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同心圆学说
释义

同心圆学说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环绕市中心呈同心圆带向外扩展的结构模式。为城市地域结构的基本理论之一。1925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E.Park)与伯吉斯(E.W.Burges)等通过对美国芝加哥市的调查,总结出城市人口流动对城市功能地域分异的5种作用力:向心、专业化、分离、离心、向心性离心。它们在各功能地带间不断交叉变动,使城市地域形成了由内向外发展的同心圆式结构体系。其结构模式是:①中心商业区。是商业、文化和其他主要社会活动的集中点,城市交通运输网的中心;②过渡带。最初是富人居住区,以后因商业、工业等经济活动的不断进入,环境质量下降,逐步成为贫民集中、犯罪率高的地方;③工人居住区。其居民大多来自过渡带的第二代移民,他们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有了提高;④高级住宅区。以独户住宅、高级公寓和上等旅馆为主,居住中产阶级、白领工人、职员和小商人等;⑤通勤居民区。是沿高速交通线路发展起来的,大多数人使用通勤月票,每天往返市区;上层和中上层社会的郊外住宅也位于该区,并有一些小型卫星城。这个简单模型说明了城市土地市场的价值区分带:越近闹市区,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越高;越向外,土地利用越差,租金越低。该学说的可取之处为:在方法上采用动态变化人手分析城市;在宏观效果上,同心圆模式基本符合一元结构城市的特点。但由于仅考虑芝加哥一市的特点,划带过多,过于规则,且未估计到城市交通的作用。

在口腔修复学中, Gysi(1908)提出同心圆关系学说:三点接触是前伸平衡咬合的理论根据,要求髁导、牙尖平衡斜面和切导分别为同心圆的一段截弧,或髁导、牙尖平衡斜面和切导的法线都能交于一点R(旋转中心或运动中心),也就是同心圆的圆心。有关平衡的学说至今仍在排牙和选磨时有参考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2: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