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铜贝 |
释义 | 铜贝是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朝后期,为了取代贝币而铸造的金属货币。目前是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硬币。年代最早的出土于1953年,河南安阳大司空村的商代墓地中。当时被称为无文铜贝。 简介铜贝: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 贝币———是中国最早的货币,是钱币的始祖。它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祖先生活物资的交换和流通。 距今三千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为最原始的金属货币。至西周晚期除贝币外还流通.是中国最早的货币,是钱币的始祖。它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中国古人生活物资的交换和流通。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不断的增加,交易范围不断的扩大,人们对贝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产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不断的增加,交易范围不断的扩大,人们对贝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货贝产地遥远南海 ,中国北方及中原地区因不易获得数量众多的南方海贝,只有通过贸易交换和贡赋等渠道才能传到内地。所以出现了真贝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时,我们的祖先开始寻找各种代用品,就以其他材料仿制贝形货币的方法,如陶、石、骨、玉等。到商代晚期,随着青铜冶炼技术逐步成熟,又出现了用青铜铸造成仿铜贝。其铜仿贝的发明是中国金属铸币的开始,其贝面凸起,还模铸一道贝齿。由于没有文字,古钱学家称为“无文铜贝”。 到春秋战国时北方地区的金属贝还有“金贝”、“银贝”、“鎏金铜贝”等,“仿铜贝”的出现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把我国货币发展历程大大地往前推进了一步,并以其大小、重量、价值比较统一,而且能够大量的就地铸造等优点,与其他“货贝”和“仿贝”无法相比的优势进入了流通领域。 特征最初的铜贝摹仿原始贝币形态,人们可以控制它的大小、重量、造型,因而具有天然贝钱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铜贝的出现,开启了金属铸币的先河。战国时期,人们更加关注货币的可识别性和便利性,于是产生出体积规整,质量衡定并铸有铭文的铜贝。这种铜贝除形制仿照磨去背面的海贝外,面部铸有阴文,陶、金、行、君等数种,以“〓”字为最多,即如图示,因其逼肖人面,故俗称“鬼脸钱”,亦曰“蚁鼻钱”。战国时期,鬼脸钱以楚国数量居多。铜贝的市场价值不高,殷周时期的铜贝估价约人民币45元,战国时期蚁鼻钱由人民币3元至80元不等。 地位在西方,公元前七世纪,有个里底亚王国首都萨德斯发行一种呈椭圆形,像颗蚕豆一样的“白金”铸币,被认为是金属铸币的开始。其实非也 我国商代铜贝的出现,要比里底亚人的铸币早上几个世纪。因此,把商代铜贝称之为人类最早的金属铸币,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它为人类货币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