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土链 |
释义 | 简介指大约相同的成土年龄、类似的母质来源、形成于类似的气候条件,但由于地形和排水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特性的土壤系列。同一土链的各部分,在水文、水文地质和成土物质等方面有一定发生上的连续性,土壤随地形起伏依次更替,土壤组合类型相似。因横断面犹如链条而得名。如中国大兴安岭中段东麓的黑土-草甸土-沼泽土,西麓的灰色森林土-淋溶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均已构成土链。土链研究有助于认识不同区域的土壤形成条件及土壤分布规律,对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有指导意义 分析一组发育于相同母质、具有相似年龄,随地形和排水状况不同而呈规律变化的土壤。由英国G.米尔恩于1935年提出。它是一个土壤制图单位,又是分类单位。由图可见,其横断面如链条状,从平面分布看,可称为“土壤复域”。土链的概念不仅仅指土壤沿斜坡呈连续分布的一组土壤,还包括土链中土壤组合随自然景观或地貌演化而演变的规律。米尔恩进一步认为土链既可形成于相同母质上,也可以形成于不同母质上。在山地垂直带随气候变化,土壤呈垂直分布系列,米尔恩称为受气候控制的土链。因此可以说,土链是广义土壤组合的一种特殊类型。在中国,多见于山地丘陵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地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