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托克劳 |
释义 | 托克劳,太平洋岛国。1877年成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该群岛(当时称联合群岛)被并入英国的殖民地吉尔伯特·艾利斯群岛。1926年英国将行政权移交新西兰。1946年称托克劳群岛。1948年该群岛主权移交新西兰并划入新西兰版图。1976年改称托克劳。托克劳人具有英国和新西兰公民身份。 中文名称:托克劳 英文名称:Tokelau 所属洲:大洋洲 国家代码:TK 官方语言:托克劳语,英语 货币:新西兰元 时区:+13 政治体制:君主立宪政体 人口数量:1466人(2006年10月) 主要民族:波利尼西亚人 主要宗教:基督教新教 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 国际电话区号:+690 国际域名缩写:.TK 道路通行:靠左行驶 概况 【名称】 托克劳(Tokelau) 历史上亦称联合群岛(Union Group,1916∼1946)或托克劳群岛(Tokelau Islands,1946∼1976)代码TK。 【面积】 12.2平方公里。 【人口】 1466人(2006年10月),另外,约6500人居住在新西兰。主要是波利尼西亚人,有少数欧洲人。讲托克劳语和英语。居民70%信奉基督教新教,28%信奉罗马天主教。 【行政中心】 随首席部长办公室轮流设于3个环礁岛。 【行政长官】 由新西兰外交贸易部长任命。现任行政长官林赛·华德(Lindsay Watt),1993年3月1日任命。 【简 况】 位于中太平洋东南部,由相距几十公里的努库诺努(Nukunonu)、法考福(Fakaofo)、阿塔富(Atafu)3个珊瑚环礁组成。主岛努库塔努南距萨摩亚480公里。年平均气温28℃。 【国旗】 地理位置位于中太平洋南部,南距萨摩亚480公里,西为图瓦卢,东和北为基里巴斯。托克劳由努库诺努(Nukunonu,5.46平方公里),法考福(Fakaofo,2.63平方公里),阿塔富(Atafu,2.03平方公里),三个珊瑚环礁组成。每个珊瑚礁都有几个礁石环绕的小岛,它他围成一个深湖。年平均气温28℃。7月最凉,5月最热,多雨,偶有暴风雨。 历史1877年成为英国保护地。1916年该群岛(当时称联合群岛)被并入英国的殖民地吉尔伯特·艾利斯群岛。1926年英国将行政权移交新西兰。1946年称托克劳群岛。1948年该群岛主权移交新西兰并划入新西兰版图。1976年改称托克劳。托克劳人具有英国和新西兰公民身份。 政治原由行政长官掌握行政权。1994年,行政权移交托克劳代表大会。托克劳代表大会由各岛代表共27人组成,每岛9人,一般每年开两次会,决定政策和预算,代表大会享有立法权。代表大会休会时,由3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1996年1月,图伊阿(Pio Tuia)、蒂奥(Falima Teao)和纳索(Kuresa Nasau)分别当选努库诺努岛、法考福岛和阿塔富岛理事。 1994年6月,托克劳代表大会通过了托克劳第一个国民战略计划,内容包括开发人力与自然资源,制定国旗和国徽,发展对外关系等。7月,托克劳向联合国访问团递交“托克劳未来地位宣言”,首次提出自治、与新西兰自由联系的设想。 司法机构根据1986年《托克劳修正案》,新西兰高等法院对托克劳行使司法权,新西兰总督任命的3名司法专员和各岛选举产生的村长依法处理民事和刑事案件。 经济土地贫瘠。出产椰子、面包果、木瓜、芋头和香蕉等。产鱼,饲养少量猪和家禽。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出口椰子、邮票、纪念币、手工艺品以及在托克劳专属经济区捕鱼的美国渔船所付费用。2000年度托克劳财政预算约为600万新元,收支大致平衡,财政收入中多半为新西兰援助。据新方统计,2007/2008年度,新西兰对托的援助额约为1317万新元。托还接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南太平洋地区环境计划署、南太平洋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口基金、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英联邦青年发展计划等机构的援助。新西兰和托克劳货币同时流通。1新元约合0.7686美元(2007年12月)。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极不发达,无公路,水运全靠外国海运公司提供。1991年新西兰赠托克劳一只船,供在三个岛间使用。1996年新元再次赠款80万新元,供托购买船只往返于托克劳与萨摩亚之间。托克劳与新西兰和萨摩亚之间有卫星通讯联系。 人民生活当地人主要从事捕鱼和饲养家禽。有3所医院,护士大都由斐济和萨摩亚培训。 军事无军队,仅有7名警察,法考福3名,阿塔富3名,努库诺努1名。 教育有3所学校,对5~16岁儿童实行免费教育。共有43名教师和13名辅导员。新西兰教育部提供管理和教学设备。学校挑选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到新西兰、西萨摩亚和纽埃等地深造。 通讯托克劳事务由首席部长办公室定期出版一份托克劳文和英文的新闻通讯。三岛均设有广播电台,主要用于气象预报和商船联络。 公投失败只有600选民有投票资格托克劳三岛只有600名登记选民有资格参加此次公投。如果三分之二的选民投票支持,面积只有12平方公里的托克劳将彻底摆脱殖民地身份而升格为独立国家,成为仅次于梵蒂冈城和摩纳哥的“袖珍国”。然而,16日公布的最终投票结果却令各方“大跌眼镜”!349票赞成,232票反对,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支持率突破66%的理想结果,托克劳人民完全独立的梦想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化成了泡影。 托克劳最高政治领袖皮欧·特因亚表示,这一结果完全出乎他的意料,“我和三个岛的村长早就达成一致意见,支持独立,因为我们相信这对托克劳的未来意义重大。然而,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如此!可见还有很多人害怕改变现状、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依靠托管国早成习惯改变是“痛苦”的,改变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托克劳三岛屿相互隔离,没有机场、港口与公路,与外界的联系仅赖电话以及与萨摩亚间长达28小时的货船交通。由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托克劳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出口椰子等热带水果、木雕手工艺品以及向在其专属经济区内捕鱼的美国渔船征收捕捞许可费。但这些收入的总和也达不到托克劳财政预算的五分之一。 作为托管国,新西兰每年要向托克劳提供的援助超过640万美元,占其年度预算的八成;作为新西兰的“附属国”,戴着“殖民地”的帽子,托克劳人每年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各位“主子”伸手要钱;然而,一旦独立,失去经济援助的托克劳群岛该何去何从?分析人士认为,被经济问题所困的托克劳人只得在公投时投下了“违心的一票”! 新西兰早想甩“包袱”对于托克劳选民在公决中反对自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表示尊重,并重申联合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所有非自治领土的人民有机会行使自决权。与此同时,虽然早就想甩掉背负多年的这个“包袱”,新西兰总理海伦·克拉克对公投结果仍然表示理解和支持,称这是托克劳。人民自己的意愿。 新西兰承诺将通过“自由联合协定”继续对托克劳提供支持,并成立一个信托基金让岛民得以取得其他国家与国际组织的援助。而托克劳岛民也仍旧保有新西兰公民的权利。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