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同济医院
释义

同济医院可以指以下两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原上海德文医学堂→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同济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医院,其前身同济医院由德国医生宝隆1900年创建于上海,于1955年由上海迁至武汉。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前身是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1991年建成开诊。2000年4月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原上海铁道大学(本部)成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附属甘泉医院改名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注册商标,任何其它单位和个人无权使用“同济医院”这个商标。

医院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为1907年创建的上海德文医学堂,于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51年由上海迁至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定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同年同济医院由上海迁至武汉,1985年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5月,同济医科大学与原华中理工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随即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同济医院1900年由德国医师埃里希·宝隆创建于上海。经过110年的建设与发展,如今已成为学科门类齐全、英才名医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方法科学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创新型现代化医院,其综合实力跃升为国内医院前列。

医院历史

1900年,由德籍医师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在上海创建一所医院,定名上海同济医院。“同济”二字寓意“同舟共济”和“Deutach(德国的)”谐音。起初开设病床约20张,每天门诊额约数十人。

1907年,宝隆开设德文医学堂,命名为“上海德文医学堂”, 1908年更名为“上海同济德文医学堂”。学堂学制为8年,包括德文科3年、医预科2年、医正科(亦称医后期)3年。医正科教员参加同济医院的临床工作,医正科学生上课和实习均在同济医院内。

1909年,宝隆医师因病逝世,为了纪念宝隆创办医院和医学堂的功绩,将同济医院改名为“宝隆医院”。由福沙伯博士接任同济德文医学堂总监督兼总理和宝隆医院院长职务。

1911年,宝隆医院购置西式楼房一栋作为病房和医正科学生宿舍。1912年,建造德式楼房一栋,作为医正科教学和试验之用。1927年,宝隆医院已建成A、B、C、D、E四面合围的5座楼房。

1930年,医院设病床约300张,拥有医、护、技人员138人,日门诊量近300人次。

1936年,宝隆医院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办护士学校,为半工半读形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医后期师生撤离宝隆医院随学校由沪西迁。9月,医学院抵浙江金华复课,而德籍教授柏德此时辞去医学院院长职务,返回上海继续担任宝隆医院院长和外科主任。11月,迁至江西赣州、吉安时,绝大多数德籍教授都取道香港返回上海。此时,柏德与上海德国药理研究所所长欧特在石门一路82号筹办德国医学院,宝隆医院作为德国医学院的教学医院。

1938年7月,迁往广西贺县八步镇,同年又迁往云南昆明。其间先后建立红十字会临时伤员医院、中国红十字会第十三救护院、南京军医署第五重伤医院、中国红十字会第一重伤医院等,坚持办院、办学。

1940年初,到达四川宜宾,医后期安排在宜宾女学街县立女中,附属医院住院部在西郊花园,门诊部设在宜宾女学街前都司衙门。在此期间共培养毕业生189人。

1945年5月,德国战败投降。6月,日军占用宝隆医院,改为日本陆军医院。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医院设备被日军洗劫一空。

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宝隆医院被国民党军统局中美合作所抢先接收,改名“中美医院”。1946年6月,同济大学迁回上海,“中美医院”归属同济大学医学院。

1947年1月,医后期学生参加了上海市声援北京学生反对美军暴行的抗暴斗争,五月又投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学生运动。

1948年1月29日,同济大学学生不堪忍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发生了声震全国的“同济1·29”学生运动。同济职工积极参与救护受伤同学,以实际行动支援了“1·29”学运。

1949年6月,上海市军管会接管同济大学的同时接管医院。

1949年8月,医院派邵丙扬医师深入到太仓、南翔、嘉定等地疫区解放军驻地进行普查,历时三个月。

1950年1月3日至4月3日,医院组成血防大队第二中队,共计262人,负责治疗驻太仓的解放军。

1950年2月,政务院作出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武汉的决定。4月22日向全体师生员工传达中央的决定。5月23日同济大学医学院暨中美医院组成代表团赴汉实地考察。

1951年2月3日,医院组成113人的上海市抗美援朝第一医疗手术大队到达长春军医大学开展医疗、教学的同时帮助建立规章制度,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同年8月8日,医院又组成第二批医疗手术队奔赴长春。

1951年5月,恢复初创时的原名――同济医院。

1951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教育部批复“同济大学医学院迁往汉口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改称“中南同济医学院”。包括附属同济医院均划归中南卫生部领导。

1953年5月,新院正式施工,1955年5月竣工。5月15日,在医院大厅举行开幕典礼,院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同年8月,中南同济医学院改名为“武汉医学院”, 医院相应改名为“武汉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958年,外科抢救成德保,内科抢救汪帮明等均曾轰动全省。

1964年,医院率先开展了“减轻病人痛苦,减少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的“两减一保”活动,得到湖北省委的肯定和赞扬。

1978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路线指引下,医院开始拨乱反正,恢复各项医疗制度和秩序,逐步对医院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了改革。

1979年,按照中央卫生部、财政部、国家医药总局关于药品管理改革的精神,对药品进行了“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销实耗”改革,取消病区小药房,实行统一划价,集中摆药,做到病人药费日清月结。

1982年,开始实施门诊业余服务,开展周日业余门诊、专家挂牌门诊等改革,后勤部门实行小型工程单项承包。

1984年,医院推行干部聘任制、任期制。

1985年5月,医院恢复“同济医院”院名,同年7月,医院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1989年,按照国务院的文件精神,开始实施技术经济责任承包,对医疗业务部门实行定任务、定质量、超额提成。

1991年,确立争创“三甲医院”的目标。1992年12月,通过了湖北省医院评审委员会的评审验收。1993年,被正式批准为国家三级甲等医院。

1996年11月,国务院纠风办、中宣部和卫生部把医院列入全国十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之一。

1997年5月,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创建全国百佳医院活动,1999年,医院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

1997年,医院试行成本核算管理改革。1998年在临床、医技科室全面推开。1999年,对后勤生产部门逐步开始实行成本核算管理改革。

2000年1月,经过精心准备,科主任负责制正式实施。同时在中级以下医、护、技人员中开始实行末位淘汰制。

2000年5月,国家教育部发文,同济医科大学与华中理工大学、武汉城建学院等学校联合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2001年5月,医院首度召开财经工作会议,提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建立完善、高效、有序的医院经济运行机制的目标。

2004年,提出建设“学习型医院”,推行“人人岗位责任制”。

2005年,按照卫生部的部署,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

2008年,提出建设“两型医院”,即医疗资源节约型和人文环境友好型医院。

医院规模

同济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培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学院挂靠该医院)。 医院现有病床2500张、52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其中国家重点学科8个,器官移植研究所、呼吸内科实验室是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康复医学科被WHO指定为培训和研究中心,同时,医院还是亚洲国际急救中心成员单位。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型磁共振装置、X刀装置、16排螺旋CT、1250mAx光机等一大批现代化诊疗设备。就医环境优美,住院病房均装备有中心吸引、中心供氧、中心呼叫、中央空调等系统,新门诊大楼顶层设有直升机专用停机坪,空中急救病人可在3分钟内从停机坪到达急诊中心。

同济医院的医疗定位:打造一个中心:国家中部地区医疗保健中心;创建三个基地:急危重症救治基地、手术治疗基地、高知高干医疗保健基地;发挥四个作用:中心作用、示范作用、指导作用和辐射作用。

百年同济,名医荟萃

4500多名职工中,博士生导师18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92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名、教育部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0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9名,特聘9名两院院士为同济医院教授,一大批专家、教授享誉海内外。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

同济医院治学严谨在国内独树一帜,这里孕育了9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培育了3位共和国卫生部部长和副部长;哺育了无数中国医学界栋梁之才。当代医圣裘法祖院士是他们当中的杰出代表,其“裘氏风范”被称誉为医学史上不朽的丰碑。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在抢救危重病人和诊治疑难杂症方面成绩卓著。近50年来,一直担负着来汉中央领导、外国元首以及外宾、华侨的医疗保健任务,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高度赞扬。

医院成果

医院承担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系、儿科系、影像、康复、法医等10多个专业的教学任务,接受美、德、法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进修生、实习生,并且接受WHO派遣的高级医学人才的培训。完成和正在进行中的科研课题451项。其中,国家“973”课题3项,“863”计划6项,国家五年计划攻关课题16项。已鉴定成果240项,其中,国际领先3项,国际先进59项,国内领先99项。获各级科研成果奖356项次,其中国家级奖励4项次,部、委级奖励53项次,出版专著201部。一批久负盛名的专家、教授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省、市医学会的学术职务,使医院在国际和国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接见同济医院的代表或亲赴同济医院视察工作,国家卫生部、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和华中科技大学及同济医学院的领导多次到同济医院考察和指导工作。

在全国率先实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医院取得显著效益,得到中央领导和卫生部的充分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医院连续3次荣获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称号,先后被授予国家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并被中宣部、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十佳文明服务示范医院,2003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改革发展

医院坚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20余年,成效显著,获得第一届武汉市城市建设“十行业”新风杯竞赛白求恩杯、“十佳”文明医院、武汉市“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和连续三届“省级最佳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届“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百佳医院”、 “全国卫生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湖北省卫生系统唯一一家“98抗洪救灾集体一等功”。医院党委被中共湖北省委授予唯一的“先进基层党委”称号。1996年医院被中宣部、卫生部确立为“全国十佳文明示范医院”之一。

近几年同济医院各大指标在全国大中型医院中排名前十,大部分指标排名前五。2008年同济医院门、急诊病人数达230多万人次,位居全国医院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全院共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718项,201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数突破80项。所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数名列全国医院前茅。国内、国际论文发表数连续四年保持全国医疗机构第二。年门、急诊量连续10多年保持湖北省第一。2009年门、急诊量达到255.6万人次,出院病人8.1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量3.93万人次。

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医学界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特别是与德、美、俄等国6家医疗机构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

医院地址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解放大道1095号

乘车路线

汉口航空路或体育馆站下车即到

(一)乘火车到武汉:

武昌火车站:出站后乘坐609路

汉口火车站:出站后乘坐512路、79路

以上路线车次到航空路或体育馆站下车即到

(二)乘飞机到武汉:

先乘民航大巴到航空路下车,往解放大道方向走即到

(三)乘长途汽车到武汉:

汉口新华路长途汽车站:电3路、508路、106路、549路

汉口宗关水厂长途汽车站:1路、106路、2路、208路、46路、5路、505路、508路、512路、523路、546路、548路、549路

武昌傅家坡长途汽车站:701路

汉阳长途汽车站:208路、5路、716路

武汉港长途汽车站:523路、546路

以上路线车次到航空路或体育馆站下车即到

(四)市内乘坐公交

1路、106路、2路、208路、46路、5路、505路、512路、523路、546路、548路、549路、580路、604路、609路、621路、701路、712路、716路、720路、79路

以上路线车次到航空路或体育馆站下车即到

(五)市内乘坐轻轨

崇仁路站下轻轨,往解放大道方向直走,过天桥。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医院简介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前身是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1991年建成开诊。2000年4月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原上海铁道大学(本部)成为同济大学沪西校区,附属甘泉医院改名为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原上海铁道大学附属甘泉医院于1991年建成开诊,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三级甲等医院。

医院规模

医院位于上海市区西北部,紧邻内环线和外环线,交通便捷、环境优美怡人。医院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现有病床1080张,职工1200余人,其中正副主任医师和正副教授157人,门急诊诊次115万,出院病人超过2万人次,平均住院天数为12天。医院设施完善、设备先进,拥有磁共振、螺旋CT、带PET功能的单光子双探头可变角E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直线加速器等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

医院建设发展

医院学科齐全、人才荟萃,许多海内外优秀学子和著名学者加盟医院,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已形成心血管内科、骨科、胸心外科、肝胆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神经(颅底)外科、内分泌科、小儿血液科、精神医学科、妇产科、检验科、康复科、皮肤与性病科和医学影像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学科。医院依托博士点、硕士点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承担国家 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百余项。同济医院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着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国家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任务,每年向全国输送数百余名高级医学人才。医院主办的《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杂志(英文版)》等学术刊物发行国内外。医院与德、法、美、英、日、澳等国家和台港澳地区的几十家大学和医院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关系。

医院为了加快学科建设,在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部主任傅继梁教授和医学院院长胡大一教授的领衔下,在多学科交叉、整合发展方面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建成了“冠状动脉疾病现代干预诊治中心”,年内还将推出融神经内科学、神经外科学、脑血管介入放射诊断治疗学、康复医学、心身医学、流行病学为一体的“脑血管病现代诊疗中心”。这种体现“临床与基础”相结合、“医院与社区”相结合、“预防与治疗”相结合、“躯体与心理”相结合和“治疗与康复”相结合的现代治疗干预体系,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冠脉中心”建立半年来,先后开展数十例心脏不停跳搭桥手术,尤其是成功完成了多例急诊冠脉搭桥术,在心肌梗死救治方面已接近国内外大型心脏中心水平。医院将坚持中心建设道路,以体现现代医学发展的技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造福广大病患。

同济医院地处普陀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快速的发展为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环境。作为同济大学的附属医院,医院坚持中心化建设道路,以病人为中心,增强内涵建设树品牌,努力打造品牌,以体现现代医学发展的技术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造福广大病患,为广大患者提供温馨、优质、便捷的服务,切实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为人民健康服务中去。同济医院将以跨越式的发展,向着建设一流现代大学附属医院的目标迈进。

医院地址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新村路389号

乘车路线

一)西大门口

68、78、165、702、844、909、937路,站名:甘泉新村

547路,站名:志丹路新村路

(二)新村路志丹路西边路口

224、107、78路,站名:志丹路

510路,站名:新村路志丹路

(三)南大门对面新村路350弄小区门口

944路,站名:志丹路

876路,站名:子长路甘泉路

844路,站名:子长路

(四)新村路宜川路口:

858路,站名:新村路

869路,站名:新村路子长路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