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外国经济学说史 |
释义 | 图书信息书 名: 外国经济学说史 作 者:周志太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2-1 重印时间:2012-01-01 ISBN: 9787312024245 开本: 16开 定价: 38.00元 本书特色本书与时俱进。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前沿成果,打破经济学流派的结构,将这些流派梳理、整合、总结起来,安排马歇尔以后的微观经济学说和凯恩斯以后的宏观经济学说各一章。 本书体系新颖,经世致用、“史”为今用。一些内容不是按照学派,而是按照该学派思想的应用领域来安排结构的。例如,本书不设瑞典学派一章,该派维克赛尔学说与制度学派米契尔学说等放在货币与商业循环学说一章,有助于理解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的机制和治理。俄林的H-O理论放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又如,弗赖堡学派的社会市场经济与新自由主义等关于“姓资、姓社”的学说放在一章。 本书史论结合。每章前面均设有概述一节,对本章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形成理论。包括经济学说史的八次革命,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斯密学说、李嘉图学说、制度经济学,边际主义、马歇尔学说和凯恩斯主义,以及重商主义、穆勒学说、西斯蒙第学说。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但不是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匡正所有的经济思想。如“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比较等章节。 本书高屋建瓴,见微知著。 本书层层递进,介绍和分析各派的经济理论及其之间的传承关系,说明主要经济范畴的演变。 本书资料翔实,注明了文献和资料的来源,以备读者查阅和进一步研究。 本书便于教学和自学,每章章首有本章重点,章尾有本章小结、思考题。 文字深入浅出、语言生动活泼,言简意赅,便于自学和讲授。适用于广大经管和思政类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和社会其他人士阅读和参考。 本书已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台湾大学、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山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清华大学 、暨南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山东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辽宁大学 、西北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四川大学、兰州大学、河南大学、浙江工商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首都经贸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郑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深圳大学、东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财经学院、中国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宁波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福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藏书或教材。 陈培勇在《通向老有所养之路——养老保险法律国际比较》(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3月)指出,周志太(2009)、张世贤(2009)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对古典经济学、德国新历史学派、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理论作了评述。 陈培勇还在书中多次引用该书内容。许莉《浅析西斯蒙第的经济危机理论》(《榆林学院学报》2011/05)引用该书。 赵榄《企业家要素增进与动态比较优势提升》(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0),毛慧晓《制度变迁中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分别引用本书126页和128-135页。 图书目录前言 绪论 第一节 历史与逻辑 第二节 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 第三节 斯密到斯拉法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概述 第五节 学习与探索 第一章 前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 第一节 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思想 第二节 中世纪的经济思想 第二章 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前史——重商主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第三节 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重商主义 第三章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第一节 古典政治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第三节 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 坎蒂隆的经济学说 第五节 洛克的经济思想 第六节 诺思、斯图亚特、休谟和孟德维尔的经济思想 第四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重农学派 第一节 重农学派概述 第二节 魁奈的经济学说 第三节 杜尔哥的经济学说 第五章 经济学第一次革命——斯密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分工、交换和货币学说 第三节 价值学说 第四节 分配理论——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的学说 第五节 生产劳动学说与资本学说 第六节 经济自由主义及国际贸易学说 第七节 国家职能与赋税原则 第六章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大卫·李嘉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价值理论 第三节 分配理论 第四节 货币学说 第五节 资本积累和社会再生产理论 第六节 赋税原理 第七节 自由贸易理论及H-O模式 第七章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西斯蒙第 第一节 西斯蒙第经济学说概述 第二节 西斯蒙第及米勒的经济学说 第八章 19世纪上半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 第一节 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 第二节 萨伊的经济学说 第三节 西尼尔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 巴师夏的经济学说 第五节 凯里的经济学说 第九章 经济学的第一次大综合——穆勒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生产学说 第三节 分配理论 第四节 价值与国际价值理论 第五节 国家适度干预与社会主义学说 第十章 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 第一节 德国历史学派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节 制度经济学概述 第二节 凡勃伦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 康芒斯的经济学说 第五节 艾尔斯和贝利的经济学说 第十一章 经济学的第二次革命——边际主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边际效用学派的先驱 第三节 屠能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 奥地利学派 第五节 数理学派的经济学说 第六节 克拉克的经济学说 第七节 边际效用理论的发展 第十二章 第二次大综合——马歇尔的经济学说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均衡价格论 第三节 供给定律 第四节 分配理论 第十三章 货币与商业循环学说 第一节 威克塞尔的经济学说 第二节 费雪的货币利息学说 第三节 米契尔及缪尔达尔、霍特里的经济理论 第十四章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 第一节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第二节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 第三节 奈特和米塞斯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 坎南和罗宾斯的经济学说 第五节 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说 第六节 社会市场经济学说 第七节 林德伯克的社会民主主义经济理论 第十五章 经济学的第三次革命——凯恩斯主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一般(就业)理论 第三节 后凯恩斯主义 第十六章 凯恩斯以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节 经济学的第四次革命——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 第二节 经济学的第六次革命——新古典主义 第三节 新凯恩斯主义 第四节 经济学的第七次革命——公共选择学派 第五节 经济学的第八次革命——斯拉法的经济学说 第六节 供给学派 第十七章 经济学的第三次大综合——新古典综合派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第三节 希克斯、哈罗德和多马的经济学说 第四节 索洛、莫迪利安尼、杜森贝里的经济学说 第五节 新古典综合派的政策 第十八章 马歇尔以后的微观经济学说的发展 第一节 市场结构理论 第二节 福利经济学 第三节 科斯经济学说 第四节 诺思及威廉姆森的制度经济学说 第五节 其他微观经济学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