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万亿美元大崩盘
释义

本书用叙事诗般的语言讲述了当前金融海啸发源地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它交代了危机的来龙去脉、生成基础、“罪魁祸首”和演变过程。

书名:万亿美元大崩盘

作者:查尔斯·R.莫里斯

译者:刘寅龙

ISBN:9787807289777

类别:金融

页数:180 页

定价:¥35.00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解读魔鬼般的华尔街金融工具 揭露美国金融界的黑幕

深挖万亿美元人间蒸发的根源 揪出美元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最荒淫无度的金融世界里,不计其数的信贷衍生品已经膨胀成数十万亿美元的泡沫。查尔斯·R.莫里斯告诉我们,对于投资银行及其对冲基金、私募基金的客户来说,天文数字般的杠杆率必将诱发一场全球性灾难。一旦这场危机降临,我们将无处藏身。

在过去的1/4世纪里,自由市场曾让我们狂热痴迷,但是在现实面前,自由市场却带着它津津乐道的资产重组,肆意泛滥的借贷,还有深奥莫测的对冲基金,一落千丈,跌向无底深渊。莫里斯将带领我们走回昨天,剖析今天,预见明天,为我们解读次贷危机的根源、现状与前景。危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但是黎明来临之前总要经历一番黑暗。我们要真正认识过度的繁荣怎样把世界经济带向灾难的边缘,以及未来世界将以何等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万亿美元大崩盘》绝对是不可或缺的。甫一出版,即被评为第一本深入剖析美国金融风暴的著作此书荣登亚马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出版商务周刊》等各大畅销书榜《经济学人》《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彭博新闻》《新闻周刊》争相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银行家》主编 王松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著名经济学家 杨斌 联合推荐《经济学家茶座》策划人和执行人 董新兴

作者简介

查尔斯·R.莫里斯

金融海啸洞见者

美国著名的银行家、律师和作者,3年前就以深邃的眼光精准地预测到2008年波及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

纽约市财政预算专员

大通过曼哈顿银行集团经理

Devonshire合伙公司的管理者

华盛顿州健康与人道主义服务机构秘书

经典著作:

《善意的代价》(The Cost of Good Intentiongs)被评为1980年《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

《即将到来的全球繁荣》(The Coming Global Boom)被评为1990年《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

《大富翁》(The Tycoons)被评为2005年《巴伦周刊》(Barrons)最佳畅销书

他是《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大西洋月刊》、《哈佛商业评论》以及《洛杉矶时报》等权威媒体的特约评论员。

图书内容

两个人争论谁现在过得更好。一个在夸耀他的新车,一个夸耀他的等离子电视,最后一个人说“我比你更好,我欠的债比你所拥有的财产还多!”之后另一个人承认失败。这个笑话形象地反映了正笼罩美国的次级贷款泡沫。

随着金融市场动荡难安,美国经济衰退逐渐成为事实。严重的次级贷款危机和信用危机已席卷全国,让金融投资机构和华尔街举步维艰。次贷危机的波及面比想像中大得多,欧洲的银行几乎都有涉及美国次贷有关的投资业务,也被危机击中。

格林斯潘亦因此危机而被冠之以“泡沫先生”的称号,认为他在任最后几年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和薄弱监管为当前的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应为此负责。

美国次贷危机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2007年初,大西洋彼岸刮起了一场始料未及的“金融飓风”,以美国著名的住房按揭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为代表的贷款机构、以美林公司为代表的投资银行,以及以花旗集团为代表的金融超市和以全球财富管理著称的瑞银集团成为这场“金融飓风”的直接风眼,同时,受这场“金融飓风”的影响,大大小小的对冲基金、海外投资者等都遭受了飓风的波及。

众多金融机构报露出的巨额亏损消息,一时成为美国社会的热点新闻,当时有人认为这只是美国金融的一次小感冒,也有人认为这是新一轮经济危机的预兆。

2007年下半年,有关报道和评论逐渐平息下来,人们似乎已经忘了次贷事件。然而,事情并没有真正过去,2008年初,有关次贷危机的报道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不断出现的报料提醒人们次贷危机仍在继续。人们终于意识到对美国经济来说,这决不是一场感冒。天知道还会发生什么!次贷危机不应该被忽视,包括美国人在内。要看清楚整个事件,就应该回顾一下这场史无前例的“飓风”是如何被引发的。

《万亿美元大崩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就的,在回顾历史上重大金融危机的基础上,重点对当前正影响全世界的美国次贷危机和信用危机做了丝丝入扣、深刻、全面的剖析,并预测了未来的金融市场。

给了陷入困境的金融投资机构、华尔街从业人员、房地产行业以及受此危机影响的相关人群以醍醐灌顶般的震撼。此书甫一出版,即被评为第一本深入剖析美国金融风暴的著作,撼动全美。

作者在书中提到造成亿万美元窟窿的8个过程

美国的金融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对通往毁灭之路的回顾会告诉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被扔到这条路上的恶棍比英雄要多。

回顾一下1979-1982年,那时美联储主席保尔·沃尔克竭力降低经济中的消费通胀。今天的不同就在于,通胀爆发已经被房地产、股票、债券,以及办公楼吸收了,而不是集中到你在商店购买的物品价格上。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1. 美联储煽风点火。破灭与9/11事件唤醒了美梦,美联储将利率降低到1%,自1958年来的最低点。在经济重新恢复增长很长一段时间之后 ,美联储基金利率仍然保持着低于通胀利率的水平,这大约持续了2年多。实际效果就是,对于银行来说,流动性过剩产生了。

2.财务杠杆猛信贷过宽。财政债务,家庭债务,和家庭价格都翻番。大银行改变了他们的商务模式,从本来为客户执行交易收佣金改变为直接参与交易的“市商交易”,或者说是用他们自己贷的款来赌博。 2007年,花旗,JP摩根,高盛与美林的市商交易总额达到 1.3 万亿美元。

3. 消费者这次可真的尽情消费了。急剧上扬的家庭消费额从家中被转移到自动取款机。在新千年中,消费者从自己家拿出超过4万亿美元的净自由现金(包括财务成本和家庭投资款)。从2004年到2006年,那样的现金吸出超过了个人可支配收入的7%。个人消费从过去占GDP的66%~67%猛然上涨到2007年的72%,这是有纪录以来的最高值。

4. 美元风暴。美国目前的赤字额从2000年到2007年终于超过了4.9万亿美元 ,几乎相当于所有的石油或消费品总价值。( 现在的数额比包含商品、服务和资本金融的全美交易额还要多)包括伯南克在内的经济学家,都认为,全球美元过剩将强制世界花10或20年来吸收这些美元。可惜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

5. 产出垂直下降。现金像洪流一样地横扫所有的风险资产。那么多人都从廉价贷款中获得好处,更多的风险性背书抵押证券的利率只有比最安全的政府债券稍高一点,而比私人资产企业买入交易的贷款利率高50%。接管基金贷了更多的款用于他们的投资组合,这些投资组合公司来为其本身的巨大的现金分红提供资金。

6. 对冲基金沿街叫卖冰毒。吸毒般兴奋的投资者将资金连续不断地投入到通过用借来的钱赌博来获得高回报的对冲基金中。为了最大化收益,对冲基本来加强了如次贷这样的高风险抵押方面的业务,其还将重点放在最高风险的债券上,这些债券吸收在如担保债务权证(CDO,Collateralised Debt Obligation)的低质抵押的复杂投资组合上的损失。 从卖出股票中获得的利润主要来源于风险性优先股超过银行家传统的风险规避。到2006年之前,高风险借出在家庭抵押贷款业务中已经变得非常规范。

7. 一个设定等级的抗重力机器。养老基金不能普遍投资于作为主流级别的风险证券。因此,银行和投资银行在等级化代理机构的默许下,带着一种安全的幻觉,创造出结构化债券。8000万美元的次级担保债务权证被回收了1000万美元。次贷并不会引起损失除非基金违约率超过20%。等级化代理机构给那样的债券授予3A等级;投资者设想这些债券相当于被证明违约的美国财政部债券或者是蓝筹股。令他们感到震动的是,全世界的投资者都发现,当基金违约开始出现,他们的次级CDO债券在他们遭遇实际违约之前的很长时间前就迅速失去交易价值。

8. The Wile E. Coyote 时刻来到了。突然在去年夏天,所有的伪装都已暴露,并且市场也疯狂地螺旋下降。联邦政府的反应是以1万亿美元投入到新的抵押贷款与那些多样化贷款的权威机构上,这些机构包括联邦住房融资委员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以及Fannie Mae, Freddie Mac公司。住房价格却仍然无情地下跌,衰退的信号不断扩散,风险资产价格也垂直下跌。

媒体推荐

本书用叙事诗般的语言讲述了当前金融海啸发源地美国华尔街的次贷危机,它交代了危机的来龙去脉、生成基础、“罪魁祸首”和演变过程,只有真正具有深厚理论修养的行家才能写出这等深入浅出的论著。

王松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银行家》主编

本书深刻揭露了华尔街金融精英因贪婪私欲,而将整个世界拖入万亿美元坏账窟窿的真相。

这些人既不会关心本国民众和国家的利益,更不会顾及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利益,倘若中国金融改革沿着他们鼓吹的金融自由化推进,势必步美国后尘而坠入金融危机的深渊。

杨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著名经济学家

这是第一本有关信贷危机的论著,早在3年前,莫里斯就已经预见到了这场无法逃避的危机。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极具穿透力的巨作,它揭开了一场几个月之后便成为美国经济最热门的大争论。

《经济学人》(Economist)

莫里斯先生用犀利的眼光看穿了这场久已形成的危机……作为一个文笔高雅的作家,莫里斯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魔鬼般的华尔街金融工具……任何一位读者都会觉得不虚此读。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莫里斯绝不是在危言耸听。尽管他的分析似乎有点悲观,但肯定不是作秀。美国经济正走向滑坡,危机已经初见端倪。莫里斯用犀利的笔锋为我们解析了今人深思的美国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历程,更让我们认清了当前经济的窘境。

——《今日美国》(USA Today)

这是第一本有关信贷危机的论著,早在3年之前,莫里斯就已经预见到了这场无法逃避的危机。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极具穿透力的巨作,它揭开了一场几个月之后便成为美国经济最热门的大争论。

——《经济学人》(Economist)

莫里斯用犀利的眼光看穿了这场久已形成的危机……作他用最简洁明了的语言为我们解读了魔鬼般的华尔街金融工具……任何一位读者都会觉得不虚此读。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很少有作家能像莫里斯这样,把虚幻的金融世界以如此平白却妙趣横生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纽约时报》书评

日渐缩水的次级贷款……在莫里斯的眼里,仅仅是这场危机的开端。

——《彭博新闻》(Bloomberg News)

这本书里既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好消息是:莫里斯让一个原本深奥莫测的主题变得通俗易懂;坏消息是:他对当今风暴的分析会让更多的人彻夜难眠,脑后冒凉风……

——拉里·考克斯(Larry Cox)

《图森市民报》(Tucson Citizen)

自由市场经济的不足在70年前就曾有一次大暴露,当时也有经济学家作了理论分析。可惜的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最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学家特别是美国政府忽视了这一点。自由市场经济今天确实得了一场大病,需要下猛药治疗。读《万亿美元大崩盘》这本书,会让你明白自由市场经济“大病”的因由,思考“猛药”何在。我想,无论这个“猛药”是什么,绝不是将自由市场经济一棍子打死。

——董新兴《经济学家茶座》策划人和执行人

目 录

序言

第一章 自由主义的灭亡

1973—1982年这10年间的美国,无疑是一段不朽的悲剧佳作。美国在此10年间所经历的种种灾难,至少可以归结为三个根源:企业远景的丧失、人口结构的变迁和整体经济的管理不当。当凯恩斯倡导的自由主义黯然失色时,默默忍耐、只等时机一到就想一试身手的货币主义迎来出头之日,准备登上宝座,开始漫长的治国之旅。

虚弱乏力的美国企业

婴儿潮

政治艺术家们的错位管理

自由主义到底为何物

第二章 皈依宗教的华尔街

刚刚进入20世纪80年代时,两个意义深远的事件让众多保守主义者洗心革面,转而变成高举自由市场大旗的教条主义者。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经济居然实现了大复苏。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经济历程确实让保守派对自由市场的力量是巨大无比的和彻底解放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这两个核心原则不再心存疑虑。

消灭通货膨胀

来自市场的两个故事

插曲:20世纪90年代的“金发女孩经济”

第三章 幻想的天堂: 摸索中前行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的10年里,发生了3个事件:1994年的住房抵押贷款大衰落;1987年的股市崩盘;1998年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遭遇危机。这些事件揭示了金融市场的原发性缺陷:肆无忌惮的管制放松与代理问题的恶化。

抵押贷款的兴衰沉浮

1987年的股市崩盘

LTCM的衰亡

地域性转移

第四章 金钱街

所有泡沫终将破裂,膨胀得越大,破裂得越迅猛。到2007年年底,破裂的飞沫已经演变成汹涌的川流。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根源在于“格林斯潘的卖出期权”、人类历史上最宏大的全球性不动产泡沫,以及华尔街对资产证券化技术所进行的登峰造极的发挥。

“格林斯潘对策”

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不动产泡沫

风险大挪位

危机渐起

第五章 美元的咆哮

“二战”后,美国确立了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霸主地位,但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失控特别是经常账户状况的恶化,美元的领主权被剥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II”理论试图恢复美国和美元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由于外国人持有美元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以及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地区货币多元化趋势,这一尝试难以成功。信贷危机使华盛顿再不能像以前那样无拘无束地印制钞票。

失控的经济

昙花一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II”理论

贸易盈余的分配

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

第六章 大崩盘

对冲基金从事变化莫测、风险极高的投资,它们的信用评级并不能准确反映其实际价值;全部已发行债券的平均信用等级明显下降,但是证券化和新的信用套期工具降低了这些债券的违约率;信用卡贷款、商业房产抵押贷款证券、单一险种保险包、信用违约互换等主要信贷行业已处于危机边缘。 信贷紧缩将演化成走向衰退的力量,解决20世纪70年代的急剧经济衰退的方式对于解决今天的危机应该有所借鉴。

对冲基金 信贷衍生品与CDOs

公司债泡沫

尚未见底的危机

硬着陆之一:经济衰退

硬着陆之二:信贷崩溃

明斯基、庞兹和市场逻辑

第七章 胜败之间

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的收入不均现象进一步恶化,收入不均不断恶化的原因多种多样的。很长时间以来,美国金融业的利润率几乎相当于其他行业的两倍。金融业之所以能长久地保持自身优势,其原因在于,金融市场非真正的自由竞争市场。

失衡的财富

阶级斗争

混乱无序的金融业特权

第八章 找回平衡

尽管芝加哥学派一贯主张政府本身就是问题,但是政府往往也是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不容怀疑的。 面对次贷危机,政府的救市计划必须从银行入手;对于大批量交易的金融工具,例如信贷衍生品,应在交易所而不能在场外交易;《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中有关分离商业银行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条款应考虑恢复。

目前金融危机的普遍性迫使我们承认,市场问题上的教条主义本身就是问题,而非解决方案。

金融管制

医疗卫生

市场的局限

序言

2007年春天,美国的金融市场异乎寻常地阳光灿烂。消费者支出强劲增长,投资级信贷市场欣欣向荣,投资风险更高的债权所需要的溢价水平也一直处于低谷。从3月到5月,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更是在短短2个月内上升超过9%。

但是到了6月中旬,第一场地震突兀而至。坊间披露,贝尔斯登公司(Bear Stearns)旗下的两只对冲基金已无力满足保证金要求。随即,穆迪(Moody’s)对其发行的部分投资级次贷债券下调信用等级,从而大幅减少了债券价值;由于银行一直持有此类债券作为基金贷款的抵押品,于是,他们纷纷要求借款人增加担保。基金不得不出售部分债券回笼资金,但是,大多数债券已经分文不值,即使免费也难以找到买主。此时,所有与次级贷款挂钩的债券纷纷贬值。最终,为补平基金头寸,贝尔斯登公司只能勉强掏出32亿美元。这样的经历的确让人不寒而栗,不过,很多头脑冷静的业内人士却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次级抵押贷款不过是市场中的九牛一毛,真正的危机远未到来。

之后,次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此起彼伏。一家价值高达9亿美元的伦敦对冲基金公司宣告破产,继而又引发一家大型英国银行陷入困境,于是,这场全球性危机正式拉开帷幕。德国和瑞士银行也相继宣布核销贷款坏账损失。

甚至中国也未能幸免于难。市场陷入恐慌,进入2007年8月,美联储和欧洲中央银行开始通过大幅注资挽救行将崩溃的经济。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次贷市场。

据业内披露,很多大型银行, 尤其是花旗集团(Citigroup)通过结构化投资工具(SIVs)这种秘密的表外载体,私下经营着大约4 000亿美元的高风险贷款。尽管这些贷款几乎均属长期,

但银行的资金来源却以短期票据为主。在伦敦货币市场意识到银行的所作所为之后,商业票据市场的交易首先戛然而止。之后,银行的股东又发现,SIVs根本就不是什么表外业务,因为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大多会承诺:一旦无法筹集到短期资金,他们就要回购SIVs。

然而,在听说银行还为高杠杆融资的私募基金并购提供了4 000亿美元过渡贷款承诺时,人们的心再一次被吊到了嗓子眼。但是,银行却大言不惭地告诉大家,他们可以在已被次级抵押贷款压得喘不过气的市场上卖掉这些贷款承诺。显然,银行打算溜之大吉。于是,法律纠纷接踵而来。

此时,美联储开始拔刀相助,首先是在2007年9月18日宣布,将短期贷款利率一举下调50个基点(相当于0.5%),随后在10月再次下调25个基点。市场又开始秩序井然,人们毫不吝惜地把赞誉送给了新任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Ben Bernanke)。股票市场开始反弹,银行开始兜售某些桥式贷款,商业票据和并购市场重现生机。

但哲人早就告诉过我们,市场的一贯作风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痛,稍有转机就会得意忘形。每个人都知道,大银行注定要熬过一个低三下四的季度。他们需要翻箱倒柜,找出所有不安全的东西,然后一笔勾销,这样他们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随着第三季度季报纷纷出炉,惨淡的经营结果纷纷曝光,美林(Merrill Lynch)核销50亿美元,花旗集团核销60亿美元,整个市场核销资产超过200亿美元,市场再次阴云密布。总体形势已经初见端倪,市场的反弹不过是垂死前的挣扎。

之后,美林再次披露,刚刚公布的50亿美元损失又增加到84亿美元,投资者勃然大怒。美林的CEO斯坦·奥尼尔(Stan O’Neal)立刻被解雇,尽管投资者的怨气略有缓解,不过美林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几天之后,花旗集团宣布,从初报公布开始,60亿美元的损失有可能会增加到110亿美元,不过具体数字还在核实当中。而此时的花旗集团CEO查克·普林斯(Chuck Prince)已经辞职。

花旗集团财务总监加里 克里滕顿(Gary Crittenden)也许是第一个向分析师披露此事的人。2007年10月,在一次和一位金融分析师的通话中,当被问及资产核销是否已最终完成时,克里滕顿表示,即使他本人也无法肯定。他承认,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复杂的金融工具,自己的评价不过是“一种合理预测”“没人知道季度结束时会变成什么样,即便是未来两周,我们也无从预知”。换句话说,即使是花旗集团的财务总监,也不知道怎样评估手中的资产。

2007年9月,主流分析师对与次贷有关的损失预测已高达200亿美元。2个月之后,克里滕顿的话就掀起了轩然大波,亏损预测飙升至4 000亿~5 000亿美元。重要的是,市场预测正在一步步地逼近现实。

但更糟糕的是,次级贷款仅仅是这场资产核销大潮中第一轮小波澜,腥风血雨将充斥于整个2008年。

企业债券、商业性抵押贷款、信用卡和其他资产组合等诸多与次级贷款相似的资产,不仅数额不低于次贷,风险也丝毫不亚于次贷。即使是市政债券也有可能变成一触即发的定时炸弹。考虑到如此岌岌可危的局面,4 000亿~5 000亿美元的损失预计,或许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已经习惯于把“泡沫”和“崩溃”这样的词局限于某些特定市场, 比如垃圾债券、商业性房地产以及高科技股票。高估价的资产就像毒蘑菇一样,吃到肚里就会生病,再次见到它们的时候,你就会退避三舍。

但信贷泡沫不一样。信贷就像是金融市场呼吸的空气,只要空气里有毒,你根本就找不到任何藏身之地。

我们不妨粗略地衡量一下信贷泡沫。不久之前,全部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贷款、抵押贷款以及对真实资产拥有追索权的其他金融资产的总额,几乎相当于全球GDP的总和。现在,它们已经逼近全球GDP的4倍。而作为一种以金融资产为基础的权利,金融衍生品目前的名义价值已超过全球GDP的10倍。

信贷额 实际国民产出比是一个衡量杠杆水平或者说金融风险的指标。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倒置的金字塔:积压在实际产出上的求偿权越多,这个金字塔就越不稳定。体型巨大而又基础不稳的物体,倒塌下来往往就在眨眼之间。在本书中,我们将客观地对全部资产可能发生的核销与违约过程加以展望,其中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商业性抵押贷款、高收益债券、杠杆贷款、信用卡及其他以此为基础的复杂债券产品。它们的全部总额将高达1万亿美元。

尽管数字似乎有点血腥,但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正处于有序的去杠杆化过程。不过,这绝不是出现大规模市场反弹的迹象。而摆在眼前不可避免的现实是,增加保证金的要求、恐慌性抛售、股东的焦躁刻薄,再加上市场对各种风险资产的冷遇,可能会让总体损失增加1~2倍。而有些敏锐的投资者必定在这种如火如荼的大甩卖中寻得商机。但对卖方来说,损失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市场的复苏可能还要等上两三年的时间,因此,即使是再“贪得无厌”的投资者,也不得不交出手里的利润。

很多人常常把这场危机与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在1998年经历的那场灾难相提并论,它让全球金融界为之汗颜。但它所涉及的资产毕竟高达1 000亿美元,其中大约有100亿美元的资产危在旦夕。直到纽约的银行家们汇聚纽约联邦银行会议室,咬牙切齿地挤出36亿美元,才让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暂时摆脱危机。但时至今日,处于风险中的资产总额至少多出了100倍。因此,我们既找不到足够大的会议室,聚齐这么多或许能伸手相助的银行家,更不知道到哪去里寻找这些肯帮忙的银行家。

那么,我们到底是怎样沦落到如此境地的呢?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故事,不过,我会尽可能地做到简洁明了、直言不讳。首先,我们将认识一下与这场危机有关的各种金融工具,它们的工作机理以及它们被市场滥用的原因。此外,我还会尽我所能地剖析这些金融工具,理解它们目前的规模,解释它们缺乏稳定性的原因,并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作出估计。之后,我们将探讨某些最有可能发生的危机以及危机可能带来的损失。

在前两章里,我重新设计了一个21世纪初信贷泡沫的背景:以自由主义政府为核心的漫长统治,造就了20世纪70年代的“大通胀”(Great In ation)和价格控制的破产。于是,1979年就任美联储主席的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开始着手治理经济中的通货膨胀,恢复美元币值,为此后金融市场的长期繁荣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个具有分水岭性质的事件,1980年的总统大选让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芝加哥学派登上宝座,放松金融管制和提高集权制政府在民主生活中的地位开始成为主导华盛顿政府的意识形态。毫无疑问,“二战”后曾经不可一世的“老男孩”重振旗鼓,改头换面,再加上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大企业,共同成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竞争力复苏和“金发女孩经济”的必备前提。

但是,漫长的经济繁荣也酝酿了自我摧毁的种子。第3章将追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几个重大事件,包括“结构化融资”催生的衍生品市场无限膨胀以及数学化交易的诞生。所有这一切,共同吹出了今天萦绕在我们身边频繁破裂的信贷泡沫。第4章深入探讨了数学工具、金融工具以及信贷泡沫的机理,还有货币管理机构尤其是美国货币机构的关键性作用。第5章的核心是美元的贬值、某些国家积累起来的庞大美元资产、主权财富基金的兴起以及变卖家底偿还以前债务利息的耻辱。第6章“大崩盘”,则总结了各种风险型金融工具以及信贷对冲基金的重要作用,并通过相关数字展望可能出现的种种结局。

在最后两章里,我试图回放这场灾难的过程,探讨这场危机的某些后果。自由派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Arthur Schlesinger, Jr. )提出的美国政治周期理论尤其值得一提。该理论认为,每隔25~30年,美国的主流政治经济观念就会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完成一次转换,从而形成一个周而复始的意识形态周期。在整个周期的初始阶段,新的思维方式就像一股新鲜的微风,吹曾经横行一时的信念。按照格勒善法则,这股微风也会不可避免地停下脚步,化为沉静,而领导者则囿于旧有的陈规陋习。自由主义占据主导的意识周期易于陷入权力的腐败,而保守主义周期则导致对金钱的贪欲。

当前以保守主义为主导的自由市场周期始于里根政府,尽管也曾风光无限,有过无数的荣耀,但是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似乎就一直在貌似繁荣、实则过剩的苦海中愈陷愈深。单从这一点看,重新对金融业实施合理的管制绝对是当务之急。

美国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和诚信度始终是吸引全球资金流的一块大磁铁。但时至今日,绝大部分信任已经被美国人糟蹋殆尽,即使是幸存的一点点信任,也会在未来若干年里经受更严峻的考验。要重拾这种信任,美国政府官员和金融界的领袖们就必须直面问题的严重性,着手治理荒谬滑稽的市场估值、虚假浮夸的AAA级信用等级、人为膨胀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乔装改扮、潜伏在财务报表中的隐性负债。而对这些弊端敷衍了事、听之任之的代价,或者说,失去对美国市场信心的后果,绝对是一次性核销万亿美元资产的痛苦所无法比拟的。

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先例值得我们借鉴。首先是金融市场在20世纪70年代“大通胀”时期遭遇的崩溃。沃尔克在逆转潮流中取得的成就,为我们重拾美国的诚信形象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次是80年代日本资产泡沫的急剧膨胀,无论是从相对规模还是市场运行机理上看,都和我们今天所面对的危机极其相似。但是执拗而又好面子的日本政府和金融界高管却择了狡辩和掩藏,这让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年之后,日本经济依然没能从困境中走出来。面对我们眼前的危机,美国政府和金融界高管选择了同样的道路,逃避躲闪,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而这条路的终点,就是灾难。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一直担任一家软件公司的总裁,公司生产的软件主要用于构造和分析证券化资产池,它们构成了本书所述的金融创新的核心。而抵押债务权益(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之类的信贷衍生品和金融工具更像是期货市场,本书对它们的发展过程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阐述。此外,我还认为,作为金融创新,它们对提高一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降低交易成本,都拥有无限的潜能。

我也曾于1999年出版过一本关于金融周期的书《货币、贪婪与风险》(Money, Greed, and Risk),我在书中指出,每一次成功的金融创新,都需要经历一段挫折和失败,从中发现自身的局限性和风险性,从而加强审核过程并采取合理的管制手段。但是,CDO和信贷衍生品的发展却一帆风顺,似乎它们天生就对灾难具有免疫力。

实际上,2007年1月我就着手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过,当时还没想到一定要写出一本书。到了3月,我开始坚信,泡沫要远比我最初想象的大得多。于是,我找到了·PublicAffairs出版社的彼特 奥斯诺斯(Peter Osnos),并告诉他,到2008年前后,所有危机都将爆发出来。不过,假如我保证在感恩节之前完成终稿,他能不能在7月前帮我出版这本书呢?彼特是少有的几个敢于作出这种承诺的出版商之一,他居然答应我了。然而,彼特竟然不可思议地把出版时间提前到了2月,当然,这完全是他努力的结果。换句话说,本书之所以能这么早面世,并不是因为我是个快手,而是因为彼特总能让他的印刷机加速运转。

在这里,我想对苏珊·威伯格 (Susan Weinberg)、林德赛·琼斯 (Lindsay Jones)以及PublicAffairs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激。她们不仅是最敏锐的读者和评论家,也是总能让我灵感不断的源泉。和她们在一起是一种快乐。还要提一下蒂姆·赛尔德斯(Tim Seldes),他是我在Russell & Volkening 出版社的代理人,他似乎就是“聪明”和“理智”的代名词。

此外,我还要对如下几位表示真挚的谢意:鲁比尼全球经济咨询公司(Roubini Global Economics)的诺里·鲁比尼(Nouriel Roubini),他不仅从一开始就对本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而且还无私地为我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他对目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和解读是本书的一个重要依据;衍生品专家萨耶吉特·达斯(Satyajit Das) ,他在衍生品和结构化融资方面的很多论著都是最权威的,几个月之前,我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他,从那一天起,他就成了我的信息检索器,当然,他也是我最真诚的拥护者。

其实,在结构化融资行业,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曾经给予我帮助,正是他们,才让我对这个市场的运作机理和风险有了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对于他们的姓名,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但还是要说一声“谢谢”。另外,财经报刊中很多有关信贷泡沫的报道,都让我受益匪浅。所以说,我还要向以下几位同行顺致谢意,他们是:《华尔街日报》的亨利·森德(Henny Sender)和塞雷纳·恩吉(Serena Ng),《金融时报》的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基里安·泰德(Gillian Tett) 和萨斯基亚·斯科尔斯 (Saskia Scholtes),还有《纽约时报》的格莱金·摩根森(Gretchen Morgenson)和詹尼·安德森(Jenny Anderson)。

最后,我还要感谢所有曾经审阅过本书原稿并提出很多宝贵建议的朋友们,包括琼·霍奇曼(Joan Hochman)、阿特·斯皮盖尔(Art Speigel)、赫伯·斯特茨(Herb Sturz)、乔恩·维纳尔(Jon Weiner)、迪克·莱昂(Dick Leone)和安德鲁·科尔(Andrew Kerr)。当然,最需要感激的,还是我的妻子贝弗利(Beverly),她永远是我最忠诚的拥护者,她对我的帮助也是无法用语言来衡量的。

查尔斯·R.莫里斯

2008年3月

文摘

认为恰当的任何方式,降低通货膨胀,恢复金融秩序。通货膨胀已经把投资者折磨得惨不忍睹,它让货币远离于企业提供资金供给的股票和债券,让黄金、艺术品和不动产之类的硬资产(hard asset,指具有内在价值的实物性资产)沉浸在泡沫当中。在现货市场上,石油的美元价格每月上涨6%;黄金价格在一个月内猛增28%。魏玛时期(指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已经不再遥远,仿佛就在眼前。

对此,无论是普通的工会成员还是企业的领导者,都感到惊慌失措。这不仅仅是一落千丈的大衰退,而是一场伴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的大衰退,在美国历史上也是头一遭。但无论作何努力,也无论年景好坏,通货膨胀只是在我行我素地不断恶化,这给美国人亮起了一盏经济已经失控的红色警灯。

就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在华盛顿占据上风时,沃尔克成为了美联储的主席。对弗里德曼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货币主义是一种限制政府刻意干预经济的手段。他认为,只要控制货币存量,即狭义货币供应量M1也就是全部活期存款和流通现金的总和,通货膨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只要美联储能保证货币存量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实现同步,所有价格就将保持稳定。

沃尔克从来就不是一个虔诚的货币主义者。但在就任几个月之后,欧洲和金融媒体的顾虑就令沃尔克痛下决心,他要告诉世人,美国即将正式采纳货币主义策略,彻底终结通货膨胀。“货币主义立场肯定有其可取之处”,他在30年之后告诉我,“我发现它很有用,既能解释我们的所作所为,又能约束自己”。与此同时,在和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谈论他的对策时,沃尔克警告他们,货币数字本身是嘉不住的,一旦这种变化导致技术上出现问题,它们就会偏离既定目标,甚至事与愿违。

沃尔克在一次不同寻常的晚间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了这项调整政策,事实上,它的确达到了预想中的轰动性效果。在华尔街的一片抛售狂潮当中,《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沃尔克先生的凡尔登”的报道。文中写道:“沃尔克先生是一个赌徒,却总是眼高手低,赌注很大但手气却很差。不过,整个国家只能祝福他好运。”

但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货币主义不能击溃通货膨胀,沃尔克也不能。但不知何故,信奉自由市场的货币主义者怎么也猜不透,美联储一直在限制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存量即中央银行的货币供应量,而趋利的银行为什么总能找到逃避制约的新金融技术呢‘?于是,新政策一出台,新对策也马上出现。高收益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带息活期存款、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