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714卫星 |
释义 | 卫星简介前苏联1976年发射的荧光屏卫星【俗称714卫星】,定点与99度,上面传输的是俄罗斯节目,此卫星能覆盖我国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因为下行频率在我国地面电视U波段的38频道上,所以给我国的最早一批卫星爱好者创造了有力的入门条件。 我国的电子爱好者是在卫星升空的四年后才得到消息的,【想想那时中国是如何的信息闭塞,那时的卫星发烧友是如何艰难】至于你问是什么波段,当时用的是c波段,制作714卫星天线的领军人物正是罗宇屏。 正是这些人的不懈努力 培养提拔了一批新人,才有了中国今天的卫星发展状况,可是今天的中国人是怎样利用卫星的,中9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罗宇屏与714卫星罗宇屏先生从1983年的714MHz荧光屏卫星的接收,到1993年的C波段模拟卫星接收机的制作, 1999年的数字卫星电视接收机、小型偏馈天线的应用,2006年高清卫星电视接收机的应用,再到2008年中星9号直播卫星的接收,可以说全面见证了中国卫星电视从模拟转数字、由标清转高清以及直播卫星应用的全部发展过程。从一位普通工人自学专研卫视接收而成长为国家高级工程师,对我国卫视发烧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及作出非凡贡献。 国内著名的卫视发烧前辈罗宇屏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8年12月25日17时25分在重庆辞世,享年60岁。 怀念卫视发烧第一人摘 要:“714”是什么?如果一个刚刚涉足卫星电视领域几年的发烧友被问及这个问题。回答多半会是一片茫然,至多能够在记忆中搜索到一个模糊的印象。最近十年来。尽管714卫星仍强在天空中忠于职守地默默工作着,但是,随着从模拟到数字、从C波段到Ku波段的一轮轮技术变革,714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近三十年风风雨雨后,我国的第一颗直播卫星即将升空。而与此同时,最后一颗71477星行将退役,技术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她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将永远地消失在大气层中。但是,对于二十多年前神州大地上的第一代卫星电视爱好者来说,714卫星却不仅仅是一颗普通的卫星。她更代表了一个难以忘怀的时代。代表了一种将被永远铭刻在心的精神!培养造就了中国第一代卫星电视爱好者的714精神。永远不应被忘却。这种精神,是白手起家。排除万难钻研技术的创业图腾,也是TVRO前辈们无私互助的发烧热忱的象征。而这种精神。也恰恰是当今的新兴卫视发烧友群体所需要,但却欠缺的。为了让714精神在直播星的新时代中继续发扬光大,我们将在第一颗714卫星发射三十周年之际,陆续刊登一系列回顾714卫星接收历程的文章。我们也衷心希望能以此为契机,邀请更多的TVRO前辈撰文与大家共同分享卫视发烧的心路历程。下面,就让我们和714卫星领域的前辈罗宇屏老师一起重温年轻时激情岁月吧! 最后的晚餐罗宇屏 也许还有半年或一年,714荧光屏卫星就将永远离我们而去。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卫星电视业界大潮流中,我国的卫视爱好者仍怀念着古老的714。在此,笔者将二十多年来研制设备,接收714信号的过程介绍如下,以供有动手能力的卫视爱好者享受这最后的晚餐。同时,笔者也想通过这件事让大家明白只有勤奋耕耘,才能有所作为的道理。 第一阶段 我是在1982年底开始着手714卫星信号的接收的。当时最简单的方法是制作一副右旋螺旋天线,然后将天线信号直接输入电视机, 便可在U频笔38频道左右收到带有严重噪声的前苏联卫星电视图像。后来我再将天线信号加二级天线放大器后,所收图像明显好转。此方法现在仍然有效,但本地若有工作在UHF频段36-39频道电视发射台,则是无法收到714信号的。其接收报告详见《电子报》1983年6月12日第一版《简易卫星电视的接收》一文。该文曾获当年的优秀文章三等奖,这对于首次写文章的我,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鼓励。 第二阶段 1983年到1986年间,我研制出全分立元件714简易卫星电视接收机,并于1986年间两次在《电子报》上全文发表制作过程。详见《电子报》1986年4月6日《一种714MHz简易卫星电视接收机》和1986年8月31日《价廉的分立式714MHz简卫接收机》两篇文章。两文发表后在国内引起较大的轰动,并在当年获得优秀文章一等奖和二等奖。1986年10月我应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邀请,携714机参加中在武汉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发明展览会,会议期间受到了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同年获四川省自学成材一等奖并应邀归口于航天部某厂工作。消息传出,中央电视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国内数十家媒体报导了这一事迹,媒体的支持使我决心在卫视这条科技道路上走下去。当时研制的接收机的接收效果,接收机外壳是用有机玻璃粘合而成的。 第三阶段 接下来,我开始尝试逐步采用集成电路代替分立元件电路。1987年以后,国外音视频集成电路大量涌进中国市场,714便开始应用TV7611作为图像中频解调器,用NE564、TDA1083等作为音频中频解调器,用NE592进行视频放大器,使714机电由简易向专业化型靠近。由于在714伴音另有一套“灯塔广播电台”节目,于是我便在1990年研制出一种专门用于L波段的卫星广播电视两用接收机,并于1992年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91214600.1)为此,我于1991年分别入选《中国职工自学成材辞典》和《中国人才荟萃》,并获得了“全国自学成材荣誉证书”。 第四阶段 1991年后,随着C波段卫星模拟电视接收机热潮的兴起,模拟机因普及而使价格不断回落,而现今模拟机已面临全国淘汰。采用这些模拟机加上714变频器来接收714MHz节目是一个极其简单而效果很好的办法,这种办法还可收到“灯塔广播电台”的节目。于是,我将机械U头稍作改动,便可以将714MHz频率上变频为1000-1500MHz的频率,而可直接被模拟卫星机所接收,其制作方法登载于《电子报》1999年2月28日《用C波段卫星接收机接收714》一文中。另外,原PACE系列卫星模拟接收机的输入中频下限可低到700MHz,故用该机接上714天线及放大器即可收下714MHz节目,省去了制作714上变频器的麻烦。该文于1997年1月19日发表在《电子报》上,题为《700MHz输入中频的新应用》。 后记 714伴我走过了这难忘的二十多年,由于有714的功底,使我在由C波段Ku波段,由模拟到数字的学习进程中十分顺利,。从1983年执笔写卫视及其它各类相关文章开始,已发表文章约200篇。近期,有些关心我的读者在论坛上讲我已经改行卖对讲机和充电器了。这完全是误会了,我根本不会做生意,尤其是在卫星电视领域!倒是我近两年来发表过二十余篇关于对讲机、无绳电话、充电器等通讯产品及外设的文章,按分类来讲,卫星也属通信之列,故不叫改行哦。说来也怪,用学习卫星电视知识的方法去分析对讲机等产品,先是解剖,再加上实测数据,无需形容词,一纸发表出去算会使这些商家收益不少,也算是对社会做了一个小小的贡献。这使我联想到,在我国,民用卫星电视基本上是没有市场的,近十多年来却被台湾卫视直播商偷吃掉一个块蛋糕,这是一个不小的经济损失。由于没有这个市场,我们写了二十多年文章,却只能仅仅起着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作用。 回想1990年前后那段卫星发展史,一支新生的卫视产业大军在几年间便迅速形成,那火红的日子至今难忘。相比于现在,直播卫星发射计划年复一年的无限期推迟,已使我们心灰意冷。近期,又一个新的发射时间表被制定出来,我们只有平静地等待那一天的到来。但愿,这是我们的最后一次等待,当目睹鑫诺2号卫星升空时,中国卫星电视行业这个迟到的春天才会真正到来。到那时,我要祝愿那些苦苦支撑了十多年的卫视厂商、《卫视传媒》、《电子报》以及众多的卫视网站和卫视爱好者们,用武之时终于到来!这是1993年后中国大地上卫星电视行业又一个新的起点,要在卫视产业技术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全靠我们自己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