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头花杯苋 |
释义 | 麻牛膝(头花杯苋)别名金河牛膝,与川牛膝相似,主要区别点是:本种的叶多呈广卵形、倒卵形,亦有椭圆形者。花球团近单生,或仅中央顶生者有数个作短穗状排列,花干后呈暗褐色;退化雄蕊长0.6~1mm,先端深裂或近流苏状。根较短小,稍扭曲,外皮灰褐色,内部色微带棕红。味苦涩,略具麻味。中医临床经验认为麻牛膝的性味与川牛膝不同,不宜作川牛膝药用。 摘要植物形态头花杯苋(麻牛膝)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粗壮,灰褐色或棕红色,根条圆锥状,少扭曲。茎直立,近四棱形,具分枝,茎及枝皆疏生灰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5mm,有开展的长柔毛;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4cm,宽3-7cm,先端尾尖,尾部长5-15mm,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长柔毛,且具缘毛。花球团近单生,或仅中央顶生者有数个作短穗状排列,苞片长3-4mm,光亮,无毛,干时褐紫色,先端渐尖,中脉在背面成龙骨状;花丛生于苞片腋部,有两性花数朵及不育花1-2朵;两性花长4mm;两性花花被片披针形,长3-4mm,暗紫色,先端渐尖,仅外面基部有长柔毛;不育花花被片披针状钻形,长3mm,麦秆黄色,坚硬,先端成钩状;雄蕊花丝长3mm,基部疏生长柔毛,较退化雄蕊为短;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6-1mm,为子房高度之半或2/3,为果期花丝长度的1/4,先端深裂,裂片4-8,常呈撕裂状或近流苏状,时有分枝,间或两侧细裂作缘毛状;子房基部有长柔毛。胞果长圆状卵形,长3mm,灰黄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2mm,光亮,带红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科属分类种 名 : 头花杯苋 / Cyathula capitata Moq. 科 名: 苋科 / Eupomatiaceae中药/俗名: 麻牛漆 / 麻牛膝,川牛膝 性状描述: 草本,高0.8m,果淡黄色 生境描述: 山坡针阔混交林下水沟边或荫湿处 分 布: 滇中-滇西北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目中文名:中央种子目 科编号:24 科中文名:苋科 科拉丁名:Amaranthaceae 属中文名:杯苋属 属拉丁名:Cyathula 种中文名:头花杯苋 种拉丁名:Cyathula capitata Moq. 其它属名:麻牛膝、白牛膝(云南) 生境:山坡杂木林下 海拨低限:1700 海拨高限:2300 是否中国特有:否 是否引种栽培:非人工引种栽培 国外分布:越南;印度 国内分布:四川;云南;西藏 医学用途药用功效: 祛风除湿,祛瘀通经,强壮筋骨,用于风湿筋骨痛,闭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 药用部位: 根 药用成份: 根含苋菜甾酮A,B(amarasterone A.B)头花杯苋甾酮(capitastesone)后甾酮(poststorone)前杯苋甾酮(precyasterone)羟基杯苋甾酮(sergostesone)杯苋甾酮(cyasterone),异杯苋甾酮(isocyasterone)5-表杯苋甾酮(5-epicyasterone) 模式标本: 000520 苋科 双子叶植物,约65属,850种,广布于热带和温带地区,我国有13属,39种,南北均产之,有些供蔬食,有些人药,有些供观赏。 牛膝属 钝叶土牛膝;褐叶土牛膝;红柳叶牛膝;红叶牛膝;柳叶牛膝;叶牛膝;牛膝;少毛牛膝;土牛膝;小叶牛膝;银毛土牛膝 白花苋属 白花苋;海南白花苋;少毛白花苋 砂苋属 砂苋 莲子草属 刺花莲子草;锦绣苋;莲子草;喜旱莲子草 苋属 凹头苋;白苋;北美苋;刺苋;短苞反枝苋;繁穗苋;反枝苋;绿穗苋;千穗谷;尾穗苋;细枝苋;苋;雁来红;腋花苋;皱果苋 青葙属 凤尾鸡冠花;海南青葙;鸡冠花;青葙;台湾青葙 浆果苋属 白浆果苋;浆果苋 杯苋属 杯苋;杯苋属;川牛膝;绒毛杯苋;头花杯苋 千日红属 千日红;千日红属;银花苋 血苋属 血苋 安旱苋属 安旱苋 拟林苋属 拟林苋 林地苋属 林地苋 针叶苋属 针叶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