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通幽汤 |
释义 | 方 名:通幽汤(润燥之剂) 总 结:噎寒便秘 编 号:009 组 成:当归身1钱、升麻1钱、桃仁研1钱、红花1钱、甘草炙1钱、生地黄5分、熟地黄5分、槟榔细末5分 主 治:治幽门不通,上攻吸门,噎塞不开,气不得下,大便艰难,名曰下脘不通,治在幽门. 归 经:手足阳明药也. 方 义: 1.当归.二地--滋阴以养血. 2.桃仁.红花--润燥而行血. 3.槟榔--下坠而破气滞. 4.加升麻者--天地之道--能升而后能降,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经所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也. 变化方:本方加大黄.麻仁--名当归润肠汤-->治同. 通幽汤 【来源】《兰室秘藏》卷下。 【组成】炙甘草 红花各0.3克 生地黄 熟地黄各1.5克 升麻 桃仁泥 当归身各3克 【用法】上药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调槟榔细末15克,食前,稍热服之。 【功用】养血活血,润燥通幽。 【主治】噎膈。幽门不通,逆气上冲,吸门不开,饮食不下,或食入反出,大便燥结。 本方为治疗胃中燥热,浊气不降之噎隔、便秘的有效方剂。「幽」,指深暗隐微之处。这里指幽门,即胃之下口,宜通小肠,如曲径通幽之处,故称。本方用滋补阴血,活血升阳、生津润肠之品,入药相伍、滋阴养胃,升清降浊,从而使脾阳发越,胃气和调,幽门通畅,噎塞得平,便秘可愈。故名「通幽汤」。 汤头歌诀 通幽汤中二地俱, 桃仁红花归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浊, 噎塞便闭此方需。 有加麻仁大黄者, 当归润肠汤名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