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释义

简介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中国周代至汉代的采铜和冶铜遗址,位于湖北黄石大冶市城区西南约4km,面积2平方千米。1973年起发掘,1982年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铜绿山开建古铜矿遗址博物馆。1994年,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6年12月,其因故被从候选了1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撤了下来。2010年8月19日,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修缮一新,重新开馆。

具体介绍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迄今为止我国保存最完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古铜矿遗址,其中包括铜绿山、大岩阴山、小岩阴山等,发掘考证确认古采冶遗址范围2000平方米。

1973年—1979年,陆续发掘、清理出7个露天采场和18个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的地下开采区,有竖井(包括斜井、盲井)199座,大小平巷177条,井巷总长8000余米,老窿采空区达70多万立方米;古冶炼场50余处,古炼铜炉数十座(其中春秋时期的8座,战国时期的6座,宋代的17座),古代炼铜炉渣的分布面积约14万平方米,有50—60万吨。经推算,前后共产铜8—12万吨,采挖出的矿石不少于150万吨。

铜绿山里有前后两个时期的采铜和冶铜遗址,前期属春秋时期或稍早,后期属战国至汉代。铜绿山蕴藏有丰富的铜铁矿床,古矿井主要集中在大理岩与火成岩的接触带上。这里氧化富集带中矿石的含铜品位可达5%~8%,主要有孔雀石、赤铜矿、自然铜等。古代工匠为掘取铜矿石,开凿竖井、平巷与盲井等,并用木质框架支护,采用了提升、通风、排水等技术。春秋时期的井巷较小,木质方形框架的长宽均为60厘米左右;战国时期井巷增大,框架直径达110~130厘米,并使用辘轳提升矿石及汲出地下水。采掘工具有斧、凿、锄、钻等,春秋矿井中只出土青铜工具,战国矿井中多为铁工具。此外还有木锹、竹筐、藤篓、绳索、木钩、木槽、桶、勺等器具。经清理的春秋时期冶铜炉,由炉基、炉缸、炉身3部分组成。炉基下有风沟,冶炼时可确保炉缸的温度。炉缸设有放铜、排渣的金门。炉身有鼓风口。炼炉附近有工棚遗迹和碎石用的石砧、石球,加工过的矿石及陶片、铜块等。经模拟实验证明,这种竖炉可以连续加料、连续排渣、间断放铜,性能好、炉龄长、操作简便,每炉日产铜不低于300千克。古炉渣总量超过40万吨。经化验,炉渣的酸度适宜,含铜量仅0.7%,说明东周时期的冶铜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过去的遗憾与未来的展望

震惊世界

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建国以来最为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第九大奇迹”,是我国继半坡遗址、秦始皇兵马俑遗址之后的中国第三座历史遗址博物馆。

1974年春,考古部门在铜绿山发掘出一个面积达2平方公里的地下迷宫,出土了一批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炼铜竖炉和开采工具。经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论证认定,这一古铜矿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最久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活化石。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界。英国、德国、日本、瑞典、澳大利亚等国的考古学者蜂拥而至,赞叹不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古迹!可与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1982年,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被列为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84年,铜绿山开建古铜矿遗址博物馆。1991年,国务院下文“划定红线”,要求古铜矿遗址负185米以上及周边80亩范围内的矿产资源不予开采。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2001年,该遗址被列入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

遭受严重破坏

然而铜绿山并未因此而走向全国和世界。这块稀世瑰宝,还来不及发出耀眼的光芒,就蒙上了厚厚的灰尘。由于长期不合理开采和乱采滥挖,遗址所在的铜绿山地质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2006年8月,这一国宝级活化石,突然出现了错位、下沉和开裂的险情,遗址面临滑坡、垮塌的危险。紧邻遗址的三号公路也出现了大面积塌陷。2006年12月,大冶铜绿山古矿冶遗址从候选了10年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清单中撤了下来。2007年6月,因各种因素影响,古铜矿遗址博物馆闭馆。

重获新生

在湖北省、黄石市联合请求下,由大冶市国土资源局申报,经国土资源部、财政部批复,2009年12月,铜绿山铜铁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六大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工程之一,其规模全国排名第二、湖北省排名第一。该项目获得了国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的大力支持,预算总投资2.57亿元,计划从2010年元月至2012年底分三期完工。

2010年8月19日,真实再现3000年前采冶状况并且被外界称赞可与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的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修缮一新,重新开馆,并且迎来首批千余名游客。

阔别3年多的这个博物馆首次和游人见面,触屏式讲解机、手动感应电子书、幻影成像3D动画等,“声、电、光”的现代科技运用,对祖先们采矿的情景还原更加真实,同时使游客参与性更强,为节日的黄石增添了又一抹亮色。

下一步,一个占地面积达3平方公里的古矿冶遗址公园将会全面展现矿冶文明。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核心区周边,将陆续建设民俗文化村、矿山遗址公园等配套景点,用发掘出土的冶炼炉、冶炼炉渣等实物来“还原”古代冶铜的过程,以此诠释古铜矿遗址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大冶也将以遗址为中心,全力把铜绿山打造成5A级景区。 3年内,大冶古矿冶遗址将再次冲击‘世遗’。

将启动第二轮考古发掘

2011年6月16日,从黄石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获悉,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有望在今年启动第二轮考古发掘,一些谜团有望揭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首轮考古发掘,于1973年至1979年进行,出土了铜斧、铜锛、木铲、木槌、木辘轳、船形木斗等重要文物。湖北省省文物局拟于2011年至2015年,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展开第二轮考古发掘,目前,此计划已获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8: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