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 |
释义 | 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Vladimirovna Tereshkova,1937年3月6日—),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苏联英雄,苏联空军少将,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她还是技术科学副博士,两次被授予列宁勋章;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以及世界许多国家授予的高级奖章,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目前捷列什科娃还在继续积极地从事社会活动,希望能参加火星探险。 简介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Vladimirovna Tereshkova,1937年3月6日—),世界第一名女航天员,苏联英雄,苏联空军少将,人类历史上进入太空的第一位女性。毕业于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1963年6月完成“东方一6号”宇宙飞船的航天飞行。 她还是技术科学副博士,两次被授予列宁勋章;荣获联合国和平金奖,以及世界许多国家授予的高级奖章,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目前捷列什科娃还在继续积极地从事社会活动,希望能参加火星探险。 “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宇航道路中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了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 ——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使者,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 人物生平1937年,捷列什科娃出生在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图塔耶夫区马斯连尼科瓦村的一个工人家庭,其父亲是位拖拉机手,母亲为纺织厂女工。18岁时,她开始在州属“红渠”纺织联合工厂当粗纺女工,兼任厂共产主义青年团书记。1959年,她22岁时才首次在雅罗斯拉夫尔航空俱乐部接触到了与改变了其一生命运的事业有关的活动:从事跳伞运动。1960年,她从纺织技术专科学校(函授)毕业,获纺织工艺师称号。1962年加入苏共,并在宇宙航行学校接受宇航员培训,期间获少尉军衔。 1963年6月16日她驾驶宇宙飞船“东方6号”升空,一共飞行了70小时40分钟49秒,绕地48圈,成为人类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后来她与驾驶“东方-3”号飞船飞行的航天员安德里亚·格里戈里耶维奇·尼古拉耶夫 结为伉俪,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航天员之家。自1968年起捷列什科娃就职在苏联机关。稍后工作在俄罗斯社会组织。1968年任苏联妇女委员会主席。1969年任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后为世界和平理事会成员,1996年退休。 第一位女宇航员茫茫宇宙,无尽太空,充满了多少未知与神秘,激起了人类无数的幻想,期盼着能有一天可以畅游其间,体会那一片虚空中的真实。随着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的升空,人们朝着幻想终于走出了第一步,迄今为止已有相当多的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离开了地球,有的甚至将足迹印上了另一个星球——月球。然而,由于宇宙飞行对体力、智力的严格要求,以及飞行历程中的充满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使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宇航员”的荣誉只能属于男人。 首次打破男人对宇航员的垄断的为瓦莲金娜·捷列什科娃,世界上第一位女宇航员。 捷列什科娃出生在远离莫斯科的雅罗斯拉夫城,它是全国最美的城市之一,她的母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成了遗孀,当时她只有二十六岁,和苏联的两千名寡妇一样,在一家工厂工作,抚养着三个孩子。小捷列什科娃在一家纺织厂于活,晚上则去夜校学习,儿时的梦想是当一名工程师,出于爱好,她还在当地的航空俱乐部练习跳伞。 一九六一年,尤里·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名宇航员,捷列什科娃如同所有的苏联姑娘那样,将加加林作为自己心中的偶像。她和航空俱乐部的女友们一起联名给有关部门写了一封信,强调男女平等,并呼吁派一位女子登上太空。令她惊喜的是,没过几天,所有在信上署名的姑娘都被邀请去莫斯科。在莫斯科,集合了许多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姑娘,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成为太空第一位女宇航员。 考核是严格的,经过了三个月的各种类型的试验,有医学、体育、还有特殊使命方面的,经过层层筛选,幸运女神降临在了捷列什科娃的身上。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捷列什科娃的心里顿时充满了无比的兴奋以及征服太空的信心。 从被选中到第一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中间又过去了两年,在这段时间内,捷列什科娃接受了种种宇航员所必需的严酷的训练,终于赢来了决定人心的时刻。 作为第一位女宇航员,捷列什科娃是这样回忆自己的首次太空飞行的: “我稳坐在宇宙飞船的密封舱内,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庭,也没有想过是否能返回地球。我脑子里只装着未来二十四小时内承担的使命和责任:拍照片、拍电影、并且做科学实验。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在太空中看到无比壮观的地球时,实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我对它产生深深的眷恋。我向这颗美丽的星星——地球提出延长在太空逗留的时间,领导批准我绕地球运转四十八圈。我飞行七十小时五十分钟,航行约两百万公里,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我在宇宙飞船中就象在自己家中一样。我几乎一点也没睡,因为我不想漏掉任何细节。有件事使我奇怪,在地球上我常常梦见许多事情,而在太空中,我却没做过任何梦。也许因为我用皮带紧紧地捆住自己,一点睡意也没有。”(有一种说法是:宇航员在太空中所作的梦居然只是黑白的!!!!) “飞船的速度是每小时两万八千公里,我用八十六分钟就绕地球一圈。在地球上难以想象我们的星球是那么美丽壮观,它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它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至今我在梦中还常常浮现出它那动人的画面。” 使她闻名世界的宇航飞行险些酿成一场悲剧。她在讲述飞行经历时指出:“在宇宙飞船上曾出现差错:本来是降落,但却向轨道方向上升。这样的话,我不可能返回地面。但是,我及时发现了这一问题并作了汇报。专家列出了正确的数据。于是,我成功降落地面。” 捷列什科娃微笑着回忆起他返回地球时的场景:“我降落在一片空地上,顷刻间、有成千上万的人向我涌来。他们向我献花,赠我礼品。我的女儿和母亲不停地亲吻我。我所需要的正是人们的爱。” 就在这次航天飞行后,捷列什科娃和加加林及其他航天员成了好朋友,并一直保持友谊,不时地聚会。 捷列什科娃回到了本来的生活节奏,并曾经担任过国际妇联副主席,同时也是苏联妇女大会的秘书长。 “我的家庭十分融洽和睦,我只有和全家一起分享幸福才是完全的幸福。” 中国行那次飞行是捷列什科娃一生中唯一的太空之旅。为了更专心地从事挚爱的航天事业,她辞去了俄罗斯政府下属的国际科学和文化合作中心主任的职务,现任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培训中心高级研究员。她被誉为“民族英雄”“世纪女性”,获得联合国和平金奖、列宁勋章、齐奥尔科夫斯基奖章等,是世界上十几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以她的名字命名。捷列什科娃感慨地说:“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曾有幸成为人类最早开拓航天道路的一员。尽管历尽千辛万苦,但看到那么多人踏上我们开辟的道路,真让人欣慰。” “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后,捷列什科娃来中国参观了中国科技馆和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她说,杨利伟的太空之行是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谈到中国曾有计划选拔女航天员时,捷列什科娃眼睛亮了:“我知道中国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我充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将迎来美丽的中国姑娘”! 她建议:未来的中国女航天员“做好地面的训练至关重要”,“太空工作是在失重条件下进行的,十分复杂而紧张,随时可能出现许多不可预见的情况,因此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太空不会优待妇女,她们的工作条件与男性完全一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