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透视画 |
释义 | 透视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通常将实际物体和绘制的背景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场景。在绘画中,将所见的立体景物描绘在平面上,表现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投影等,使之更加立体真实。 简介透视画(Diorama)由法国艺术家、物理学家路易·达盖尔发明。19世纪早期,在摄影术发明人之一的路易·达盖尔的影响下,透视画成为一种高度发达和流行的艺术形式。达盖尔的透视画被放置在专门设计的建筑物中,十分有效地创造出虚幻的现实,在摄影中展示的这类透视画在博物馆中被广泛使用。同时,西洋画也是基本运用透视手法的。 详细解释“透视”是 绘画法理论术语。“透视”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透视的出现的时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由达·芬奇发现并对其进行研究,发展之后就传承下来了。 透视有三种 1. 色彩透视 2.消逝透视 3. 线透视 达芬奇总结的其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视.透视学在绘画中占很大的比重,它的基本原理是,在画者和被画物体之间假想一面玻璃,固定住眼睛的位置(用一只眼睛看),连接物体的关键点与眼睛形成视线,再相交与假想的玻璃.在玻璃上呈现的各个点的位置就是你要画的三维物体在二维平面上的点的位置.这是西方古典绘画透视学的应用方法.如《最后的晚餐》(右图所示) 中国画的透视学应用(1)多视点 中国画善于表现丰富的情节,西方绘画注重单视点(类似于摄影).中国画讲求的丰富情节用单视点是不能完成的.因此,中国画用(类似于把摄象的多镜头分割再重新组合)多视点来表现.如《清明上河图》 (2)高视高 采用微俯的视角表现,"远山即高"高山往往是画在远处的,其间再用云雾缭绕加以衔接.表现一种人比山高的心情.中国画是不采用近距离仰视来表现高山的. (2)远视距 中国画讲求"仗山尺树,寸马豆人"要求画中物体符合事物的正常比例,因此,画者必须采用远视距来表现. 毕加索的作品打破了透视学的基本规律,把一个物体的正面反面,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全都表现在一个二维的空间中.理解毕加索的画首先要抛弃透视学. 现在的画家已经开始无视一切规则,尝试打破所有的规则.但这些做法又在一个基本的哲学规则之中----打破一个旧的规则,创造新的规则. 室内透视画室内透视画画法: 1)先按室内的实际比例尺寸确定 ABCD。 2)确定视高 H.L.,一般设在 1.5m-1.7m 之间。 3)灭点 VP 及 M 点(量点)根据画面的构图任意定。 4)从 M 点引到 A-D 的尺寸格的连线,在 A-a 上的交点为进深点,作垂线。 5)利用 VP 连接墙壁天井的尺寸分割线。 6)根据平行法的原理求出透视方格,在此基础上求出室内透视。 图例:根据室内的平面、剖面,求室内透视。 作法: 1)先按室内的比例尺寸,求出室内透视格。 2)在透视方格的基础上,画出平面布置透视图。 3)在平面透视的边角点上作垂线,量出实际高度点连接完成室内透视。 2.二点透视求法 作法一: 1)按照一定比例确定墙角线 A-B,兼作量高线。 2) AB 间选定视高 H.L.,过 B 作水平的辅助线,作 G.L.用。 3)在 H.L.上确定灭点 V1、V2,画出墙边线。 4)以 V1、V2、为直径画半圆,在半圆上确定视点 E。 5)根据 E 点,分别以 V1、V2 为圆心求出 M1、M2 量点。 6)在 G.L.上,根据 AB 的尺寸画出等分。 7)M1、M2 分别与等分点连接,求出地面、墙柱等分点。 8)各等分点分别与 V1、V2 连接,求出透视图 作法二: 1)过 P 点作一水平线 P-C,并按地板格等分之。 2)连结 CD 交视平线于 M1 点。 3)从 M1 点向 P-C 各等分连线,在 PD 上的交点,为 V1 方向的地板透视点,各点 连接 V1。 4) BP 也用同理求出透视图。窗格的方法也如此。 作法三: 1)按室内实际比例画出 ABCD 边框。 2)确立视高 H.L.,灭点 V1,任意定出 M 点,V2 灭点线,由 V2 交点 b 引垂线, 求出第二灭点透视框。 3)用 M 点求出进深,找出 CD 中点 O,连接 V1,连接 E-d。 4)再依次用对角线、分割增殖法求出透视图 基本术语1,透视——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透视”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故有人解释为”透而视之“。 2,透视图——将看到的或设想的物体、人物等,依照透视规律在某和媒介物上表现出来,所得到的图叫透视图。 3,视点——人眼睛所在的地方。标识为S。(EYE POINT) 4,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HL。(HORIZOUTAL LINE) 5,视线——视点与物体任何部位的假象连线。(LINE OE SIGHT) 6,视角——视点与任意两条视线之间的夹角。(VISUAL ANGLE) 7,视域——眼睛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8,视锥——视点与无数条实现构成的圆锥体。(VISUAL CONE) 9,中视线——视锥的中心轴。又称中视点。(LINE OE VISUAL CENTER) 10,站点——观者所站的位置。又称停点。标识为G。(STANDING POINT) 11,视距——视点到心点的 垂直距离。 12,距点——将视距的长度反映在视平线上心点的左右两边所得的两个点。标识为d。(DISTANCE POINT) 13,余点——在视平线上,除心点距点外,其他的点统称余点。标识为V。(COMPLEMENT POINT) 14,天点——视平线上方消失的点。标识为T。(TOP—VANISHIUG) 15,地点——视平线下方消失的点。标识为U。(BOTTOM—VANISHIUG) 16,灭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17,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标识为M。(MEASURING POINT) 18,画面——画家或设计师用来变现物体的媒介面,一般垂直于地面平行于观者。标识为PP(PICTURE PLANE) 19,基面——景物的放置平面。一般指地面。标识为GP(GROUND PLANE) 20,画面线——画面与地面脱离后留在地面上的线。标识为PL。(PICTURE LINE) 21,原线——与画面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保持原方向,无消失。 22,变线——与画面不平行的线。在透视图中有消失。 23,视高——从视平线到基面的垂直距离。标识为h(VISUAL HIGH) 24,平面图——物体在平面上形成的痕迹。标识为N(PLAN) 25,迹点——平面图引向基面的交点。标识为TP(TRACK POINT ) 26,影灭点——正面自然光照射,阴影向后的消失点。标识为VS(VANISHING OF SHADOW) 27,光灭点——影灭点向下垂直于触影面的点。标识为VL(VANISHING OF LIGHT) 28,顶点——物体的顶端。标识为BP(BASE POINT) 29,影迹点——确定阴影长度的点。标识为SP(SHADOW POINT)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