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阿溢灿 |
释义 | 阿溢灿源于纳西语,是丽江古城最早的村之一。在丽江古城从东大街向南转到密士巷附近有一个泉水井名为“溢灿”,这里古称“阿溢灿”,意思是“驻扎过军队的地方”,据说是因元朝的军队在此安营扎寨而 得名(“阿溢”意为“阿营”,“灿”意为“村”)。该井水甘甜可口,且一年四季总是满满的。当地人说这是因为它有东巴教中权威最高的“ 术”神灵护佑。井水甘冽纯甜,据说还有养颜益寿的功效,在井旁为了方便行人喝水放置了杯碗,由此也可以看出丽江的民风淳朴。 在过去,古城里有乡规民约,晚上十点前后到第二天早上十点前后,是居民到河里打饮用水的时间,任何人不得在河里浣洗或扔垃圾。如果过了这段时间还要打饮用水,就要到散步在古城中的泉水井、三叠泉里去打,这就保证了古城居民的生活用水。每逢年节,在各水源点上要燃香敬神,称为“买水”。水源地常常可以见到张榜公布 的“护井公约”。 从古至今,古城居民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文明用水方式,如在取水时间上规定:当晚10点后至次日早上10点前是取饮用水的时间,任何人都会自觉 的遵守,不在这一时段在溪流中洗衣物。在造井方式上创造了“三眼井”,上池饮用、中池洗菜,下池洗衣的合理利用充分显示出纳西人保护 水源,科学利用的聪明才智。 另外,纳西女人被称之为“阿溢灿美”(纳西语),男人被称之为“阿溢灿若”。 阿溢灿古井的传说阿溢灿古水井,位于大石桥以北的玉水中河之旁三十步之遥。井水清纯凉爽,甘美可口,可谓天然“饮料”,是丽江古城人们饮用的主要 水井之一。 阿溢灿古井与丽江古城的诸多的水井别具特色之处,在于它有自然天成的石“盖板”,使井水不受路旁尘埃的污染,不受烈日的暴晒,使 那水更凉荫荫,清悠悠,让你喝上一口,甜润心脾,顿觉浑身舒坦。那天然的石盖板上有一个碗口大的椭圆形的洞孔,如同明亮的井眼睁大眸 子,凝视着高原湛蓝的天空、洁絮般 的云朵…… 传说那井“眼”不是天生的,是住在井旁的杨家修凿的“天眼”。 住在阿溢灿古井旁的杨家是从大理迁来的,原籍在南京,是从事密宗教及建筑彩画的世家。后来,来到丽江这块灵秀宝地,安居在井旁的 二层藏经楼房里,进行传教和建筑彩画的营生。每天比谁家都方便地饮用着那口清凉的井水,日子倒也过得自在和充实。不过,在大理落脚了 十代,子孙极其昌盛的杨家,到了洁白无瑕的玉龙大雪山下的丽江大砚(研)古城里,被那木土司时代就因坐落在其衙署所在地(蒙当,即下 面的场地)的右(溢)边村子—阿溢灿之后,接连数代,单传了又单传,几乎断了继承家业的根儿,祭祖烧香的种儿。不仅这样,几乎个个患 有眼疾—耳聪而眼拙—聪而不明。 杨家怎能不心焦,怎能不愁断衷肠?他家是珍藏密宗经卷、怀揣星相图的传教人,自然疑这疑那,把住宅的左右风水看了个遍,猜测着各 种原因。 也许是家旁那口井的缘故,杨家想。传说那口井是万咸燕大破丽江龙脉时,在阿溢灿开挖的三口井之要井,井水满而外溢,不用说是个龙 眼,可上面有石块遮盖着,怎见天日?这井地势低下,没人修井,没有排流井水的沟儿,雨天路烂泥泞,泥土俱下,清水成了混水,而且一不 小心,挑水人多有滑脚啃泥伤腰杆什么的…… 这井得好好修整修整。杨家不声不响修了井,在井下方开了条排 水沟,还在盖井石上有意凿了一个洞,让龙眼看见天空,看见太阳。碰巧 的是,做了这番对古城人饮用水大有好处的“义务工”之后,杨家子孙如同灿烂星星又兴旺起来,并且个个耳聪明目,后来还出了举人、拔贡 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