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家庄村
释义

石家庄村地处县城,津一路西,津二路东滨港路南至利三路。石家庄村现有文化大院一处,内设办公室,计生服务活动室、党员活动室、篮球场、健身活动场、综合活动室。

山东省青岛市同和街道石家庄村

村庄由来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石明清由四川省迁此定居,繁衍村落,取名石家庄,虽后石姓渐绝,仍沿原名。

政区人口

位于街道驻地西部,2005年耕地面积473亩, 65户,223人。优势产业

养蚕业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全村养蚕业一项,年收入20万左右,建筑业年收入10万元以上。

社会事业

2005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户户通自来水,全村70%的户用上有线电视,固定电话49部,村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8%,绿化和美化了本村街道,栽植柿子树200余棵,现已果实累累。

山西省汾阳市栗家庄乡石家庄村

石家庄村,位于汾阳市区西南方8里。清属巩固里,今属栗家庄乡。

村名源于最早只有十户人家,因“十”与“石”谐音,后改称石家庄。村四周均为河槽,宽处近百米。故有“四水围村”之说。旧时,河槽边遍植绿柳,清澈之水于树间淙淙流淌。绿荫围村,翠鸟蹄鸣,村舍隐约其中,如诗如画。当地人们口语称为“沙庄”。

河北省石家庄市石家庄村

简介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鹿泉市铜冶镇金河旁的将台湾文化遗址,是全市境内目前发现最早距市区最近的,靠山地区的新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新乐古代遗址“伏羲台”证明了6000多年前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曾经活动于此地;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

历史

两汉时期,石家庄西部的太行山区一直是制造兵器、铠甲、金属钱币和生产工具的重要冶金基地之一,“冶河”,“铜冶(南铜冶村、北铜冶村、西铜冶村)”皆因此而得名;汉唐时期是中国佛教、道教复兴并走向鼎盛的时期,恒、赵二州的宗教文化在中国宗教史上也留下了绚丽篇章。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石家庄隋唐文化中最为光辉的历史成就是赵州安济桥,它是世界公认的大型敞肩式石拱桥的鼻祖,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被联合国确认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隋唐时期石家庄籍的文化名人有魏征和李吉甫;北宋时期,富弼、韩琦、欧阳修、沈括、苏轼等名宦贤宦先后奉使河北,都在真定府(今正定)留下足迹,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繁荣。

金元时期石家庄建筑艺术成就的代表作是井陉苍岩山福庆寺桥楼殿,桥与殿浑然一体,凌空飞架于千丈深涧之间,状如飞虹,设计形式奇巧,建筑雄伟险峻,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和美学造诣。在艺术创作领域,著名的有上京毗卢寺壁画。这些壁画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古代壁画的传统技法,在构图、线描、用色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此时的自然科学成果也非常丰硕。在封龙山上,著名数学家、学者李冶在数学天元学术方面的研究,其辉煌成果对中国的初等代数起到了奠基作用,标志着13世纪世界数学的最高成就。

20世纪初期,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和正太铁路(今石太铁路)相继修建,并在此交汇,石家庄就是伴随着铁路的兴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25年,这座城市始称石家庄市(后曾改名为石门市)。

如今的石家庄市区内,高楼林立,街道宽阔,“民心河”像玉带一样环城绕市,沿河20多个公园,像朵朵鲜花把这座城市装点的无比美丽。

山东省安丘市凌河镇石家庄村

地理位置

石家庄村位于旅游城市安丘市西南16公里的凌河镇的一个村庄,坐落在汶河南岸。

简介

20世纪70年代初,安丘石家庄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代表”,开始挖掘当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建起了民俗博物馆、婚俗院等,在全国首开民俗旅游之先河,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央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多次播出民俗专题片《过大年》、《喜歌》等就是在此拍摄。

安丘市石家庄村全村260户,以开办民俗旅游而闻名。旅游者在这里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随农家俗。主人和客人一起包水饺、煮面条、剪窗花、绣荷包、摘瓜果、喂鸡兔、骑毛驴、坐马车、荡秋千、放风筝,一起享受“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生活。

村内有一处反映鲁中民俗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0平方米。博物馆为鲁中典型农家四合套院,腰装尖基,青瓦粉墙,茅草覆顶,黑漆门窗,花格窗棂。整个博物馆布置为一厅一院六室,即民间礼仪厅、婚俗院、民间工艺室、民 间文娱室、农事用具室、农家生活室、农家纺织室,村塾学堂室。

布局构造

博物馆座北朝南,正房为民间礼仪厅,集中展示农家节礼、礼俗和祝寿。礼仪厅一分为三:中堂张灯结彩,北壁正中供财神像,左、右壁分别挂着“福禄寿三星图”和“天官赐福图”。堂内摆着八仙桌和条几,上面放着除夕时躬迎百神的模具、供品、烟花爆竹等,展现的是农家除夕的景象。左上房迎面挂“虎溪三笑图”、“百寿图”、“警子篇”,北墙上悬着“八仙庆寿帐”,南窗下放罗汉床,一派祝寿气氛。右上房挂“二十四孝图”、“朱子家训”、“治家格言”、“李氏家堂画轴”等,反映的是传统家祭、家教的内容。

东挂屋为民间工艺室,布置有剪纸、泥塑、刺绣、年画、风筝、布玩具、香荷等民间工艺品。

西挂屋为民间文娱室,室内陈列看龙灯、舞狮、高跷、旱船和叠罗汉等道具及各种民间乐器。室内还有一个民间戏台模型,再现了农村野台子戏的情趣。

设在东厢房的农事用具室展出了锄、镰、锨、镢、犁、耧、耙具、筐篓、扁担、辘轳、木制独轮车等实物。一幅大型《四季生产图》,描绘了当地农民耕耘、播种、施肥、收割的生动场面。

西厢房为农家生活室,其中火炕、锅灶、碗、瓢、盆、勺、壶、缸囤、炉、炊帚、帚把、斗、升、秤等生活用具品类齐全;室内一桌“招待席”,再现了宾主盘坐火炕,畅叙情怀的情景。

农家纺织室设在东南屋,陈列有纺车、织机和其他纺织工具以及织成的土布。年老的工匠在织布机前操作织布,娴熟的技艺引起参观者的赞叹。

西南屋是村塾学堂室。孔子的画像挂在正壁,两边挂当地文人的字画,书柜、案头上放着木版线装启蒙教科书。门上对联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恒作舟”。

后院木架棚里有石碾、石磨、马车和花轿,游人可动手操作。

婚俗院中分三室,室内设桌、椅、方杌、炕几、梳妆用具和装饰品。正中是洞房,游人中的夫妇可在这里披红戴花,在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中举行一次有农家特色的婚礼。

游客评价

法国中国友好协会八大文化馆馆长德博参观以后,在题词中称赞这是“一座漂漂亮亮的民俗博物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