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埃及眼镜蛇
释义

埃及眼镜蛇是体型粗壮且毒性强烈的大型毒蛇,身长为1.5—2.4米,最显著的特征是硕大的头部及颈部,以及宽阔的喙部。眼睛相比其它蛇类而言偏大,而且有着圆型的瞳孔。颈部的皮褶膨起时可以宽至15至18厘米。

名称

拉丁名: Naja haje

英文名:

Egyptian Cobra

分类名:

蝙蝠蛇科(Elapidae)

分布地区:

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周围,以及阿拉伯半岛(只限阿拉伯亚种)

形态习性:

埃及眼镜蛇按照地理分部可分为3个亚种;埃及亚种(N. haje haje),体色为黄灰色到褐色;摩洛哥亚种(N. haje legionis),身体几近乌亮的黑色;阿拉伯亚种(N. haje arabica),身体通常为黄色而头颈部则为黑色,栖居在阿拉伯半岛南部,也是目前唯一分布于非洲大陆之外的非洲眼镜蛇。

埃及眼镜蛇主要栖息在较为干燥而且备有少量水源及植被的热带草原或半沙漠地区,实际上鲜少出没于沙漠地带。 有时也会在绿洲、耕地、有零落植被的山地及一般草地。而最危险的情况是,埃及眼镜蛇经常会进入人类居住的房屋之中,但它们通常都是被人类所饲养的家禽或被人类招来的鼠类所吸引的。另外,还有不少埃及眼镜蛇会在地中海内潜游,由此可知它们有一定的好水性。

埃及眼镜蛇属夜行性动物,它们喜欢阴暗的环境,但偶尔也会在清晨的时候发现它们在享受阳光的沐浴。它们会居住于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白蚁丘或山岩之间等地方,有时甚至会闯进人类的生活环境中潜伏,以便猎食各类家禽。跟一般眼镜蛇一样,当埃及眼镜蛇进行猎食或感应到危机时,能瞬即逃遁数米之遥,又或支起前半身,并展开头颈两侧的皮褶以威吓对手;但当它们遇到比自己强的对手,感到力不能敌时,就会作出假死的举动。

捕猎与繁殖:

埃及眼镜蛇主要捕食蜥蜴、蟾蜍、鼠类等各种小型动物,以及包括眼镜蛇在内的其它蛇类。雌性埃及眼镜蛇能生产8至33枚蛇卵,通常都产在白蚁丘,而经过60天的孵化期后,小蛇便会破壳而出。

毒性:

埃及眼镜蛇的每次攻击平均能释出175—200毫克的毒素,其毒性之猛仅次于菲律宾眼镜蛇。但埃及眼镜蛇的致命性,却被普遍认为高于上述的眼镜蛇,原因是埃及眼镜蛇的体型较大、较具攻击性与及每次咬击能释出较大量的蛇毒。

埃及眼镜蛇的毒液主要为神经毒,主要破坏动物的神经系统,强制中止神经讯息输送至肌肉,连心脏等重要器官都会丧失接收神经讯号的机能,最后呼吸衰竭而死亡。被咬后会即时出现疼痛、肿大、发现硬块、起泡、肌群坏死等表征,而随着中毒深浅之别,其它各样可能出现的表征还包括头痛、呕吐、腹痛、腹泻、晕眩、昏厥或痉挛等。

相关文化:

埃及眼镜蛇的其中一个典型形象,是作为埃及蛇形女神瓦吉特的代表物,亦是古法老王支配国的权威标志,因此亦被称为“神圣的毒蛇”(Uraeus serpent)。

在很多古代的文献中,都纪录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著名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亦称“埃及艳后”)曾操毒蛇咬伤自己以自杀,文献中提到的那条毒蛇,名为“aspis”。希腊作家普鲁塔克指出,埃及艳后曾经在死刑囚犯身上做过多次的蛇毒实验,最终证实“aspis”的毒素在众多致命毒物中,能带给中毒者最小程度的痛苦。而现代研究中,普遍认同当时的“aspis”,所指的就是埃及眼镜蛇。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