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西里耶夫 |
释义 | 俄罗斯常用人名,俄国19世纪后半期优秀的风景画家瓦西里耶夫创作了许多在俄罗斯民族风景画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苏联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俄国科学院院士瓦西里耶夫通晓汉、藏、蒙、满、梵、朝诸种语言文字。 瓦西里耶夫(1850~1873)人物基本信息Vasiliev,Fioclor Aleksanclrovich(1850—1873年),是俄国19世纪后半期优秀的风景画家,早年受业于彼得堡美术奖励协会附设的绘画学校。他师从风景大师伊凡·伊凡诺维奇·希施金。他的风景画富有 抒情意趣,也浅藏着淡淡的哀愁。他从事绘画创作只有短暂的几年时间,不幸在23岁时就绝 笔于世。但他却创作了不少在俄罗斯民族风景画史上有重要意义的作品。 简介瓦西里耶夫擅画风景画,题材多选自农村田野。代表作《雨后》、《解冻》、《农村的街道》等充满浪漫主义激情,具有抒情和叙事的特征。《在克里米亚山上》,是瓦西里耶夫的最后一幅创作,它以银灰色的调子描绘山区景色,山坡上的孤松和远处的雾气,烘托出作品的凄凉气氛。主要作品都藏于莫斯科特列恰科夫美术博物馆。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1924~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苏联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未列入名册》,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虚实往事》,剧本《军官》、《我的祖国,俄罗斯》,电影脚本《例行的航程》、《漫长的一天》以及与K·拉波波尔特合著的《军士们》和《军官们》,自传体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等。 瓦西里耶夫是从创作剧本、电影脚本开始写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带有戏剧和电影的特色,结构严谨,情节紧张,语言简洁。由于作者立意高,创作手法独辟蹊径,故而他的作品总能以高昂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激情动人心魄。 瓦西里耶夫(1818~1900)瓦西里耶夫(Васильев,Василий Павлович,1818~1900) 又名王西里。俄国人。通晓汉、藏、蒙、满、梵、朝诸种语言文字。1837年毕业于喀山大学。1840年以学员身份选派至俄国东正教驻北京第十二届传教士团,1850年回国。在北京期间,被指定进修蒙语,学习汉、藏、梵、满语文,研究中国及其东北地区、西藏、蒙古等地的文学、历史、地理、统计、宗教、科学艺术和工商业。曾任喀山大学教授、彼得堡大学东方系教授等职。1864年获博士学位。1886年当选为俄国科学院院士。主要著作有多卷本《佛教及其教义、历史和文献》,其中第三册是藏族作者多罗那他的《印度佛教史》的译本(1869)。该著及其他有关论著对欧洲的佛教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历史方面的主要著作有《10至13世纪中亚东部的历史和古迹》(1859)、《元明两朝关于满洲人的记载》(1863)和《大清初期对蒙古人的安抚》(1867)等。其历史研究的特点是运用史料谨慎,分析精细,但其学术观点颇受俄国史学界国家学派的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