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埃胡德·巴拉克 |
释义 | 中文名:埃胡德·巴拉克 国籍:以色列 出生日期:1942年 职业:特种部队指挥官、坦克旅旅长等 毕业院校: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 简介埃胡德·巴拉克,生于1942年,1959年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在以色列的特遣部队服役。巴拉克因出色地完成任务而多次获得勋章。他还参加过第三、四、五次中东战争。 事迹巴拉克先后担任过特种部队指挥官、坦克旅旅长、装甲师师长等职。他1983年至1986年出任军队情报机构的领导工作,1986年至1987年任中央军区司令,1987年担任以军副总参谋长,1990年11月至1994年12月任以色列武装部队参谋长。 巴拉克1976年获得希伯来大学数学学士文凭,1978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斯坦福大学物理学硕士文凭。 巴拉克1994年退役后,去美国进修,回国后于1995年加入工党。他1995年7月-1995年11月22日任内政部长,1995年11月7日任代理国防部长,1995年11月22日-1996年6月任外交部长,同年12月2日出任内阁核心小组成员。1997年6月3日当选工党领袖。 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 2000年12月9日晚间,在巴以冲突持续激化、以色列各党派开始准备提前大选的背景下,巴拉克突然宣布辞职。 以色列工党秘书长埃坦·卡贝勒2007年6月13日凌晨宣布,巴拉克击败对手、前国家安全总局局长阿亚隆,在工党领导人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当选为工党新主席。巴拉克在位于特拉维夫的政党总部举行了庆祝聚会,他呼吁工党保持团结,并发誓重振以色列军事力量,恢复以色列的威慑力,保卫以色列的安全,寻求真正的和平。 在2001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总理选举中,巴拉克竞选失败。随后,他宣布辞去工党领袖的职务。从此,巴拉克退出以色列政坛。 2007年1月,巴拉克宣布重返政坛,参加2007年举行的工党主席选举。2007年6月13日当选为工党主席。同年6月15日出任国防部长。2009年3月留任国防部长。巴拉克主张在“土地换和平”的原则下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巴拉克表示将不遗余力地加强以色列国防建设,同时还将为实现地区和平而努力。 1994年7月,他应邀访问中国。 访问中国6月11日,巴拉克抵达中国进行访问,这是以色列国防部长时隔17年再次访华。谈话要点如下: 中以具有广阔合作空间 巴拉克惊叹中国的变化,也认为中国与以色列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 巴拉克:关于反恐合作,我们在边防控制、包括城市内部的控制和反恐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相信这些经验是可以和中国进行分享的。关于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合作进行交流,我们还需要对于细节进行进一步的夯实,所以我们现在第一步做的是加强高层的访问,首先找到我们彼此感兴趣或者有需要的领域,发现彼此的不足之处,通过负责任和明智的方式来满足彼此的需求。 愿与巴勒斯坦重启谈判 应彼此和谐共存 巴拉克:我们非常愿意和我们的巴勒斯坦邻居重启谈判,我们的目标就是两国人民的两个国家彼此和谐共存。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家园,我们在安全的去军事化的边界的基础上愿意接受一个可行的巴勒斯坦国,让巴勒斯坦人民能够安全的生活,我们要保护自己的国家身份,但同时也需要让巴勒斯坦人民能够去表达自己的意愿。 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方式,在地图上画这样一条线,一边是以犹太人占多数的以色列国,另外一边是让巴勒斯坦人民能够和平的生活,我们常讲跳探戈需要两个人才能跳成,其实要和谈的话也需要双方的努力才能实现。 伊核是以心中的巨石 不放弃任何可能性 令以色列头疼的不仅是巴以问题,伊朗核问题也一直是以色列心中放不下的一块大石头,对此,巴拉克的态度是不放弃任何可能性。 巴拉克:我们对于美国、欧盟以及俄罗斯的建议包括我们自身的这样一个做法就是不要放弃任何的可能性,所有的这些可能性都应该明面上摆在伊朗的面前,让他们知道自己行为的结果,这是在战略上非常复杂的情况,就像下棋一样。 所以我们认为迫切需要做的就是加紧对伊朗的制裁。使得伊朗的领导人必须去面对制裁,或者是去遵守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要求以及国际社会的要求,停止他们的核项目。 记者会最后,巴拉克邀请记者去以色列看一看,他说,以色列就像一个稳定的孤岛,而周围都是惊涛骇浪,而且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就像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一个国家也不能选择邻居,以色列期待着和平与相互尊重。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