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外交关系协会
释义

外交关系协会全称为“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成立于1921年,是美国非政府性的研究机构,致力于对国际事务和美国外交政策的研究。由该协会主办的《外交事务》杂志曾刊登过乔治·凯南、基辛格和斯坦利·霍夫曼等美国知名外交家、国际政治学者的论文。

外交关系协会简介

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会员有3300名,大部分来自纽约市与华盛顿特区及其他美国城市。在纽约设有总部,华盛顿特区设有办公室。它没有党派色彩,但深具影响力。美国名流、政客与各国领袖常在协会举行演讲。

“外交关系协会”对中美台的基本立场,约有下列几点:一、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保持军事可能介入的态势,模糊的策略是吓阻的一项前提;二、美国反对台湾单方面宣布独立,也应果断的阻止台湾宣布独立;三、美国支持台湾加入一些不以国家为资格的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等;四、美国应继续依《台湾关系法》使台湾得以维持具有可信度的军事吓阻能力;五、美国可接受任何经由和平方式所达成的台湾问题解决结果;六、美国应支持中美台三方的非官方交往;七、美国不能允许台湾两岸雇用游说公关公司来制衡美国政策。

外交关系协会详细介绍

基本信息

1891年2月5日,罗斯柴尔德家族和英国的其他一些银行家成立了秘密组织“圆桌会议集团”,美国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牵头的就是摩根家族。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圆桌会议集团”更名为“外交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英国的改为“皇家国际事务协会”(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美英两国政府的许多重要官员就是从这两个协会中被挑选出来的。

相关信息

美国外交协会全称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是美国政府重要智囊团。成立于一九一八年,是美国东部权势集团的对外政策宣传与研究机构,历史悠久,影响颇大。它的任务主要是广泛宣传美国的外交政策,并根据权势集团的意图,对重大国际问题组织公众进行讨论,搜集“民意”,发表研究报告,以影响政策的制定。值得注意的是,它对美国制定对华政策具有相当影响。从协会的重要领导成员、经费来源及其政策主张来看,主要受洛克菲勒、摩根等东部财团控制。 协会成立后,与美国东部权势集团的对外关系委员会关系十分密切,互兼领导成员,都得到卡内基国际和平捐助基金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资助,观点、主张都相同,美国的学者称协会为“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宣传分支机构”。一位对外关系委员会的理事在三十年代就说,在美国对外政策方面,对外关系委员会具有影响的“深度”,而外交政策协会却具有影响的“广度”。协会还与一九二五年成立的重要组织太平洋关系学会关系密切,不但互兼会员,而且,在工作上密切合作。太平洋关系学会在制造舆论和在美政府制定亚洲政策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五十年代初,美国麦卡锡主义猖獗时,该学会遭非难,终于停止活动,但其工作却由外交政策协会接过来,继续进行。此后,协会与其它一些重要组织,如美国人大会、美国联合国协会等一起在对外事务方面起着影响。

精神主导

美国外交学会成立于1921年,它是一个由精英学者组成、为威尔逊总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谋划策的组织,成立伊始就成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智囊机构。

美国的对外政策正是于上个世纪20年代,在外交学会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的办公室走廊里制定而成的。作为另一个盎格鲁—萨克逊国家,英国也有类似的机构,那就是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

究竟是谁在掌握美国实际的权力?是议会、总统以及政府部长呢,还是外交学会以及三边委员会、兰德公司等类似机构组成的私人秘密网络呢?让我们看些例子就知道了。

自从外交学会成立以来,所有美国政府都以它提出的政策作为自己的外交政策。历任美国总统中,有不少就是外交学会的成员。美国政府不过是外交学会的执行机构,这一秘密网络才是美国真正掌握权力的幕后政府。

遏制理论

外交学会和三边委员会曾经为美国政府制定过以下政策:通过纽约的库恩·洛布银行资助俄罗斯的马克思主义者,并在苏维埃政权成立之后,以建立合资企业方式给予其资金和技术资助;在中欧地区建立一系列缓冲国(例如成立南斯拉夫以对抗克罗地亚人,后来又在1999年借口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遭种族屠杀而使之解体);借助秘密情报活动来为美国参与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全球各种武装冲突寻找理由,例如虽然事先已经知情,但还是任由日本人袭击珍珠港来获得参战借口,或是在60年代听任古巴政治犯在美国被暗杀,从而获得理由对古巴发动入侵。

在二战结束之前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放原子弹也是外交学会的意见,尽管当时美国已通过外交途径向日本提出了和平建议。有证据表明,即使美国不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战争也将很快结束。

遏制理论也是外交学会的产物。1947年,乔治·科南,一名曾经在德国和苏联服役的军官,与外交学会的一组专家讨论了战后局势。后来,这次讨论的内容被发表在当年7月的《外交问题》杂志上,署名为X。在文章中,科南首次提出了“遏制”这一概念。从此,“遏制”一词就经常出现在美国政府的战略语言当中。而《外交问题》杂志也成为冷战时期对英美政府要人最具影响力的战略杂志。

外交学会推行的是世界主义的实验。是通过经济计划来锻造一个建立在国际主义理念上的跨国家的联邦。北约组织第一任秘书长伊斯梅爵士曾经说,北约的目的就是要“将苏联排除在外,将美国人拉进来,让德国人处于底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