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图式 |
释义 | 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schema) 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pattern)或形态(form)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system),也涉及分形(Fractal)或拓朴几何学等。 图式主要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2、影响记忆 3、影响自我知觉 4、影响个人对他人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 自我图式:(Self-schema) 团体图式 角色图式(Role schema) 剧本(Script)) 简介概念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社会知觉的基础是被认知事物本身的属性,但认知者的主观因素也会对社会知觉的过程和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包括认知者的经验、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认知者的情绪。其中个体过去的经验不同,对相同的对象的认知也会有不同的结果,现代社会心理学用“图式”概念来解释这一现象。进行社会知觉时,图式对新觉察到的信息会起引导、组合的作用。 概念产生过程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对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图式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康德提出的,在康德的认识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把图式看作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因此,在康德那里,图式是一种先验的范畴。当代知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实验研究,赋予图式概念新的含义,成为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概念。他把图式看作是包括动作结构和运算结构在内的从经验到概念的中介,在皮亚杰看来,图式是主体内部的一种动态的、可变的认知结构。他反对行为主义S→R公式,提出S→(AT)→R的公式,即一定的刺激(S)被个体同化(A)于认知结构(T)之中,才能作出反应(R)。个体所以能对各种刺激作出这样那样的反应,是由于个体具有能够同化这些刺激的某种图式。这种图式在认识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能过滤、筛选、整理外界刺激,使之成为有条理的整体性认识,从而建立新的图式。皮亚杰认为,图式虽然最初来自先天遗传,但一经和外界接触,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图式就不断变化、丰富和发展起来,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他用图式、同化、顺化、平衡四个基本概念阐述个体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形成他具有自己特色的建构理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心理结构或认知结构,正是在与环境的不断的适应过程中,在这种动态的平衡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是认知结构产生的源泉,让儿童获得充分活动的活动机会,对他们的认知发展是极为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图式主要特点1、图式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2、图式决定着人做信息选择时相应的内容和倾向偏好。 3、可引起新信息的加工。在原来图示的基础上,新的内容会被添加更新,形成新的认识。 4、可以预测事件的发展。 5、可激发性。图式一旦被启动,就会像程序一样被严格执行下去。 图式主要作用1、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个体知觉他人,往往与图式有关的信息处于注意的中心。对认知对象的选择,认知者,未必能注意到。 2、影响记忆个体在社会知觉中记住的,往往是对他有意义的或者是以前知道的东西。 3、影响自我知觉个体会根据已有的自我图式,加工有关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是个体在以往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对自己概括性的认识。 4、影响个人对他人的知觉个体知觉他人,看到的往往是他想看到的东西,即个体倾向于用图式解释知觉对象。 社会认知解释图式(Schema)的概念是由泰勒及克洛克(Crocker)提出来的,它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它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比如人们对60年代产生于美国嬉皮士(Preppie)的图式就是:他们是白人大学生、穿牛仔裤、流着各式各样的发等等。 图式的分类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指我们对某一特殊个体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对毛泽东就有一个个人图式,这个图式的内容包括:有勇气、自信、百折不挠等。 自我图式:(Self-schema)指人们对自己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它与自我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你可能认为自己聪明,有同情心,以及乐于助人,这些都是你自我图式的内容。 团体图式是指我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Stereotype)。团体图式使得我们将某些特质归于一个特殊团体的成员所共有。比如我们常常根据刻板印象认为山东人勤劳、诚实;认为美国人乐观、爱助人。 角色图式(Role schema)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如教授)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比如人们常常认为教授知识渊博、满头银发等。 剧本(Script)指人们对事件或事件的系列顺序的图式,尤其是指一段时间内一系列有标准过程的行为。比如我们到餐厅就餐的事件就符合一个剧本,什么时候点菜,什么时候买单,就是一个剧本。如果这个剧本的顺序发生颠倒,你一到餐厅还没有点菜,服务员就要让你结账,你还会在这个地方吃饭吗? 图式化处理为了节省时间与精力,人们常常用图式化的方式去处理大量的信息。图式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有助于我们快速而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它能帮助我们:①解释新信息,从而获得有效的推论。②提供某些事实,填补原来知识的空隙。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预期加以结构化,以便将来有心理准备。但是图式化的处理也有不足之处,它使人们觉得不需要去详细分析与解释特质。 心理学家基洛维奇(Gilovich 1981)用实验证明了图式能左右一个人对当前外交政策的偏好。他让两组被试研究二个假想的事件,这二个事件均描述一个小的民主国家遭到极权主义的邻国的威胁。唯一不同的是在一组中提到类似慕尼黑事件及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象征(丘吉尔、有盖卡车);另一组则提及与越战有关的事物(当时的国务卿鲁斯克,直升机,小艇),其他条件都一样。结果听到与二战有关事件暗示的被试比较支持小国挺身对抗邻国的行动,而得到与越战有关暗示的人则否。 总之,社会认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比如在认知过程中刚刚获得的信息与认知者原有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信息的重要性、信息的易获得性以及认知者的期望、动机、情绪和情境等都会对社会认知过程和结果产生影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