道源(1951—),男,汉族,成都市人,大专文化,主治医师,成都市青羊区人民医院院长。青羊区第二、三、四届人大代表。 1995年至2000年连续6年获区卫生局党委授予“优秀党委工作者”称号。2003年获“成都市抗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4年获“成都市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获“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把一个街道小医院发展成为一个初具现代规模、年收入达1500余万元的二级综合性医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