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驼城
释义

驼城 陕西榆林古城的别称,沙漠之城之意。 榆林市 面积43578平方千米,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初查:2006年末榆林市总人口为351.63万。 市人民政府驻榆阳区,邮编:719000。区号:0912。英文:Yulin 。车牌打头字母:陕K

基本概括

陕北的山来榆林的水/米脂的婆姨实在美/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

炭…… 一曲民谣,道出了榆林山水和榆林人的别样美丽,道出了黄土高原的无限魅力。

榆林又称驼城(因古城地貌东西走向酷似两座驼峰而得名/沙漠之城),榆林市位于陕西省的最北部,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的交界处,是一座年代久远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地域广阔,地貌独特,既有高山流水,又有大漠沙海。长城沿线,林草葱绿,牛羊成群,牧歌悠扬,丘岭沟壑,梯田层层,花果满山,堪称“塞上江南”。晋陕峡谷,黄河涛声,形成了绚丽多姿的特异景观。

榆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六千年前后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遍布无定河两岸。万里长城蜿蜒横贯榆林700余公里,高耸在榆林城北的镇北台是长城线上最大的烽火台。神木县杨家城是宋代杨家将镇守过的古麟州,米脂县的盘龙山是闯王李自成的行宫。还有统万城、佳县白云山庙、神木县二郎山,以及榆林古城、书法宝库红石峡摩崖石刻等重要的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优美的神木县红碱淖…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在这里设立上郡,现在榆林城里有一条重要街道就叫作上郡路。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和太子扶苏率三十万大军在这里镇守边关。后太子扶苏为秦二世胡亥陷害自杀于此。扶苏自杀的地方涌出一眼泉,夜里人静时,泉水发出呜呜的声响,人们说这是扶苏在哭诉,就把这眼泉命名为呜咽泉。 榆林城陷于毛乌素沙漠深入,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过去,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榆林城又称驼城。在城南门广场上,矗立着一尊负载前行的骆驼雕像,它是榆林城的象征。 榆林的旧城非常古老,街道不宽,街面由大石板铺成,两边是底矮的商铺,是砖木结构的古建筑。城里有五座高大而雄伟的古楼,一字排开,每座间隔一千多米,分别是钟楼、鼓楼、文昌楼、新民楼等。旧城里有一条条胡同,胡同里有数不清的四合院,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许多四合院是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大门两侧有石狮、石鼓、石马凳,一进三开,一进五开,院子里套院子,犹如迷宫。进了这样的院落,你就知道“府相深深深如海”是什么感觉了。榆林旧城一半在山上,一半在平地,平地的城墙经过维修,城门、城墙比较完整,山上的破损了,只剩下一些轮廓。

历史上的榆林是沙进人退,有过三次大迁移。第一座榆林城在往北二百公里处,后被沙漠吞吞噬。第二座南迁一百公里,又被沙漠吞吐没了。现在的是第三座。新中国成立后,榆林人民发扬吃苦耐劳的骆驼精神,奋力与沙漠作斗争,终于战胜了肆虐的沙漠。现在的榆林是人进沙退,人们在开发出一片片绿洲,在沙漠里建起了现代化的新榆林

历史沿革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榆林的部分地方(神木、府谷、佳县等地)在雍州白翟的一部分,战国时为秦国上郡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上郡是其中一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三分关中,封秦朝的降将董翳于上都为翟王,二年翟王降汉高祖,汉又置上郡,七年(公元前200年)置西河郡(郡址在内蒙古境内),领言阴、言阳(神木县秃尾河两岸)和榆谷(府谷县北河套中)三县。其时定边县属北地郡马岭县地。三国时期,上郡、西河郡为匈奴占据,未设置郡县。东晋时期,匈奴王赫连勃勃在统万城(今靖边白城子)建立大夏国。公元427年,北魏灭大夏,设立统万镇,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改设夏州,并在境内设置化政、阐熙、朔方三郡。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增设长州及大安郡,同时把化政郡改称弘化郡。废帝元年(公元552年),撤销朔方郡,另设绥州及安宁、安政、抚宁三郡。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增设银州及中乡郡。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因避文帝父亲杨忠的名讳,将中乡郡改称真乡郡(今佳县真乡川);三年撤弘化、大安、阐熙、安宁(今绥德以南)、安政(今清涧境内)、抚宁(今米脂西部)、真乡郡,仍设夏(治统万)、长(治长泽,今靖边境内)、绥(治龙泉,今绥德县城)、银(治儒林,今横山境内)四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将绥州改称上州,三年撤销州制,设立朗方、雕阴二郡。

隋末唐初,榆林为地方豪族梁师都占据,自称梁国,潜皇帝位。贞观二年师都被灭,唐复设银、绥、夏三州,均属关内道管辖。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在本区东北部增设麟州(治所今神木杨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撤州设上郡(今绥德)、银州郡(今党岔)、朔方郡(今白城子)、新秦郡(今杨城)。乾元元年(公元753年)撤郡,复设绥、夏、银、麟四州。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午)宥州治所由内蒙鄂托克旗迁到今定边境内。后唐庄宗李存勖以府谷县升州(今之府谷)。五代时期州县设有夏州(领朔方、德静、宁朔三县,均在今靖边境内)、银州(领真乡、开光、儒林三县,在今米脂、佳县境内)、麟州(领新秦、连谷、银城,在今神木境内)、府州(今府谷)、绥州(领绥德、龙泉、延福,城平、大斌五县,在今绥德、清涧、吴堡、子洲境内)。北宋时,榆林属永兴军路(初名陕西路),绥州、宥州被西夏占据,未设郡县,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收复,元符二年(公元1096年)后,得失无常。宋高宗南渡后,又沦为金有,属鄜延路的一部分,设绥德州、晋宁军(佳芦紫),大定二十二年(公元1182年)撤军设绥德州、晋宁州(二十四年改佳州)。元代绥德州、佳州属延安路,绥德州领清涧、米脂二县,佳州领神木、府谷二县。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长城一带设置榆林卫,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九月设立东路神木道,领佳州、府谷、神木三州县,中路榆林道领绥德、米脂、清涧、吴堡四州县,西路靖边道领保安(今志丹)、安定(今子长)、安塞三县,包括榆林地区的定、靖、横三县。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区除榆林城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1956午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本(府谷)、靖边、定边、绥德(民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是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撤地设市,将榆林地区正式改为了榆林市。

榆林古城

榆林建城历史已有五百多载。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古城墙的研究很有必要。现将榆林古城的由来、古城池的沿革与古城墙的建构分述如次:

榆林古城之由来

榆林地处河套之南黄土高原与草原的接壤区,是农耕民族防御蒙古鞋粗游牧部族南侵而构筑工事的最佳选择。榆林城建位置在长乐堡与保宁堡之中,左山右水,巍然雄镇。其城东依驼峰山,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水,北镇红石峡,故明代列为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驻地。据《延绥镇志》、《榆林府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建榆林寨。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王朝命驻守绥德延绥镇都督王祯在偷林庄(今普惠泉处)始筑榆林城堡,“城座不过百矩”。成化八年(1432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在城北(今官井滩)增筑城垣,成化九年(1473年)将延绥镇治所由延绥移驻榆林城堡,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

榆林古城池的沿革

由于军事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榆林城池进行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维修扩建。第一次,明成化22年(1486年)巡抚黄献向北展筑城廓,南城至今上帝庙一带,俗称北城。第二次,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熊绣展筑南城廓至凯歌楼(原名怀德门,正德末年巡抚都御史姚摸改为此名),俗称中城。第三次,正德十年(1515年)总制邓璋扩筑建成南关外城,推至榆阳河沿,俗称南城。此即历史上所称“三拓愉阳”。从嘉靖十九年(1540年)至万历十年(1582年)历代驻榆官员对榆林城垣屡加修筑,除增高加厚外,并相继完成全城墙外部的青砖包砌。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榆林城垣建有东城门两座,即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即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即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中部建有镇北楼,加上各城门楼,城墙四角楼及东城上的讯敌楼、观远楼,全城墙上共建有城楼14座,城周长5354步,东门、南门有瓮城,并设千斤闸,与城墙构成完整的防御体系。 清代,榆林城墙多次进行修筑,同治二年(1863年)北城部分城垣被流沙埋没,时值关中等地回民造反,道宪常瀚令弃北城,在广榆门东西缩筑北城墙,长438丈。其后同治六年(1867年)、光绪元年(1875年)、光绪十年(1884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次较大规模地修整加固城垣,直到民国年间,榆林城墙保存完好:其城廓面积2.1平方公里。1938年和1939年,我国著名作家老舍来榆,曾描写道:“城扁街宽”,“坚厚城垣”,“具有北平的局面”。但后因兵资大部分城楼塌毁。解放前夕宣威门(俗称大西门)犹保存完好。今日城东南角之魁星楼遗迹尚在。

榆林古城墙之建构

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榆林古城墙保存较完整,时东城墙长2293米,西城墙长2184米,南城墙长1059.5米,北城墙长1125米,城垣周长6761.5米。 据有关资料称,榆林城墙“顶宽三丈,底宽五丈,高三丈六尺”,其高度三丈六尺,约为12米。据报载北京明城墙墙体高11.6米。榆林为九边重镇之首,出于军事之需要,城墙高度已超过北京城墙。城墙上建砖垛口1700多个,据说有逻城72个,并在此置火炮。

三拓榆林

榆林古城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曾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就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林城”。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此城至今已历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

榆林城的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明洪武初年(1370年前后);另一种说法为明正统2年(1437),相差50余年。其实,在明代以前,这里榆树成林,山腰处有一清泉,人们依树围泉,早已形成自然的村落,称为榆林庄。在明代建朝初,刚刚经历过战乱的居民,自然多了个心眼,出于安全防卫,将村庄扩建为稍具防御功能的寨子。此为第一种说法的由来。寨子需要不断加固,人数日多的居民搬土垒石,在明正统2年修筑城墙,成了榆林城始建年代的实证。正统14年(1449),为抵御北方蒙古族骑兵频繁侵扰,筑成榆林城堡。成化7年(1471)设置榆林卫,改堡为卫城。当时卫是镇下所设管理军队和地方设防等事务的一级军事建置。

由村庄、寨子、堡城、卫的变化,榆林在地域军事、政治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明初,全国仅有四镇即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后增加蓟州、宁夏、甘肃、固原、太原,为九镇,即历史上所称的九边重镇。成化9年(1473)是榆林历史上的重要年份。这一年,延绥镇巡抚都御使余子俊将镇所由绥德北移至此,开始以榆林为镇名,榆林从而成为明代长城线上九大军事重镇之一。这里提到的余子俊,字士英,四川青神人,在延绥任职期间,苦心治理,最大的功劳是修筑“边墙”,同时为榆林地方也办了许多实事和好事。在此仅举一例,他在任职初,深感当地边塞重武轻文造成的极端落后,就向礼部上呈《开设学校疏》一文,讲明办学的理由:其一,榆林位置适中且具备了办学的条件,“积二三十年来,城郭渐完,生聚渐多,宜于兹立卫学”;其二,出于军务的急需,“有文化的人极端匮乏。”其三,学生有来源,“生员于本城并东西二路俊秀子弟内选充”。当礼部下达书文后,余子俊立即在榆林城西选择官学地址,完成修建,开创榆林卫学。在以后的明清两代,榆林学校林立,教育不断发展,从此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榆林成为延绥镇镇城,城区渐显狭小,先后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扩建:第一次在成化22年(1486),将原有的堡城向北扩建,城周大约6里。北城上建了二层城楼一座,叫镇榆楼,城下未开北门,东门叫威宁门,西门叫广榆门。今上帝庙一带就是原来的南城城址。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北城。第二次在弘治5年(1492),城区向南扩展,至凯歌楼,新扩城周约7里。凯歌楼改为南门,增设西门叫宣威门(今大西门),东门叫振武门(今大东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中城。第三次在正德10年(1515),因南关店铺多,人口稠,上奏批准后,将南城扩建至今天的榆阳河沿,新扩建城墙13里。新筑了南门,叫镇远门,并在西城墙设立了两座门,北叫龙德门,南叫新乐门。这次展筑的城区,俗称南城。这三次扩建,便是史书上经常提到的“三拓榆阳”,也称“榆城三拓”。

罗列榆林古城的拓展,却发现奇怪之处,就是没有北门!事实上,在整个明朝二三百年,为防范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榆林城池一直不设北门,只在北城墙上建了一座高大的用于眺望的镇北楼。榆林古城城墙,从始建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现存古城墙体5500米及南镇远城门与瓮城,东振武城门与瓮城,北广榆城门,1992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先经三拓榆城,城池扩大;从嘉靖19年(1540)至万历10年(1582),又相继完成全城墙的砖包砌,并进行了城墙的加高加厚修筑,到万历30年(1602),城区建成镇北楼、角楼、讯敌楼、观远楼等14座,腰铺47座,城门7座。各城门顶上建有堞(或敌)楼,是为士兵提供登高眺望、躲避风雨、贮藏兵器的军事建筑设施。东门和南门各建有瓮城,各城门均设千斤闸。

榆林城垣,素来有三山(驼山、红山、黑山)环抱,二水(榆溪、榆阳)绕流之说。清代,又进行过多次修筑。同治2 年(1863),因植被破坏,流沙积压北城的部分城区,北城被弃,城向南回缩,大致成为今天的规模。雄伟气势至今尚存,并近年得以不断修筑的榆林城垣,如果说是大历史事件的见证,那么走进古城,在纵横变错的长街短巷,踏着青砖,所见的古朴瓦房,僻静的四合院落,让游人在惊讶中足可领略到数百年传承相续的生活情趣了。

两守孤城 千秋忠勇

崇祯16年(1643),李自成起义军攻破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回米脂祭祖,传檄榆林招降不成,李过、刘芳亮率10万大军挥师北上,势如破竹,直逼榆林城下,击溃援军;守城将士誓不投降,激战7昼夜,义军在南城墙挖地洞轰破城池,双方又展开巷战,12天全城陷。城中官民战死者甚多,守城将领受俘不降被杀。后来,这段城墙屡修屡塌,虽经多次修筑,难得完好。

一年后,大顺守将高一功迎战8万清兵失利,榆林陷入清王朝之手。康熙14年(1675),定边、怀远(今横山)守将起事叛乱,连克定、靖、怀、绥、米、神、府各州县,只有榆林坚守不陷。康熙帝追念明末榆林守城将士英勇,今日又能严守三月,特赐旌奖八字“两守孤城,千秋忠勇”。后勒石刻碑,立于城南榆阳桥边的御碑亭内(现已被毁)。关于此石碑的来历,另有一个故事,是说康熙外出私访,半夜来到榆林城,城门已关,叫门不开。两个守门的士卒忠于职守,说道:“皇家城门,怎比你家大门,就是皇帝老子来了,今夜也不能开门。”康熙帝城门虽不能入,却龙心大悦,给守城士卒题写了这八字。

榆林战役

第一次榆林战役

1947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发动了第一次榆林战役。8月6日,解放军在榆林外围发起攻击,经过六昼夜艰苦的攻坚战斗,歼灭国民党驻军两个整团、一个营,但未能将榆林城攻下,且伤亡约1000人以上,遂于19日晚从榆林撤围。

第二次榆林战役

1947年10月27日至11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了第二次榆林战役。在围城打援中,共击毙、重伤国民党军队5000余人,俘虏2000人,解放军伤亡约4000人。仍未能攻占榆林城。?

和平解放

1949年6月1日,驻榆林的国民党二十二军直属部队和八十六师,在我党我军长期积极争取下,向全国发表通电,举行了起义。这天上午进行了入城仪式,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一师(前身为警二旅)和榆林军分区部队第三九团、第四O团的步兵、骑兵、炮兵队伍,以及榆林分区党政干部队伍浩浩荡荡开进市区,和平解放了塞上重镇榆林,结束了国民党在陕北榆林地区的统治。入城以后,立即将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二师。不久,又彻底消灭了这一带的十几股国民党县自卫队武装和土匪武装。至此,这一片毛乌素沙漠南端浩瀚区域,终于回归了人民的怀抱。

1948年6月1日,即农历五月初五端阳节。这是塞上少见的一个风和日丽、晴空万里的日子,城头上和街道中红旗招展,交相辉映。张贴者“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解放军是人民的大救星”等巨幅标语随处可见。设在钟楼上的入城仪式指挥部播送着和平解放榆林的消息和节奏轻快的进行曲。全市在沸腾,人心在激荡,热烈欢呼古城的新生。拂晓时刻榆林前线人民解放军和榆林分区党政干部队伍从南面、北面、东面几个方向逶迤开来,汇集于南门外的五里墩飞机场至榆阳桥中间。9时半,12门礼炮齐鸣,宣告了入城开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0:4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