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图灵奖
释义

图灵奖(A.M. Turing Award,又译“杜林奖”),由美国计算机协会(ACM)于1966年设立,又叫“A.M. 图灵奖”,专门奖励那些对计算机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其名称取自计算机科学的先驱、英国科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由于图灵奖对获奖条件要求极高,评奖程序又是极严,一般每年只奖励一名计算机科学家,只有极少数年度有两名合作者或在同一方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共享此奖。因此它是计算机界最负盛名、最崇高的一个奖项,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概况

奖金金额不算太高,设奖初期为2万美元,1989年起增到2万5千美元,奖金通常由计算机界的一些大企业提供(通过与ACM签订协议)。目前图灵奖由英特尔公司和google公司赞助,奖金为250,000美元。

每年,美国计算机协会将要求提名人推荐本年度的图灵奖候选人,并附加一份200到500字的文章,说明被提名者为什么应获此奖。任何人都可成为提名人。美国计算机协会将组成评选委员会对被提名者进行严格的评审,并最终确定当年的获奖者。

从1966年到2009年的44届图灵奖,共计有56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其中美国学者最多,此外还有英国、瑞士、荷兰、以色列,中国(姚期智)等国少数学者。

截止至2009年,获此殊荣的华人仅有一位,他是2000年图灵奖得主姚期智

图灵奖获得者

年份 中文译名 姓名 贡献领域

1966年 艾伦·佩利 Alan J. Perlis 高级程序设计技巧,编译器构造

1967年 莫里斯·威尔克斯 Maurice V. Wilkes 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 程序库

1968年 理查德·卫斯里·汉明 Richard Hamming 数值方法,自动编码系统,错误检测和纠错码

1969年 马文·闵斯基 Marvin Minsky 人工智能

1970年 詹姆斯·维尔金森 James H. Wilkinson 数值分析,线性代数,倒退错误分析

1971年 约翰·麦卡锡 John McCarthy 人工智能

1972年 艾兹格·迪科斯彻 Edsger Dijkstra 程序设计语言的科学与艺术

1973年 查理士·巴赫曼 Charles W. Bachman 数据库技术

1974年 高德纳 Donald E. Knuth 算法分析、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程序设计

1975年 艾伦·纽厄尔
赫伯特·西蒙 Allen Newell
Herbert A. Simon 人工智能,人类认知心理学和列表处理 (list processing)

1976年 迈克尔·拉宾
达纳·斯科特 Michael O. Rabin
Dana S. Scott 非确定性自动机

1977年 约翰·巴克斯 John Backus 高级编程系统,程序设计语言规范的形式化定义

1978年 罗伯特·弗洛伊德 Robert W. Floyd 设计高效可靠软件的方法学

1979年 肯尼斯·艾佛森 Kenneth E. Iverson 程序设计语言和数学符号,互动系统的设计,运用 APL进行教学,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与实践

1980年 东尼·霍尔 C. Antony R. Hoare 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与设计

1981年 埃德加·科德 Edgar F. Codd 数据库系统,尤其是关系型数据库

1982年 史提芬·古克 Stephen A. Cook 计算复杂度

1983年 肯·汤普逊
丹尼斯·里奇 Ken Thompson
Dennis M. Ritchie UNIX操作系统和C语言

1984年 尼古拉斯·沃斯 Niklaus Wirth 程序设计语言设计、程序设计

1985年 理查德·卡普 Richard M. Karp 算法理论,尤其是NP-完全性理论

1986年 约翰·霍普克罗夫特
罗伯特·塔扬 John Hopcroft
Robert Tarjan 算法和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分析

1987年 约翰·科克 John Cocke 编译理论,大型系统的体系结构,及精简指令集(RISC)计算机的开发

1988年 伊凡·苏泽兰 Ivan Sutherland 计算机图形学

1989年 威廉·卡亨 William Morton Kahan 数值分析

1990年 费尔南多·考巴托 Fernando J. Corbató CTSS和 Multics

1991年 罗宾·米尔纳 Robin Milner LCF,ML语言,CCS

1992年 巴特勒·兰普森 Butler W. Lampson 分布式,个人计算环境

1993年 尤里斯·哈特马尼斯
理查德·斯特恩斯 Juris Hartmanis
Richard E. Stearns 计算复杂度理论

1994年 爱德华·费根鲍姆
拉吉·瑞迪 Edward Feigenbaum
Raj Reddy 大规模人工智能系统

1995年 曼纽尔·布卢姆 Manuel Blum 计算复杂度理论,及其在密码学和程序校验上的应用

1996年 阿米尔·伯努利 Amir Pnueli 时序逻辑,程序与系统验证

1997年 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 Douglas Engelbart 互动计算

1998年 詹姆斯·尼古拉·格雷 James Gray 数据库与事务处理

1999年 弗雷德里克·布鲁克斯 Frederick P. Brooks, Jr. 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

2000年 姚期智 Andrew Chi-Chih Yao 计算理论,包括伪随机数生成,密码学与通信复杂度

2001年 奥利-约翰·达尔
克利斯登·奈加特 Ole-Johan Dahl
Kristen Nygaard 面向对象编程

2002年 罗纳德·李维斯特
阿迪·萨莫尔
伦纳德·阿德曼 Ronald L. Rivest
Adi Shamir
Leonard M. Adleman 公钥密码学(RSA加密算法)

2003年 艾伦·凯 Alan Kay 面向对象编程

2004年 文特·瑟夫
罗伯特·卡恩 Vinton G. Cerf
Robert E. Kahn TCP/IP协议

2005年 彼得·诺尔 Peter Naur Algol 60语言

2006年 法兰西斯·艾伦 Frances E. Allen 优化编译器

2007年 爱德蒙·克拉克
艾伦·爱默生
约瑟夫·斯发基斯 Edmund M. Clarke
Allen Emerson
Joseph Sifakis 开发自动化方法检测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中的设计错误

2008年 芭芭拉·利斯科夫 Barbara Liskov 编程语言和系统设计的实践与理论

2009年 查尔斯·萨克尔 Charles Thacker 帮助设计、制造第一款现代PC

2010年 莱斯利·瓦伦特 Leslie Valiant 对众多计算理论所做的变革性的贡献

2011年 犹大·伯尔 Judea Pearl 人工智能

图灵简介

生平

英国著名学者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 不仅以“纸上下棋机”率先探讨了下棋与机器智能的联系,他还是举世公认的“人工智能之父”。 图灵不仅是“人工智能之父”,他也是“计算机之父”。曾担任过冯·诺依曼助手的美国学者弗兰克尔这样写到:“许多人都推举冯·诺依曼为‘计算机之父',然而我确信他本人从来不会促成这个错误。或许,他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助产士,但是他曾向我,并且我肯定他也曾向别人坚决强调:如果不考虑巴贝奇、阿达和其他人早先提出的有关概念,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属于图灵。” 正是冯·诺依曼本人亲手把“计算机之父”的桂冠转戴在图灵头上。直到现在,计算机界仍有个一年一度“图灵奖” ,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给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像科学界的诺贝尔奖金那样,是电脑领域的最高荣誉。阿兰·图灵以其独特的洞察力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理论思想,似乎都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不断追逐的目标,不断地被以后的发展证明其正确性。

成就

图灵开创了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人工智能,虽然他当时并没有明确使用这个术语。把“图灵奖”获奖者作一统计后就会发现,许多电脑科学家恰好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例如,1969年“图灵奖”获得者是哈佛大学的明斯基(M.Minsky);1971年“图灵奖”获得者是达特莫斯大学的麦卡锡(J.McCarthy);1975年“图灵奖”则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纽厄尔(A. Newell)和赫伯特·西蒙(H.Simon)共同获得。正是这些人,把图灵开创的事业演绎为意义深远的“达特莫斯会议”。

荣誉

1954年, 42岁的阿兰·图灵英年早逝。为了纪念他在计算机领域奠基性的贡献, 美国计算机学会(ACM)决定设立“图灵奖”,从1956年开始颁发给最优秀的电脑科学家,它就像科学界的诺贝尔奖那样,是电脑领域的最高荣誉。

著作

1.《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上的应用》(On Computable Number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Entscheidungsproblem)(1936年5月28日)

2.超计算(hypercomputation)的概念

3.《形态发生的化学基础》(The Chemical Basis of Morphogenesis)(1952年)

4.九八三年另一位同性恋的牛津数学家安德鲁.哈吉斯(Andrew Hodges),替他写了一本脍炙人口的传记《谜样的图灵》(Alan Turing: The Enigma),

5.图灵死后——1992年《艾伦·图灵选集》

部分获奖者介绍

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的研制者

1967年(第二届)的图灵奖授予了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计算技术的先驱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incent Wilkes),以表彰他在设计与制造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以及其他许多方面的杰出贡献。

威尔克斯1913年生于英国中西部的达德利,距著名的工业重镇伯明翰仅20公里。威尔克斯在中学时代,对数学、物理和无线电非常爱好。1931年他进入剑桥的圣约翰学院,1934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之后他进入剑桥著名的卡文迪什实验室工作。这个实验室有“诺贝尔奖的摇篮”的美称。威尔克斯在这里完成了“关于甚长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的研究,并以此为题完成了博士论文,于1938年10月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而他的硕士学位是在当年年初才获得的。

威尔克斯博士毕业后,战争阴云已布满欧洲上空。二战期间,威尔克斯被吸收到研制侦察潜水艇、军舰和飞机的雷达设备的项目中去,所研制的导航技术在大战中最受盟军飞行员欢迎。

战后,威尔克斯回到剑桥大学,担任数学实验室(后改名计算机实验室)主任。1946年5月他获得了冯·诺依曼起草的EDVAC计算机设计方案的一份复印件。这里要说明一下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究竟是哪一台?实际上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叫“ ENIAC”( 它是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的词头缩写,意为“电子数字积分器和计算机”) ,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莫尔学院研制的,但它不具备存储程序能力,程序要通过外接电路板输入。“存储程序”(stored program) 的概念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最基本概念之一,也是其最基本特征之一。1945年6月30日,冯·诺依曼发表了题为“关于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的草案”的长文,正式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因此存储程序式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而他所建议的“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就是上面提到的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由于工程上遇到困难,EDVAC 迟至1952年才完成。威尔克斯在获得EDVAC 复印件后,仔细研究了该方案,并又到美国进行了学习和调研。回国后,威尔克斯立即以EDVAC为蓝本设计自己的计算机并组织实施,起名为EDSAC (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alculator)。当时也遇到了资金上的困难。在关键时刻,威尔克斯成功地说服了伦敦一家面包公司老板投资该项目,终于使计划绝处逢生。1949年5月6日,EDSAC首次运行成功,真正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并于1951年正式投入市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商品化的计算机型号。

威尔克斯在设计与建造EDSAC过程中,决不是简单地模仿和照搬EDVAC的设计,而是创造和发明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概念,例如“变址”;“宏指令”;微程序设计;子例程及子例程库;高速缓存Cache等等。所有这些都对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程序设计技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威尔克斯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二届图灵奖获得者。

程序设计语言的先驱开拓者和一批大师

程序设计语言的先驱开拓者—艾伦·佩利

艾伦·佩利(Alan J. Perlis)由于在ALGOL语言定义和扩充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在创始计算机科学教育,使计算机科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上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成为1966年首届图灵奖获得者。

佩利1922年4月1日生于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在卡内基理工学院学的专业是化学,1942年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当时正值第二次大战其间,佩利应征入伍,在空军服役。战后他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继续深造,改学数学,于1947年取得硕士学位,然后又到麻省理工学院(MIT)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50年取得该学位。1951年他在美国陆军军械部设在马里兰州的阿伯丁试验基地的“弹道研究实验室”( 冯 · 诺依曼曾在该实验室当顾问)干了一年,然后又回到母校MIT参加“旋风”( Whirlwind) 计算机计划,为“旋风”编制程序。“旋风” 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的并行计算机,它的研制工作从1946年开始,1950年试运行成功。1952年9月佩利离开“旋风”,之后来到暜渡大学,出任暜渡大学计算中心的第一任主任。在他的努力下,计算中心先安装了一台IBM的CPC计算机,佩利为之设计了称为IT(Internal Translator)的语言,并开发了IT的编译器。1956年佩利转到卡内基理工学院,又推动该校成立了计算中心并出任主任,配置了IBM 650计算机。佩利把他在暜渡开发的IT及其编译器移植到IBM 650上,曾经在美国许多大学的IBM 650上被广泛采用。在IT基础上,佩利和其他学者一起又为IBM 650设计与开发了新的代数语言和汇编语言。1958年,在苏黎世举行的ACM小组和欧洲小组的联合会议上,两个小组把他们关于算法表示法的建议综合为一,形成了ALGOL 58。在其基础上,1960年1月在巴黎举行的有全世界一流软件专家参加的讨论会上,确定了程序设计语言ALGOL 60,发表了“算法语言 ALGOL 60报告”。1962年又发表了“算法语言 ALGOL 60 的修改报告”。ALGOL 60具有局部性、动态性、递归性、严谨性等特点。后来的面向对象语言SUMUL 67,1971年出现的PASCAL语言,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加以扩充而形成的。ALGOL 60是程序设计语言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程序设计语言由一种“技艺”转而成为一门科学,开拓了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领域,又为后来软件自动化的工作及软件可靠性问题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佩利的积极组织下,卡内基理工学院率先在大学生中开设程序设计课程。它的开设是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开端(此前,有关程序设计知识是作为“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予以介绍的)。这引起了计算机的最大用户ARPA出面,出资资助对计算机科学及其教育立项研究,其结果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首先在卡内基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MIT等少数几个大学建立起了计算机系和计算机研究生院,使计算机科学脱离电气工程、数学等学科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鉴于佩利在其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佩利被称为“使计算机科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奠基人”(A founding father of Computer Science as a separate discipline) 。

计算机科学家Dijkstra

1972年的图灵奖授予荷兰的计算机科学家埃德斯加·狄克斯特拉(Edsgar Wybe Dijkstra)。狄克斯特拉1930年5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48年他进莱顿大学学习数学与物理,在学习理论物理过程中,狄克斯特拉发现这个领域中许多问题都需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于是决定学习编程,并自费赴英参加了剑桥大学举办的一个程序设计班。大学毕业后,他成为阿姆斯特丹数学中心全日制的工作人员,主要做程序员工作,从此进入计算机领域,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知名专家,他后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就是“实时中断”问题。狄克斯特拉创造出许许多多的“第一”,例如,最短路径高效算法、ALGOL 60 编译器、具有多道程序设计能力的操作系统等。1968年3月,Communications of ACM 登出了狄克斯特拉的一封影响非常深远的信,在信中他根据自己编程的实际经验和大量观察,提出如下结论:一个程序的易读性和易理解性同其中所包含的无条件转移的个数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转向语句的个数愈多,程序就愈难读、难懂。因此他认为“GOTO是有害的”,并从而启发了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1972年他与另一图灵奖获得者霍尔合箸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一书,,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了这一思想,并且提出了另一著名的论断:“程序测试只能用来证明有错,决不能证明无错!”( Program testing can be used to show the presence of bugs,but never to show their absence ! )。

1974年的图灵奖授予了当时年青的唐纳徳·克努特(Donad Ervin Knuth)。克努特1938年1月10日生于威斯康辛州。他因为洋洋数百万言的多卷本《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而荣获此殊荣。该多卷本堪称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的经典巨作,有评论认为其作用与地位可与数学史上殴几里得的《几何原理》相比。

克努特从小喜欢学习和音乐,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在数学上,也很早就表现出天才。1956年进入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开思理工学院攻读物理。大学一年级结束以后的暑假,克努特在学校打工,负责把统计数字画成图表。碰巧他工作室的隔壁就是计算机房,新到了一台IBM650。当时的计算机体积都很庞大,有控制台及其上面的指示灯等,计算机工作时指示灯快速闪烁变化出不同的图案,这引起克努特极大的好奇与兴趣,他接连好几天彻夜不眠地呆在计算机房,观察它的工作,钻研使用手册,探究计算机的奥秘。一年以后,他终于改学数学,并与计算机结缘。1960年,克努特在开思理工学院毕业,同时获学士和硕士学位。之后他进入加州理工学院研究生院,1963年获博士学位。后转入斯坦福大学任教。

克努特至今进行了两大工程,第一个大工程就是《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系列,计划出七卷,第一卷《基本算法》于1968年出版,第二卷《半数字化算法》于1969年出版,第三卷《排序与搜索》于1973年出版,后面尚在写作之中。在出版过程中,克努特根据自己在校对清样时的感受,决心对排版技术进行彻底改造,因此终止了第一期工程,而开始其第二期工程。为此,克努特花费了整整九年的时间和精力,结果就是对整个西文印刷业带来了革命性变革的TEX排版软件和METAFONT字型设计软件。这两个软件为克努特赢得了ACM的另一个奖项:1986年度的软件系统奖。克努特的两大工程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一书以其内容的丰富和深刻喻为经典,有人甚至称之为“计算机的圣经”,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

1977年的图灵奖授予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和最广泛流行的元语言BNF的发明人约翰 ·巴克斯(John Warner Backus)。

巴克斯1924年12月3日生于美国费城, 青少年时代不爱学习,曾是纨绔子弟,被大学开除。1943年巴克斯参军入伍,当了一名下士。在此期间, 巴克斯不经意地显露出他的聪明和才能,受到上级赏识,陆军决定送他上学深造。这样,当他的战友们都被送往二次大战战场上去的时候,巴克斯却上了哈弗福德学院的医学院预科。但巴克斯对医学不感兴趣,因此只学了9个月的医学就离开了那里,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数学。经过这番磨练,巴克斯已经从混沌走向清醒,开始正经学习。1949年他取得学士学位。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到IBM公司的计算中心参观,在那里见到了IBM早期的SSEC计算机。尽管SSEC体积庞大,比较原始,但看到现场的环境和气氛,立刻心里一亮:这正是他要找的工作!经考核通过后,巴克斯从此开始了在IBM公司的工作并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工智能”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1969年的图灵奖授予了人称“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

明斯基1927年8月9日生于纽约市。小学和中学,他对电子学和化学表现出兴趣。高中毕业后入伍。退伍后,1946年他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物理,但他选修的课程相当广泛,从电气工程,数学,到遗传学等涉及多个学科专业,有一段时间他还在心理学系参加过课题研究。后来他放弃物理改修数学,并于1950年毕业,之后进入暜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深造。1951年他提出了关于思维如何萌发并形成的一些基本理论,并建造了一台学习机叫Snarc。Snarc 是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其目的是学习如何穿过迷宫,其组成中包括40个“代理”(agent)。他以“神经网络和脑模型问题”为题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1954年取得博士学位。1958年,明斯基从哈佛转至MIT,与其他专家一起,他们在这里共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1975年,明斯基首创了框架理论,框架理论的核心是以框架形式来表示知识。框架的顶层是固定的,表示固定的概念、对象、或事件。下层由若干槽(slot)组成,其中可填入具体值,以描述具体事物特征。利用多个有一定关联的框架组成框架系统,就可以完整而确切地把知识表示出来。框架理论一经提出,在人工智能界引起巨大反响,成为通用的知识表示方法被广泛接受和应用。明斯基还把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结合起来,开发出了世界上最早的能够模拟人活动的机器人Robot C,使机器人技术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明斯基还是虚拟现实的倡导者。

1971年的图灵奖授予了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并使之成为一个重要学科领域的斯坦福大学教授约翰·麦卡锡(John MeCarthy)。

麦卡锡1927年9月4日生于波士顿。在上初中时,他就表现出是很高的天赋。1944年进入加州理工学院后曾免修两年数学 ,当时因战争环境他要在军队中充任一个小职员,占去了部分时间,仍得以在1948年按时完成学业。然后到暜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深造,于1951年取得数学博士学位。留校两年后,他先后去斯坦福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任教。1956年夏天他发起并成功举办了成为人工智能起点的有历史意义的“达特茅斯会议”,麦卡锡是东道主,并和会议参加者一起,满怀信心地宣布“人工智能”这一崭新学科的诞生。1958年麦卡锡到MIT任职,与明斯基一起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并第一个提出了将计算机的批处理方式改造成为能同时允许数十甚至上百用户使用的分时方式(time—sharing)的建议,推动了MIT成立组织开展研究。其结果就是实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分时系统 —— 基于IBM 7094的CTSS和其后的MULTUCS。后来麦卡锡又回斯坦福并在那里组建了第二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在达特茅斯会议前后,麦卡锡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计算机下棋。下棋程序的关键之一是如何减少计算机需要考虑的棋步。经艰苦探索,麦卡锡终于发明了著名的α-β搜索法,使搜索能有效进行。在该搜索法中,麦卡锡将结点的产生与求评价函数值(或称返上值或倒推值)两者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某些子树结点根本不必产生与搜索(这谓之“修剪”—pruning或cut—off),使下棋快速搜索能有效进行。α-β搜索法至今仍是解决人工智能问题中一种常用的高效方法。1959年,麦卡锡还开发了著名的LISP语言(Lisi Processing language),成为人工智能界最广泛流行的语言,后已经证明,LISP的许多特点是解决人工智能核心问题的关键。

1975年度的图灵奖同时授予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两位教授: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和艾伦·纽厄尔(Allen Newell)。他们曾是师生,后来成为极其亲密的合作者,共事长达42年,直至纽厄尔于1992年去世。

西蒙1916年6月15日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密西根湖畔。他从小聪明好学,当入学芝加哥大学时年方17。1936年他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取得政治学学位。参加工作后广泛接触计算机并产生了浓厚兴趣。1939年,他转至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那里完成了博士论文,经他的原母校芝家哥大学进行评审答辩,被授予政治学博士学位。1949年他来到他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卡内基—梅隆大学。

纽厄尔1927年生于旧金山。二战期间,曾在海军服了两年预备役,表现出色。战后他进入斯坦福大学学习物理,1949年获得学士学位。之后他在暜林斯顿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数学,一年后辍学到RAND公司工作,和空军合作开发早期预警系统。系统需要模拟在雷达显示屏前工作的操作人员在各种情况下的反应,这导致纽厄尔对“人如何思维”这一问题发生兴趣。也正是从这个课题开始,纽厄尔和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西蒙建立起了合作关系。在合作过程中,纽厄尔所表现出的才能和创新精神深得西蒙赞赏,在西蒙的竭力推荐下,纽厄尔得以在卡内基—梅隆大学注册为研究生,并在西蒙指导下完成其博士论文,于1957年获得博士学位. 并且他还提出了“中间结局分析法”作为求解人工智能问题的一种技术。

利用这种方法,他们合作开发成功了最早的启发式程序“逻辑理论家”LT(LogicThorist)和“通用问题求解器”。LT证明了数学名著《数学原理》一书第二章52个定理中的38个定理(1963年对LT改进后可证明全部52个定理),从而也开创了机器定理证明(mechanical theorem proving)这一新的学科领域。在开发逻辑理论家的过程中,他们首次提出并成功应用了“链表”(list)作为基本的数据结构,并设计与实现了表处理语言IPL。IPL是所有表处理语言的始祖,也是最早使用递归子程序的语言。其实他们两人在人工智能中作出的最基本贡献还在于他们提出了“物理符号系统假说”PSSH (Pysical Symbol System Hypothesis),成为人工智能中影响最大的符号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而这一学说则鼓励着人们对人工智能进行伟大的探索。根据这一假说,物理符号系统也就是对一般智能行为具有充分而必要手段的系统,即任一物理符号系统如果是有智能的,则必能执行对符号的输入、输出、存储、复制、条件转移和建立符号结构这样6种操作。反之,能执行这6种操作的任何系统,也就一定能表现出智能。依此推论:人是具有智能的,因此人是一个物理符号系统;计算机是一物理符号系统,因此它必具有智能;计算机能模拟人,或者说能模拟人的大脑。

1956年夏天,西蒙和纽厄尔参加了著名的“达特茅斯会议”,他们和该会议的发起人麦卡锡和明斯基一起,被人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西蒙除和纽厄尔共获图灵奖外,还在197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80年,被天津大学聘为名誉教授,并派出一些学者在西蒙指导下进行短期记忆方面的研究。

1994年度的图灵奖又由两位人工智能专家分享,其一是声名卓著的爱徳华·费根鲍姆(Edward Albert Ffeigenbaum);另一位是后起之秀劳伊·雷迪(Raj Reddy)。

费根鲍姆1936年1月20日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生父是波兰移民。费根鲍姆1952年进入卡内基— 梅隆大学电气工程系,师从西蒙教授,并取得博士学位。之后曾去英国国立物理实验室NPL工作过一段时间,回美国后进入斯坦福大学继续其人工智能的研究。费根鲍姆的重大贡献在于:通过实验和研究,证明了实现智能行为的主要手段在于知识,在多数实际情况下是特定领域的知识,从而最早倡导了“知识工程”(Knowleadge Engineering),并使知识工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中取得实际成果最丰富、影响也最大的一个分支。知识工程的提出,使人工智能从理论走向应用,从基于推理为主的模型转向主要基于知识的模型,如果不说这是划时代的话,至少也是开创了一个新阶段。通常认为,凡是用自动机对知识进行获取、操作、和利用的工程系统读可以称为知识工程。费根鲍姆本人,作为知识工程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还和他人合作,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和多个专家系统程序。

雷迪本是印度人,1937年6月13出生于新德里附近的一个小城。雷迪1958年在印度大学毕业,取得学士学位后,去澳大利亚留学,在新南威尔士大学获硕士学位,之后再到美国深造,于196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加入美国国籍。雷迪自称是“第二代的人工智能研究者”,因为他在斯坦福大学的博士导师就是有“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麦卡锡,而另一位人工智能大师明斯基当时也在斯坦福大学。学成以后,雷迪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工作。雷迪主持过许多大型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就,例如他们开发成功的能在道路上行驶并可跨越原野的自动驾驶车辆,在计算机视觉、机器人路径规划、自动控制、障碍识别等方面都有重大技术突破;LISTEN语音识别系统,类似一个文化教员,可以“听”孩子念课文,念错了或不会念时提供帮助;以意大利诗人但丁命名的火山探测机器人项目等。雷迪还开创了一个他称之为“白领机器人学”(White-collar Robotics)的新学科领域,就是由机器人去完成白领职工的工作,诸如生产调度等功能。雷迪现任卡内基— 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

其他方面的图灵奖获得者

人们称巴克斯为“不知疲倦的发明家”。事实确实如此,进入IBM后,他就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奠定了他作为出色的程序员在公司的地位。当时的计算机还是用机器语言也就是二进制代码进行编程,存在工作效率低、难于检查和发现问题、不便于交流、软件开发费用高昂等问题。经过深思熟虑,巴克斯于1953年向IBM老板卡斯伯特·赫德提交了一分备忘录,建议设计一种接近人类语言的编程语言代替机器语言,赫德批准了巴克斯的计划。1957年4月,经过巴克斯和他的同事们的艰苦努力,FORTRAN的编译器第一次在西屋电气公司订购的704计算机上成功运行,标志着一个时代(机器语言编程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时代(高级语言编程时代)的开始。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它对其后出现的上千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都有或大或小的影响。FORTRAN的工作成果融入了ALGOL 58及随后的ALGOL 60等一系列版本。 基于开发FORTRAN的经验,巴克斯关注的重点由定义语言本身转向如何清晰地描述和表达语言这个问题上,也就是要创建一个“元语言”(meta-language)。经过不懈探索,巴克斯又提出了如今众所周知的“巴克斯范式”BNF(Backus Normal Form)。BNF由于其简洁、明了、科学而被广泛接受,成为描述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最常用的工具。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由一批大师驱动的。1978的图灵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 弗洛伊德,他是在程序正确性证明方面,提出前后断言法(pre- and post- assertion method)的创始人,并在算法、程序设计语言的逻辑定义、自动程序综合、自动程序验证、编译理论和实现等方面都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1979年的图灵奖授予了一位加拿大学者、时在IBM公司沃森研究中心工作的肯尼思·艾弗森。他是因为在开发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APL中作出开创性工作,从而为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实践作出规定卓越贡献而获此殊荣的。

1980年的图灵奖授予了英国牛津大学计算机科学家查尔斯 · 霍尔。他不仅提出了QUICKSORT、CASE,而且在程序设计语言的定义和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操作系统-----许多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由霍尔和他的同事们设计与实现的ALGOL 60 一个子集的版本 Elliott ALGOL 60,在效率、可靠性和方便性等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

在计算机的发展史上,大概没有哪个程序设计语言像C那样得到如此广泛地流行;也没有哪个操作系统像UNIX那样获得计算机厂家和用户普遍青睐和厚爱。它们对整个软件技术和软件产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C和UNIX两者都是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和肯尼斯·汤普森(Kenneth Lane Thompson)设计、开发的,因此,他们在1983年共同获得图灵奖。

1984年的图灵奖授予了瑞士学者和计算机科学家尼克劳斯·沃思(Niklaus Wirth),由于他是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PASCAL之父及结构话程序设计的首创者,他提出的著名公式“数据结构 + 算法 = 程序,广为人知。可以说,现代程序设计语言中常用的数据结构和控制结构绝大多数都是由PASCAL语言奠定基础的。在C语言问世以前,PASCAL是风靡全球、最受欢迎的语言之一。1971年沃斯发表的论文“通过逐步求精方式开发程序”(Program Development by Stepwise Refinement ),首次提出了“结构化程序设计”( structured programming) 的概念。这个概念的要点是:不要求一步就编成可执行的程序,而是分若干步进行,逐步求精。第一步编出的程序抽象度最高,第二步编出的程序抽象度有所降低…, 最后一步编出的程序即为可执行的程序。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又称为“自顶向下”或“逐步求精”法,在程序设计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成为程序开发的一个标准方法,尤其在后来发展起来的软件工程中获得广泛应用。

1991年的图灵奖授予了英国爱丁堡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罗宾·米尔纳(Robin Milner)。他的主要贡献是,首先和其他人一起提出了形式化逻辑系统的数学模型,称之为LCF (Logic for Computable Functions —“可计算函数的逻辑”)。LCF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建模工具,还可方便地验证计算机程序的正确性。米尔纳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借鉴了人工智能语言LISP的经验,在LCF的基础上,花了几年的时间,开发成功了一个更加重要的系统,即ML,也就是元语言 (metalanguage),一种用来描述、表达、与验证其他语言的语言,它比LCF具有更强推理能力。

2001年的图灵奖授予了挪威计算机科学家奥尔--约翰·戴尔( Ole--Johan Dahl) 和克利斯登 · 奈加特(Kristen Nygaard)。他们是因为在20世纪60年代开发Simula I 和Simula 67 中首先引入了类(class)、对象(object)、继承(inheritance)、和动态绑定(dynamic binding)等重要概念,为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 这一当前最流行、最重要的程序设计技术奠定了基础。当时推出的Simula 67,虽由于本身比较难学、难用而未能广泛流行,但它的影响却是巨大和深远的,20世纪70年代Xerox 公司推出了Smalltalk,80年代Bell实验室推出了C++等,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面向对象技术的热潮,至今盛行不衰,成为程序设计的主流

每年度的图灵奖都授予了那些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或计算机产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1968年的图灵奖获得者是发明纠错码的美国大数学家和信息专家理查德 · 哈明;

1973年的图灵奖获得者是美国“网状数据库之父”查尔斯·巴赫曼;

1981年的图灵奖授予了英国人,后到美国发展的有“关系数据库之父”之称的埃德加 · 科德。

1997年图灵奖的得主是美国人道格拉斯 · 恩格尔巴特,他是鼠标器的发明人和超文本研究的先驱。

值得一提的是2000年的图灵奖授予了一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华裔学者姚期智,他因是计算理论领域的卓越开拓者而荣获此殊荣。姚期智的英文名字是安德鲁·姚 ( Andrew C. Yao )。他祖籍湖北孝感,1946年12月24日出生于上海,幼年随父母去台湾。1967年在台湾大学毕业后去美国深造。他1972年在哈佛大学取得物理学博士学位,并做了一年博士后研究工作之后,选择到伊利诺依大学研究生院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于1975年获得该学位。他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教学与研究,1986年加盟普林斯顿大学至今。姚期智的主要贡献在计算机理论方面。ACM的授奖决定指出,姚期智对计算理论的贡献是根本性的,意义重大的,其中包括基于复杂性的伪随机数生成理论、密码学、通信复杂性等。姚期智是图灵奖近40年来首次授予一位华裔学者。

其他的图灵奖授予了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复杂性理论、算法设计与分析、图形学、操作系统和编译程序、软件工程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开放分类:
社会科学计算机奖项
“图灵奖”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54次
最近更新:2012-05-03
创建者:hackhawk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appledj5845 

1550911 

_哦哦_ 

西门火狐 

yadeht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