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突击战斗训练
释义

突击战斗训练的内容是经完成和正在进行中、大队战斗训练的部队,继续完成和巩固提高大队战斗训练;歼击机部队重点进行特技、编队、航行和双、四机空战,练习战术协同和交叉转弯;轰炸机部队在完成大队基本战斗训练之后,进行团编队轰炸训练,并选择部分技术较好的飞行员进行夜间单机轰炸训练;强击机部队刚开始单飞起落的则进行突击训练,争取进入大队基本战斗训练,已完成大队基本战斗训练的,重点进行中、大队的中、低空编队、航行和对地面战术目标的轰炸训练。各部队均应加强射击、轰炸课目的训练,以及中、大队长的训练。

训练原因

空四师成立较早,最先开始了实战练习。但多数空军部队是在匆忙中突击组建的,训练进度参差不齐,技术水平很低,一些战斗需要的课目还没有飞过,尚不具备同美国空军作战的能力。为了加速这些部队的技术训练,争取在短期内达到参战水平,空军司令部于1951年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战斗训练会议。

训练内容

会议确定以3月底完成一切参战准备为目标,抓住参战必要的重点课目进行突击训练,在两个半月内达到参战水平。明确规定:已 根据上述要求,各部队制定了突击战斗训练计划,投入紧张的技术训练。第二师、第四师、第十师经过友空军短期带领,便在顾问帮助下,自行组织训练;第三师、第五师、第八师则采取专家包教,他们保学的办法,一级带一级、一套教一套地进行对口训练。为保证按时完成训练任务,各部队都抓紧时间,充分利用可飞天气组织飞行。每个飞行日,飞行员一般飞行3个小时以上,地勤人员则经常工作到深夜,以保证飞机不误出勤。这样,经过两个半月的突击训练,基本上完成了预定的训练任务。 在部队战斗技术有了初步基础之后,为适应作战任务的要求,侧重加强了战术训练。

训练要求

1951年4月8日,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及时召开了参战各师主管干部会议,根据各机种的使命、性能、数量,以及朝鲜战争的情况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任务,研究制定了以战术训练为重点的战斗训练计划。计划规定:歼击机部队进行12000米高空飞行,双、四机空战,并进行两三次空靶射击和仪表飞行;轰炸机部队进行5000米高度上的长途飞行和对地面目标实施轰炸,以及反击敌战斗截击机的活动;强击机部队进行中、大队利用导航设备的超低空长途飞行和对地面目标的集中轰炸。要求各部队在战斗训练中,注意练习迅速起飞、集合、着陆动作和编队协同动作,加强投弹和射击练习。 会后,各部队积极组织实施。在4月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完成了计划。在此期间,志愿军空军司令部组织东北地区的参战部队进行了战术演习。华东军区空军司令部组织准备参战的第二歼击师第四团和第十轰炸师第二十八团,于上海、南京地区联合进行了战术演习,练习混合编队和轰炸机在歼击机掩护下的战斗活动。

训练成效

通过演习,锻炼了机关的组织指挥和部队的战斗技能。 与此同时,空军工程部组织东北和华东军区空军工程部,对准备参战的第二、三、四、五、八、十师的机务工作战斗保障能力进行了详细检查。针对机务人员技术不熟练,缺乏战时机务维护工作经验的状况,抓紧了机务人员的技术学习和战斗演练。东北军区空军工程部首先组织第三、四、五、八各师学习发现、判断和排除故障,野战外场作业和野外修理三大技术。各部队根据战时机务维护工作特点,把装副油箱、快速装退弹、装挂炸弹、防空疏散、抢救战伤飞机,再次准备、夜间作业等,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组织机务人员进行了反复演练。经过突击学习和演练,使机务人员的外场维护和修理技术以及战斗保障能力得到了提高。各项维护工作时间,平均缩短了三分之二,大部分部队在夜间可以同白天一样地按时准备好飞机。 空地勤人员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为组织更多的部队轮番参战创造了条件。不久,大批空军部队先后开赴抗美援朝前线,同美国空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空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