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通洋
释义

词语解释

tōng yáng

通洋

与海外往来。 清 慕天颜 《请开海禁疏》:“然而议此者,必谓海氛未靖,方事勦除。若一通洋,势多扞格。”

通洋镇概况

通洋镇位于有“鹤乡”美誉的江苏省 盐城市 射阳县中部,古称通洋港,曾因域内的东岳寺庙和邵尖岛而出名。水陆交通非常便捷。全镇处于射阳河和新民河两大水系之间,水上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射阳河可通航1000吨以上的船舶,域内通洋港可通航500吨的船舶。镇内二、三级公路纵横交错,与S309省道相接,距县城15公里,距沿海高速入口10公里,离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射阳港30公里,到盐城飞机场只有45公里。

通洋镇东岳庙

简介

东岳庙会因庙而名,因庙而兴。东岳庙始建于明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毁于侵华日军。2006年,在庙址还发现过“东岳庙”的石刻门额。原址在通洋镇的街上,坐北朝南的大院,占地十多亩,中有正殿三间,后殿三间,东廊房十间,西廊房十间,东西廊房供着大小阎罗像、龙王像、眼光娘娘菩萨、豆神菩萨,正殿正中供着檀香木雕塑的天齐王像,左侧是身高丈余着四大金刚泥塑像。右侧是观音像。后殿正中供奉着天齐王站像,左侧是十八罗汉像,右侧是三宫架像。大院天井东边有一棵白果树,树干直径一米多。大院天井西边有一棵狗骨树,直径也有一米多。

缘起

通洋东岳庙始建于明朝洪年间,原址座落在通洋小学。今发掘东岳庙的神像、神牌、石刻门额等证物,经盐城市博物馆专家勘察监定为明朝所物,距今六百多年。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小镇紧靠大海边,镇上居住着百多户人家,以经菅为身。大部份人家都有门堂店铺,小镇上天天热闹非凡,所有上五方下五方的船只过洋入海经商、取采(打鱼)都必须经过该小镇,形成入海必经之岸。每个船只在入海之前都到该小镇买些香烛纸马,猪头三牲搭台供拜几日,烧香求神求图吉利,生财平安灵感得很。一传十、十传百,声名远扬。

到了明朝年间,曾有一个官商了解到(听说)大海边有一个小镇香火灵神。就将商船沿途顺着神羊河(射阳河)行至该小镇,按俗祭拜三日便出海经商,一年后回来赚了很大一笔钱(一船财宝)。明太祖朱元璋得知惊讶,下旨召见这位商人,命他讲明发财经过,该商人如实向朱元璋讲明大海边有个不知地名的小镇,所有上下五方船只入海过洋前必须在此敬佛求神非常灵验。皇帝朱元璋听后大喜,随即命身边大臣前往查看果有此处此事,朱元璋即下旨封称该小镇为通洋(该小镇因此而得名)。并令朝廷官员在通洋建了寺庙堂(东岳庙),供各地臣民敬香拜佛。从此,四面八方,四乡八镇、文人黑客、男女老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都到通洋赶庙会,东岳庙名扬四海,通洋(地名)由此留传至今。

习俗

东岳庙会一年有几次,如正月元宵会,三月春会,七月河灯会。就说三月吧,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为东岳庙出会,人们将庙内三官架抬到北街头为出架。晚上出灯会,各行各业门前都挂上各色各样的灯火(灯笼),到出会正期,有马弁保驾回朝,耀武扬威,锣鼓喧天,喇叭齐鸣,热闹非凡。三月二十八日为正会,更是人山人海,各行各业都有赶会的集体。如屠宰业有“平台”小戏台,请儿童着古戏装,有定做的袍服,先演一出“文王访贤”,再演一出对子戏,如“小放牛”、“大补缸”等。米行业有“优秋”木制框架十几台,有四个小女娃化装成美丽的仙女。皮鞋匠业有“走马灯”,用纸糊扎成白马、红马、黑叫驴十二个,把灯点亮,有十二个人着古装,特别是演黑叫驴的这个人表演技术难度较大。理发业有“水母娘娘”、“判官”,两根木杠四人抬,判官就在上边跳各种姿势,水母娘娘挑一担水跟在其后。还有的行业演“蚌蚌精”,“大湖船”等。三十六行七十二业,行行都有一出戏,从早到晚看不完,人们川流不息,流连忘返。东岳庙门前有一处焚烧字纸的墙塔,叫“字纸燃”,每天由姓路的人挑着两个大篓,用竹夹子沿街拾字纸(不让圣贤文字随地乱丢,教民惜字),再去墙塔处烧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