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突骑施 |
释义 | 部落名称,我国唐代时期边远部落,属于西突厥,在当时隶属于安西都护府管辖。 部落简介西突厥别部。西突厥有十姓部落﹐分为五弩失毕部﹐置五大俟斤﹔五咄陆部﹐置五大啜。突骑施贺逻施啜即五大啜之一。突骑施散居伊犁河流域。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在中亚广设羁縻都督府州,于突骑施部落设置过嗢鹿州和洁山两个都督府。 部落历史7世纪50年代初期﹐受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统属。658年﹐唐平定阿史那贺鲁后﹐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鹿都督府﹐突骑施阿利施部置絜山都督府﹐又置昆陵﹑蒙池两都护府以统之,并隶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以原领五弩失毕部之阿史那斛瑟罗为竭忠事主可汗﹑蒙池都护。斛瑟罗残暴﹐不为突厥所附。突骑施首领乌质勒本为斛瑟罗之莫贺达干(突厥官名)﹐能抚士﹐有威信﹐胡人顺附﹐由此崛起﹐置二十都督﹐各督兵七千﹐以楚河流域之碎叶城为大牙﹐伊犁河流域之弓月城(今新疆霍城西北)为小牙。辖境东邻后突厥﹐西接中亚地区的昭武九姓﹐尽有斛瑟罗故地﹐而服属于唐。699年,乌质勒遣子入朝﹐706年﹐受封为怀德郡王。708年﹐封西河郡王﹐使者未至而乌质勒死﹐子鹿都督娑葛代统其众﹐胜兵至三十万﹐唐封之为金河郡王。其将阙啜忠节与之不和﹐唐相宗楚客受忠节赂﹐支持忠节。娑葛遂袭擒忠节﹐杀唐使冯嘉宾﹐败唐安西副都护牛师奖。安西大都护郭元振以娑葛理直﹐表请赦除其罪﹐娑葛乃降。后娑葛为后突厥默啜可汗擒杀。 部落领袖突骑施部落领袖中比较著名的有两位,一个是苏禄可汗,一个是吐火仙可汗。 苏禄可汗突骑施可汗苏禄(717-738年)复有突骑施别种车鼻施啜苏禄收拾余众﹐自立为可汗﹐众至二十万(一说三十万)﹐称雄于西域﹐给予当时向中亚发展的大食人以沉重打击﹐大食人因而称之为“抵顶者”(Ab Muzim﹐意为牛或象等冲撞抵顶的庞大动物)。713年唐任命苏禄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赐号忠顺可汗。时苏禄处于唐与后突厥﹑吐蕃之间﹐对三方均保持密切关系。唐以阿史那怀道女为金河公主妻之﹐苏禄又娶于后突厥﹑吐蕃﹐三女并为可敦。后与唐安西都护杜暹有隙﹐结吐蕃兵掠安西四镇﹐围安西城﹐闻杜暹入为唐相﹐乃退去。复遣使入朝。 苏禄趁穆斯林军团的攻击所造成的混乱入侵塔里木。自692-694年起,塔里木已处于中国的保护之下。苏禄包围阿克苏城(717年),数月之内,骚扰中国的四镇:焉耆、库车、喀什和于阗。虽然他未能攻陷四镇,但他仍占领了长期以来中国在突厥斯坦的前哨基地--伊塞克湖以西的托克玛克城(碎叶城),尽管唐将阿史那献在该地打了一仗(719年)。唐朝对保住这些冒险性的要塞丧失了信心,企图以封号和爵位羁縻苏禄(722年)。726年,劫掠成性的苏禄们蹂躏了四镇。最后在736年,中国北庭(或吉木萨)都护盖嘉运在古城附大破苏禄。此后不久,大约在738年,苏禄被处木昆部的阙律啜,即莫贺达干杀害,处木昆似乎是地处巴尔喀什湖东南、游牧于葛逻禄和突骑施两部之间的一支小突厥部落。 738年﹐苏禄为其下大首领莫贺达干所杀﹐突骑施复乱﹐苏禄子吐火仙立﹐与莫贺达干相攻。娑葛之后称“黄姓”﹐苏禄之后称“黑姓”﹐更相仇杀。779年后﹐葛逻禄强盛﹐据有楚河流域﹐突骑施二姓衰微﹐遂为所役属。 吐火仙可汗738年,莫贺达干杀死苏禄可汗。都摩度拥立苏禄可汗的儿子骨啜为吐火仙可汗。739年,莫贺达干与唐将盖嘉运联合阻止了突骑施觊觎王位者、苏禄之子吐火仙的复辟。然而,所有突厥小可汗们的经历几乎都是一样的,都是力求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下重新统一西突厥。莫贺达干很快与中国决裂,742年杀唐朝派往突骑施的都督、中国化突厥人阿史那昕。然而,中国像往常一样,又获得了最终的决定权。744年,唐将夫蒙灵誓打败和杀死了莫贺达干。由于这次胜仗,中国又成了伊塞克湖地区和伊犁河流域的主人。748年,唐将王正见在伊塞克湖西北、楚河上游地区的托克玛克城(碎叶城)建一寺庙。751年,唐朝大将,即著名的高仙芝入朝,呈献被俘的另一位突骑施首领。 历史贡献突骑施的最大贡献除了作为唐朝的屏障之外,还有期独特的货币。 突骑施汗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又处于丝绸之路的中段,因此,作为经济交流中介手段的钱币,对其有着很大的重要性。突骑施汗有自己制造的铜钱。虽然突骑施汗国地处西域的西部,自古流行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的打压式圆饼无孔钱币,突骑施铜钱却与之完全不同。因为突骑施汗国自始至终是唐朝的属国,突骑施钱完全依照唐式的标准币——开元通宝,采用浇铸方法制造圆形方孔钱。早期制作的突骑施钱,甚至大小和重量也与开元通宝相同;晚期因社会混乱和经济衰退,才有轻小的异版钱出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突骑施汗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中最早制造钱币的地方政权。最早发现和收藏突骑施钱的是沙皇俄国和苏联的考古工作者和钱币学家,这些铜钱大多出土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玛克一带,而且数量较多。这与历史事实完全相符,因为该地是突骑施汗国牙帐(相当于定居民族国家的首都)所在,是其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在我国境内,外国探险家斯坦因曾经收集到突骑施钱数枚。 最早发现突骑施钱的中国学者则是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1928年,他在新疆库车收集到一枚突骑施钱,其图版和研究文字皆收集在他的著作《塔里木盆地考古记》中。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考古工作者也曾收集和发现过此币,具体数字不详。近二十年来,突骑施钱不断涌现,乌鲁木齐市古董市场的突骑施钱真品应不少于20枚。 正版突骑施大钱,青铜质,圆形方孔,外缘内孔皆有廓。钱径24mm,穿宽7mm,重5.5克左右,正面为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背面有凸起的弓形图案。发现的突骑施钱以此类大钱较多。异版突骑施中钱,青铜质,圆形方孔,外缘内孔有不很整齐的廓。钱径26mm,穿宽5mm,厚约2mm,重4.6克(含锈)。我一次即购得2枚。另在市场见过两三枚,据售钱者说发现于新疆吉木萨尔县的北庭古城。总的来说,此类钱币出土最少。 异版突骑施小钱,青铜质,钱径17—20mm,穿宽6—7mm,厚1—1.2mm,重2.2—2.6克。外缘和内穿的轮廓线较细,正面除一圈粟特字母的突厥文外,往往还夹有“Ψ”形的部落印记,背面平素无纹。此类铜币主要发现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玛克,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市的 怛逻斯古城遗址也有出土,我国新疆殊为少见。 关于突骑施钱文的释读不相统一,德国学者F.W.缪勒将钱文释读为“突骑施可汗匐莫贺”,俄国学者W.W.拉德洛夫将钱文识读为 “突骑施可汗—钱”,新疆大学的牛汝极先生则将其识读为 “突骑施可汗五(铢)钱”,前苏联学者O.N.斯米尔诺娃、英国学者G.克劳森将钱文识读为 “神圣的突骑施可汗钱” , 周延龄、任拴英将其译读为“强大的突骑施可汗之钱币”。我曾对品相很好、字迹清晰的突骑施钱的铭文作过仔细辨识,认为译读为“突骑施可汗,一文”是比较恰当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