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兔柴记 |
释义 | 作品名称:兔柴记 创作年代:明代 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董其昌 作品原文宋人有云:“士大夫必有退步,然后出处之际绰如(1)。”此涉世语,亦渊识语也。读白香山《池上篇》,其所谓“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书有酒,有歌有弦”者,实为衣冠曹许之助(2)。温公之独乐(3),卒成谢傅之同忧(4),有以哉! 今观济美张黄门公《兔柴记》,其疏泉奇石,经始戊戌(5),去解褐才七年耳(6),已抗枕漱之思(7)。及在掖垣领众(8),正称耆宿,虽业在匡时,而寻盟之猿鹤,手植之松桂,未尝一日释于怀。是以乞暇急归,而喜可知也。嗟乎!辇下贵人,婴情好爵骡铎马通之外,别无活计。即回首家山,不乏平泉、金谷(9),亦仅付园丁管钥(10)。作者、游者宾主谁分,求其如白傅之饮一杯吟一篇于池上者,少矣。况能左伊川右康节(11),著书谈道,焕山川之色而隐起华夷之望如温国者哉!是在兔柴主人矣。 余林居二纪(12),不能买山弃湖,幸有草堂、辋川诸粉本(13),着置几案,日夕游枕烟庭、涤烦矶。竹里馆、茱萸沜中。盖公之园可画,而余家之画可园。大忘人世之家具(14),略相垺矣(15)。独世方急公,而余能使世忘我,是为异耳。 作品注释(1)出处:出仕或归隐。出,指出仕;处,归隐。 (2)曹许:春秋时齐桓公召集会,除大国外,唯曹许可与会,见《公羊传》。此指同一阶层中有资格接近上层的那一部分。 (3)温公之独乐:北宋司马光任西京留司时,买园于洛阳,名“独乐园”,以示退隐之志。温公,司马光赠封温国公。 (4)谢傅之同忧:《晋书·谢安传》:“既累辟不就,简文帝时为相,曰:‘安石既与人同乐,必不得不与人同忧,召之必至。’”此指出山。 (5)戊戌:指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 (6)解褐:脱去布衣换上官服,谓入仕做官。 (7)枕漱之思:犹归隐之思。《世说新语·排调》载,晋代孙楚年轻时打算隐居,对王济说,当“枕石漱流”,但说时误为“漱石枕流”。王济问他:“流可枕而石可漱乎?”孙楚回答说:“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8)掖垣:皇宫的旁垣。和以称门下、中书两省。 (9)平泉金谷:平泉,即平泉庄,在今洛阳市,是唐代大臣李德裕的别墅。白居易《醉游平泉》诗,即描绘了平泉庄的情景。金谷:即金谷园,晋代权贵石崇所建,在今河南洛阳西北。 (10)管钥:钥匙,此指管理。 (11)伊川:北宋哲学家程颐,曾宅于嵩县东北耙耧山下,世称伊川先生。是北宋理学的奠基者。 (12)二纪:二十四年,古人称十二年为一纪。 (13)草堂:指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所筑的草堂。辋川:水名,在陕西蓝田县南。王维于辋川筑有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14)大忘人世之家具:此句难解,当有笔误。 (15)相垺(liè):相等。 作者简介董其昌(1556—1636),松江华亭人。字元宰,号思白。万历年间(1573—1620)进士。天启(1621—1627)初年,曾官礼部右侍郎。他才华横溢,书法超绝各家,画作集宋元诸家之长,人们将他与米芾、赵孟頫相比。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书。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