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透光鉴 |
释义 | 作品信息作品名称: 《透光鉴》 作者:沈括 出自:《梦溪笔谈》 作品原文世有透光鉴(1),鉴背有铭文(2),凡(3)二十字,字极古,莫(4)能读。以鉴承(5)日光,则背文(6)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7)分明。人有原(8)其理,以谓(9)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10)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予观之,理诚(11)如是(12)。然余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13)一样,文画铭字无纤(14)异者,形制(15)甚古,唯此一样光透,其他鉴虽至(16)薄者皆莫能透。意(17)古人别自(18)有术(19)。 作品注解(1)鉴:镜子。 (2)铭文:刻铸在金石等器物上的文字。 (3)凡:共。 (4)莫:没有人、没有谁。 (5)承:迎着、承受。 (6)文:通“纹”,花纹。 (7)了了:明白、懂得、聪明。如“小时了了”。这里是“清清楚楚”的意思。 (8)原:推究。如《原君》、《原臣》。 (9)以谓:认为。 (10)差:读cha平声。稍微、较、尚。如“天气差暖”、“差强人意”。 (11)诚:确实。 (12)是:这样。 (13)是:判断词。 (14)纤:细小。 (15)形制:形状和构造。 (16)至:特别、十分。 (17)意:料想。 (18)别自:另外。 (19)术:方法。 (20)及:和。 (21)观:观察。 作品译文世上有透光镜,镜背面有铭文,共二十字,字体极其深奥,没人能读懂。用这个镜子承受日光,背面的花纹和二十个字就会透射在房壁上,清清楚楚。有人推究它的原理,认为是由于铸造时薄处先冷,唯独有花纹和字的地方比较厚,冷得慢,以致铜收缩得多。铭文和花纹虽然在背面,但是镜面上隐隐约约有痕迹,所以在光中显现出来。我观察了这面镜子,认为道理确实如此。可是我家有三面镜子,又见到了别人家所收藏的镜子,都是一个式样,图案铭文没有丝毫差异,形制很古老。只有这种镜子可以透光,其他的镜子虽然也有特别薄的,却都不能透光。想来古人自有特殊的制作方法。 作品赏析《透光鉴》记载了“透光镜”奇特的透光现象。透光镜是特制的铜镜,镜背面的图案花纹都是凸起的。当日光照在镜面上时,会在墙壁上出现与背面图案相似的花纹,如同日光从镜中穿透一样。 透光镜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金属加工工艺的高超水平。我国制造这种透光镜的历史相当久远。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透光镜,据专家们鉴定,是西汉中期的“连弧纹日光镜”。隋唐时代,更有了关于透光镜的文献记载。唐代初年的王度在其小说《古镜记》中描述古镜“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 沈括经过研究发现,是由于镜面与镜背相应的地方凹了下去,“隐然有迹”。现代物理学家已经证明他的推断是正确的。当金属镜体达到一定厚度时(0?5毫米左右),便有可能使镜面产生与镜背相应的曲率,镜体厚薄不同导致了曲率的不等,就会出现透光现象。 制作透光镜的工艺也是异常复杂的,沈括推测是由于铸造时冷凝快慢不同所致。这一推测也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1975年复旦大学采用淬火热处理法,使铜镜产生透光效应,揭开了这一千古奥秘。 作者简介沈括(1031—1095),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北宋天圣九年,出生于一个下层官吏的家庭,家境并不富裕,沈括常自谓“出自寒门”。母徐氏,是苏州吴县人,知书达礼,谙通文墨;父沈周,为官清正,不主张严刑苛法,到泉州任职时,沈括随往。 沈括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政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兹举其要点:公元1070(熙宁三年),参加了王安石变法,并且是改革派的中坚人物;公元1075(熙宁八年),出使辽国,“正驳斥辽国无理争地要求,维护了宋室主权;继而镇守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武备,设防边睡,有效地抵御西夏。沈括一向重视兴修水利、监制兵器、管理财政等,希望促进国家强盛。沈括在从政的同时,一生重视科学研究和科学发明的记载。所进行的科研,堪称广博,诸如观测天象,绘制浑仪景表,补修《奉元历》;在数学方面,创立“隙积术”和“会圆术”;在物理学方面,发现地磁偏角的存在,早于欧洲400多年,对共振规律也有研究;在地质学方面,从岩石生物遗迹中推论出冲积平原的形成,提出石油的命名。此外,钻研药用植物与医术。沈括平生著述颇多,著名的传世之作有《梦溪笔谈》、《长兴集》、《苏沈良方》等。在《资治通鉴长编》中,尚有一部分他所撰写的《乙卯入国奏请》、《入国别录》等资政史料。 公元1082(元丰五年),因徐禧失陷永乐城,沈括连累受贬,居润州,筑梦溪园(今镇江东郊),潜心著述,至绍圣元年复官爵,公元1095辞世,终年65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