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通济桥
释义
1 广东佛山通济桥

横跨洛水河,北连金鱼街,始建于明代,分别于嘉靖38年(1559年)、隆庆2年(1568年)、万历9年(1581年)三次重修。天启六年(1626)户部尚书李侍问再次发起募捐重修,取名“通济桥”取其“必通而后有济也”之意。后人在桥旁石柱刻以对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村尾垂虹”,并建有南济观音庙和通运社。民国初年,通济桥附近河道淤塞,已极少往来。解放后,佛山马路多次扩建,通济桥下的河涌被改为暗沟,桥面被改为大马路,这一带再也找不到“桥”的痕迹了。

中文名:通济桥

拼音:tongjiqiao

建造时间:1626年

桥长:32米

宽:9.9米

通济桥

通济桥在佛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意义,是佛山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大木桥,据专家考证,该桥早期由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

岁月变迁,昔日通济桥已踪迹 难觅,使年年“行通济”徒有其名,实为憾事。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佛山市政府斥资1700万元于2001年1月18日复原通济桥。修复后的通济桥建筑优美,文化底蕴深厚。

通济桥长32米,宽9.9米。桥两端的抱鼓石,以祥云和蝙蝠衬托风车,体现出通济桥民俗的象征物——风车。桥身上雕刻着相传八仙过海时所执的神器,寓意市民过桥时祈求消灾、寻求平安的美好祝愿。桥柱的上部,用大象的头“拱”出一个果篮,里面有南瓜、仙桃,取意“象抱太平”。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如今也在新桥上得到体现:以防滑条取代台阶,在桥的北端安置9条,在桥的南端安置13条。不仅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同时体现了过桥企福的意念。通济桥下面的水体面积2000平方米,并设立了亲水台阶、知鱼轩、乐鱼亭,取意于古诗“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

通济桥的牌坊上高高挂着“通济”的木碑额,稍下一点有一对对联:

左联是“济万人之来往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右联是“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

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只不过是纪念原桥的一个景点,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通济桥广场以通济桥、闸门楼及南北两个广场为主轴线,再配以桥下水体、周边绿化,形成一个面积7300平方米的公园。闸门楼的主体用青砖砌成,两边配拱形门洞。闸门的屋脊采用石湾公仔图案,表现佛山美术陶瓷的魅力,画面中勾画出古代通济桥兴旺发达的情景,里面有财神、舞狮、卖风车等。而公仔图两边分别有一条龙和凤,寓意是龙凤呈祥。闸门楼公仔屋下面,是灰雕图“蝙蝠踩双钱”,用“福”“钱”寓意富贵。

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尽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的美好祝愿。每年的农历正月15日夜晚到16日,没有任何人出面组织,佛山万人空巷,为了一个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条桥,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顺德的一些村镇的群众也赶来参与“通济行”。这一习俗从明末清初就已开始,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至今已延续400多年。

行通济

在广佛都市圈,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元宵节活动,要数佛山民间自发的“行通济,无闭翳”活动。元宵节当晚,几十万人齐集佛山通济桥前,呼朋唤友,或者一家老小,每人手持一架小风车,汇入拥挤的人潮,施施然迈过通济桥牌坊,口中默念“行通济,无闭翳”,祈求时来运转。这种习俗源于明朝,至今已有几百历史。现在元宵行通济习俗的影响力,已扩展到整个珠三角和港澳地区,行通济已成为整个珠三角的年度盛事。

行通济影响力日益扩大,与行通济内念两个关键因素有关:一是体现了领南民俗和广府文化,二是体现了祈福文化。这此早已烙在珠三角当地居民脑海的文化印记,经佛山当地政府的全力维持和推崇,加上近年来佛山传媒集团举全媒体力量积极参与和运作,成为当地人们共同的文化盛事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民俗。

行是粤语走的意思,通济指的是通济桥。

却说佛山城南今南蒲公园附近以前有一条河通济河,河上有一条桥叫“通济桥”。河现在没了,桥还在,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到这里走过桥,烧香、抛生菜和转风车,人流络绎不绝,好不热闹。

从明末清初开始,每逢正月十六,佛山四乡家家户户都会扶老带幼,自清晨到夜幕,举着风车、摇着风铃、提着生菜浩浩荡荡地由北到南走过通济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顺顺利利。200多年来,佛山人祖祖辈辈延续着行通济的风俗。而且还流传着“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蔽翳”是粤语方言,意指无忧愁、无衰气。行通济 每年的正月十六,佛山人都有一个风俗习惯“行通济”。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距今4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不变,人们每年仍不约而同地走过桥面。直到2001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

据记载,通济桥始建于明代,得名在明天启六年(1626年)。开始是木石参半的拱桥,建成时,取名为“通济桥”。因为桥的位置建立在佛山涌的上游,正好是河涌的出口,当朝的户部尚书李侍问回到佛山时,发起募捐修桥。在建桥时,他征求了乡中父老和河涌下游的各乡父老的意见,用木石参半的方法,这样既能使桥结构雄伟坚固,又不至于阻塞下游的流水,利及众人。

“行通济,无蔽翳”这种说法在何时盛行?《行通济》一书中提出:“到了乾隆年间,行通济之风日趋旺盛,每到正月十六。从清早到午夜,各家各户,携子带女,手举纸制风车、风铃、小花灯,拥到通济桥边,再绕道回家。”“蔽翳”是指无忧愁、无衰气的意思。“蔽翳”是广州方言,亦作“屃”。其意为气闷之外,还有阴暗困压的意思。

“行通济”由来

“行通济”这一传统习俗在佛山流传几百年了。“行通济”指每年正月十六佛山乡民行“通济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心想事成。

通济桥是佛山最早修建的桥梁之一,据《佛山忠义乡志》载:该桥最先是由附近乡民集资修建的木质人行桥。明朝户部尚书、乡人李待问回到佛山后,见此桥年久失修,于天启五年(1625年)倡建修桥,翌年建成并取名“通济桥”,寓意“桥以通济名,必通而后有济也”,“以正义通,以亨屯济”。由于该桥横跨佛山涌,是通往顺德、番禺的必经之路,是佛山商贸交流的重要通道。因此,佛山商民在为求来年生意顺境,便行通济桥讨好意头,后渐成习俗,并衍生出“行通济,无闭翳”这一俗语。

现在,该古老习俗也逐渐被赋予了现代的色彩。如 2000年举行了“佛山市献爱心捐善款元宵万人行”活动;2005年禅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制作了大型生菜灯,倡导引菜(财)归家,并把生菜灯拍卖所得用作善款捐献给佛山福利事业;2006年更组织了“畅行通济·引财归家”——万家通济系列文化活动,为古老的习俗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现在,“行通济”活动对建设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文化名片,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九出十三归 古代的通济桥,桥头石级共9级,桥尾13级,反映出“九出十三归”的意念。如今,则以防滑条取代台阶,提高了过桥人的安全系数,体现了过桥祈福的意念。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和曾在南济观音庙做过庙祝的吴虾都表示:“九出十三归”的意思就是给九元出去,能得到十三元的收入。这根据当时佛山地区当押店发展兴旺而得来的。余婉韶认为,仅从这个小的细节,就能体现出古时的佛山人已经有超高的经商头脑与智慧。

行通济语录

口号:行通济,无闭翳

“行通济,无闭翳”的谚语在佛山人人皆知,意思是走走“通济”,就没有烦恼、没有忧愁,事事顺利。“行通济”这一民间活动寄托着佛山人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祝愿。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没有任何人出面组织,佛山万人空巷,为了一个共同的希冀,同走一条桥,附近南海、三水、高明、顺德的一些村镇的群众也赶来参加。

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表示,之前社会上流传着“行通济要连续三年,无闭翳才会灵验“的说法,但他们小时候不间断地多次行通济桥,也没听老人们提到这种说法。之后,他们查了史书,也没发现有这样的记载。此外,那句佛山人家喻户晓的“行通济,无闭翳”的俗语,史书也没记载。其他专家也普遍赞同这种说法。因此,“行通济,无闭翳”的口号是后来才形成的。

对 联

通济桥位于今普澜公路北端的同济路口。明代这里为桥亭铺(即区)。它横跨佛山涌,该水道通大沙、弼塘、简村,石硍、奇槎诸乡,是当时通往顺德县主要水道。通济桥原是一座拱形的石桥,每当夕阳斜照,桥形倒映于水中,宛如天上出现的一条长虹一样,荡漾于水中,古人以为奇观,将它列入佛山八景之一:村尾垂虹。后人在桥旁石柱刻以对联便是形容此般美景。

右联:通七堡之游行,逸客寻春,任得渡头饮马

左联:济万人之往来,曲桥跨水,艳称村尾垂虹

对联概括了原通济桥的风貌特色,但重建后的通济桥远远逊色于原桥,没有了舟舫如织,没有斜阳映桥如虹,最重要的是,这里没有了原桥的那种真挚、亲切的感情。惜星移景易,古桥断迹,然行通济之风长盛。

行通济禁忌 《佛山史志》主编助理黄国扬认为,通济桥两岸建有南济观音庙和通运社坛后,每逢正月十六,四乡的人步行到通济桥,或者在社坛焚烧香烛、放鞭炮,或者步入观音庙烧香,男子求签,妇女就扯神前花灯灯带,接着就购买“行运风车”走通济桥,而且要按照固定的路线行走。因此,行通济的禁忌是:凡行通济桥的人,则要一次从桥头(北岸)行至桥尾(南岸),不能折回复返,须由桥尾右傍大基而去,经尾窦到澳口返回佛山镇,否则不吉利。

行通济新路线 人们认为在隆重的春节习俗结束时,举家老少欢欢喜喜行通济,祈求一年顺景行好运,行过通济,春节习俗也就完满结束,繁忙的劳作便开始了。于是行通济的仪式是先经南济庙,上通济桥,过通运社至茶亭,由存院围尾窦转入普君圩,或经蜘蛛山前归家,一路通顺,不得折回走回头路,以取一路通顺行好运之意。

“行通济”新路线:岭南大道(同济东路)——同济东路——骑楼通道——通济桥——济世广场——普澜二路(同济路、同华东一路、同华东二路)。

行通济新民俗

在行通济活动现场,不少市民手里都会拿着翠绿的生菜、金闪闪的小风车、玲珑的小花灯……近日,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的专家余婉韶、梁国澄等人告诉记者,今天的“行通济”与昔日“行通济”相比已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被称为“行通济”四大吉祥物中的花灯、风车、风铃都是后来增添的新内容。解放前市民几乎是“空”手走通济桥的,手里并没有拿花灯或风车,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民间风尚。

梁国澄说,所有民俗的延续,会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但它能延续必然有他积极的一面。其实,我觉得风车、生菜、风铃、花灯都是些寓意很好的吉祥物,行通济因为有这些新元素,更加光彩夺目。

行通济时间 清代的佛山镇为洛水所环绕,沿河共有20多座桥梁,人家尽枕河,居民往来,悉凭渡船和桥。众多桥梁成为城与乡、街与市之间的重要通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有关这些桥的文化活动渐渐发展成为一些习俗,通济桥身处佛山南面出口,是沟通城乡的重要通道,佛山人行通济桥的风俗则是这种桥文化的代表。

通济桥始建于明代,距今400多年,被称为佛山旧八景之“村尾垂虹”。每逢正月十六,佛山人走出家门,来到洛水河畔,由南向北走过通济桥,以求一年平安顺利。“行通济,无闭翳(即无烦恼)”成了佛山人的习俗。民国后通济桥被拆,但行通济的习俗未变。2001年,佛山市政府顺应民意重建通济桥,以延续行通济的习俗。

70多岁的余婉韶曾在市文化局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数十年,退休后为“非遗”保护工作发挥余热。她说,行通济的时间一些市民误说成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其实正确的时间应该是:农历十五晚11时(子时)开始,十六晚亥时(10点)结束。

风车和风铃

渊 源

佛山街头,一到春节,不少小朋友都会举着风车出游逛街,随风转动的小风车成为节日里一道温馨的风景。在广东的节日习俗中,风车是以转运为意头的节庆用品,象征着“时来运转”或者是“一帆风顺”,一件小风车也寄托着人们在新的一年中全家人都能幸福安康的希望。在传统的行通济习俗中,大人们手捧生菜祈求生财吉祥,孩子们则会在正月十六那天手捧风车,在父母的搀扶下或者坐在父母的肩头走过通济桥。此外,与风车一样,风铃也有一个相当好的寓意,就是预示着今年走完通济桥后会招来福音。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一些商人看到风车有转运之说,开始在行通济期间兜售风车。

行通济不抛生菜

渊 源

广东人的性格平和实在,对节庆也最图一个好意头。生菜,因和“生财”谐音,被看做是象征富贵吉祥的喜庆之物。生菜平时最常用于新店开业等节庆场合,也是佛山人行通济时必备的一样东西。在行通济之前,佛山人往往把两小棵生菜捆在一起,在中间插上3炷香,祈求在新的一年能够生活和美、富贵安逸。

行通济不抛生菜

70年代后,一些商贩售卖风车及生菜,人们行通济时买个风车或买几棵生菜带回家,取“顺利”、“生财”之意。生菜是“生财”谐音,俗称胜意菜,行通济买生菜取其“胜意”、“生财”的好意头,因此人们不会把“财”白白丢掉的(佛山史志P72)。佛山自古就有闹元宵的习俗,当时,通济桥两侧分别有间观音庙和通运社,生菜是作为祭品敬奉观音或社公的(一般祭品都用生菜比喻生财、葱比喻聪明、慈菇比喻生男孩),这是部分善男信女的行为,而不是行通济需要。拜过观音、社公,生菜等祭品有人留下继续供奉,也有人带回家里,名曰“引财归家”,而不能随意抛弃。

2 福建漳州通济桥

简介

即江东桥,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称虎渡桥,又名通济桥,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桥,位于龙文区与龙海市交界处,横跨于九龙江北溪下游。这里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两岸峻山夹峙,江宽流急,地势险要,古称“三省通衢”。相传初建桥时,桥墩屡建不稳,偶有猛虎负子过江,遂依虎道勘得水中礁石,乃就石垒墩,桥墩遂固,故名虎渡桥。而《漳州府志》卷六则说此处“为郡之寅方,因名虎渡”。

宋绍熙元年(1190年),这里曾架过浮桥,嘉定七年(1214年)郡侯宗正少卿庄夏始建石墩木桥,嘉熙元年(1237年)木桥毁于火,于是在漳州郡守李韶倡议下,建成梁式石桥。《龙溪县志》记此石桥“广二十尺,长二千尺”,桥孔“十有五道”。1970年于古桥上加高架设钢筋混凝土公路桥。今在靠西岸公路桥下,尚存古桥的五座完整桥墩、两跨桥面及残墩基9座和东西金刚墙,残长100.35米。桥墩以0.35×0.4×5.2米的条石交错叠砌,呈舰首形,通长11.4米,宽5.3米。墩间每跨以3-5条石梁铺成桥面。

评价

江东桥的石梁每条长22至23米、宽1.15至1.5米、厚1.3至1.6米,重达近200吨。这是桥梁建筑中的伟大创举,中外建桥史上的奇迹。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在1962年4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国石拱桥》一文中说:“我国劳动人民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也说:“江东桥是一个有趣的历史性问题。”国家文物局编辑的文物教材之一、罗哲文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书中,第一章就提到:“虎渡桥重达二百吨的石梁,工匠们如何把它们架上波涛汹涌的急流之上,至今仍然令人为之惊叹。”

3 浙江余姚通济桥

简介

横跨浙江省余姚市城中的姚江之上,沟通余姚南北两城的通济桥,如长虹卧波,气势雄伟。通济桥又名舜江桥。由于它是姚江上最长最高的桥,故被称为“浙东第一桥”。据《余姚县志》载,该桥始建于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原系木桥初名德惠桥,木结构。后又改名为虹桥,屡建屡毁。元至顺三年(1332年)改建成石砌三孔桥,定名为通济桥。通济桥全长90米,高大雄伟,桥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题道:“海舶过而风帆不解”八个字,便足以证明。北宋时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旅行至此,更是情不自禁地赞叹道:“山如碧波翻江去,水似青天照月明。唤取仙人来此住,莫教辛苦上层城。” 现存的桥是清雍正七年至九年(公元1729一1731年)重建,用木椿2100根,人工约4万,全长约90米,共106级。

通济桥是一座陡拱式三孔两墩石桥,桥面中心宽5.61米,主孔净跨14.2米。桥顶栏板里侧刻有对称的莲枝浮雕花纹,线条流畅。24根望柱上都刻有石雕,其中桥顶4根望柱上雕刻着狮首石像,形态逼真,精致秀丽;桥南坡和北坡的望柱顶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莲花座。在主拱圈两侧边墙上,分别刻有对联,朝东联为“千时遥吞沧海月,万年独抵大江浪”,朝西联为“一曲蕙兰飞彩鹢,双城烟雨卧长虹”。整个桥型显得稳重、雄伟,远远望去,长虹中跨,体势腾辉。

通济桥是余姚市城关镇的交通要冲,北近舜江楼,南通江南直街;行船东通宁波,西达绍兴、杭州。从岸边望去,该桥形体右倾;桥下碧波荡漾,桥孔高圆,倒影成环。

民间传奇

余姚舜江楼前有座陡拱型三孔石桥,名为通济桥,俗称江桥,造型古补,气势雄伟,海船通过不需扯落风帆,有“浙东第一桥”之称。为保住这座江桥,民间流传着一个动听的故事。 明朝时候,有个叫谢迁的宰相是余姚第四门人,他为官清正刚直,爱民如子,余姚人尊称他为谢阁老。嘉靖年间,他告老还乡。当时,有位刑部尚书叫赵文华,是慈溪人,为人奸诈,惯于陷害忠良。他对余姚出了“十八学士”,心里妒忌,把谢迁看成眼中钉。余姚人看到赵文华的船过江桥时,也要讥讽他几句:“慈溪人官大官大(读陀)都要从余姚人跨下钻过。”赵文华听了很生气,恨不得把这座江桥拆掉。有一次,他向皇帝奏本道:“余姚有龙山、凤山、蛇山、龟山,美称四灵,还有金锁桥、银锁桥、紫金桥,铜湖、玉井、绣花河塘、驿山炮,风景很好,是出人才的地方。”皇帝听了微微笑答:“谢卿在朝时,联曾听说过,联要亲自到余姚一游,谢卿却劝说,责人难过驿山炮啊! ”赵文华马上说:“这劝说后面有阴谋,万岁爷,皇帝京城也只有里罗城、外罗城和紫金城三层,而余姚却有江南城、江北城和皇山城三层,还有一座江桥,长虹横卧,三城鼎立,构成一个大‘品字’。风水好得要出皇帝,谢迁有谋皇之心!如果皇上亲临余姚,它非真相大白? ”皇帝大怒:“此话当真,依卿如何? ”赵文华忙答:“拆除江桥,破其风水。”皇帝准奏,赵文华大喜,就领旨出京来余姚监督拆除江桥。 此时,谢阁老在乡,得知拆江桥圣旨已下,心里着急,为保江桥,来到余姚西郊接待寺,与寺中方丈一道找有经验的船老大商议,定下计策,从西十三渡到三江口,长五华里的江西上设下“瞒天帐”,暗暗布置定当。 赵文华派人来到余姚,暗底下量好江桥桥洞宽度,令工匠将宫船船沿加阔到比桥洞的宽度阔三分,这样,船到江桥,必定受阻,就可当场拿出圣旨,监督拆桥。

一天,官船浩浩荡荡在大运河上向南进发。“御前大夫赵”的杏黄旗迎风招展,一路上金锣皮鼓好不威风。船过杭州,不数日到了绍兴,过通明坝,即将临近余姚。天还没亮,谢阁老乘快船出城十里等候,赵文华官船一到,谢阁老便登船拜访,到中舱分宾主坐下。谢阁老传管家招待远来船老大,换上当地老大继续开船。这时,二江边两岸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余姚县官带着属下到西十三渡迎接圣旨。赵文华却若无其事,顾自与谢阁老在灯下下棋。官船刚过西十三渡就进入“瞒天帐”,谢阁老心中有数。赵文华这时棋兴、酒兴正浓,笃寇泰山,坐等官船碰撞桥洞。谢阁老举起马后炮打着赵大人的老帅,赵大人双眼紧盯,右手举起一子正想还击,忽然酒杯一侧,“状元红”倾出酒杯,流入棋盘。谢阁老暗喜,船已顺利通过江桥,赵文华却蒙在鼓里。不到半袋烟工夫,赵文华正要落子解将,船舱内豁然开朗,这下可急了,忙呼旗牌:“已到什么地方? ”船老大替旗牌回答:“老爷,船到了三江口! ”赵文华才知道,船已通过江桥三里路了,慌忙下令:"快!快停船靠岸!”官船向岳庙港口靠拢,余姚县官带着官吏乡绅,早已赶到这里等候。赵文华走上码头,拿出圣旨宣读:“奉旨拆除余姚江桥。”读毕交县官接旨,县官长跪不接,赵文华厉声比斥:“小小知县,竟拒不接旨,该当何罪?”县官按谢阁老的授意回答:“赵大人,圣旨写明‘奉旨拆除江桥’,没写叫本县奉回头圣旨拆掉江桥哪! ”这时,谢迁在旁开言道:“赵大人,你船到桥洞下,为何不开读圣旨?圣旨回头岂非犯了欺君之罪? ”说得赵文华哑口无言。谢阁老又故作圆场,县官接旨,不拆江桥,请赵大人回朝,只好向皇帝假奏已经把江桥拆除了。 原来,搭起“瞒天帐”,弄得官船里辨不清黑夜与白天,看不清江桥;船到桥洞,船老大将船身微微向北一倾斜,使官船刚刚通过桥洞。就这样,保住了这座浙东第一桥,至今仍巍巍耸立在姚江之上,造福后人。

4 四川成都通济桥

位于成都市华阳镇西,横跨府河,又名“中兴大桥”。系卷拱7孔石桥,宽10米,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举人贾琏生募捐修建。1949年冬,国民党军队溃退时炸毁东端1孔,1952年修复,桥上有石栏,立石柱108根,中嵌石板,镌刻有人物、飞禽、走兽、花卉及十二生肖浮雕。

2010年8月19日下午3时左右,由于强降雨导致河水暴涨,流速激增,数个桥墩被冲毁,导致大桥垮塌。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商讨解决方案。

5 贵州贵阳通济桥

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的头桥、二桥、三桥旧名通济桥,头桥在民国初年桥头尚伫立一亭,名“山溪一曲亭”。亭柱上有一联,为陈冠山所题:“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身。”那时的贵阳交通不便,北往四川,有关刀岩及鸦关所阻,羊肠小道步行困难。西去云南,出西门须沿着市西河岸先到头桥,再经二桥、三桥,才转入通滇大道。人们送别亲友赴滇川都送到头桥而止,桥头建有接官亭,为官府送往迎来之所。

6 浙江金华通济桥

俗称金华大桥,位于金华市西南隅。它是金华的胜景之一,横跨婺江之上,是连结金华南北两区的纽带,是通向兰溪、衢州的要道。通济桥白天人来车往,络绎不绝;入夜灯光桥影,江波荡漾。夜景之美,令人驻足忘返。

通济桥位于八一路南端,横跨婺江南北。原为浮桥,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上覆桥屋50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蔚为壮观,后屡毁屡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重建成十三孔石拱桥,桥长213米、宽7米、高14米。解放后修建桥面加宽为10米,北岸增建二孔拱旱桥

通济桥横跨在婺江上,婺江将金华分成南北两区。很早以前只有浮桥相通,但每遇江水暴涨,往往桥断舟散,交通断绝。大约在元代大德四年,西峰寺及庵禅师为沟通南北,倡议改建石桥,并为之输财集资,四处奔走,耗时五年半,砌成了11个桥墩,可惜还来不及架桥梁,及庵禅师去世,工程也就停下来了。又过了许多年,方由西峰寺主持云龙带头一尽衣钵寺产作建桥之资,集成裘,通济桥终于在元代元统二年(1334年)大功告成。

当时的通济桥是11孔石墩木梁桥。墩形西正方而东小椭,以杀水怒。墩高去水41尺,桥面又高出墩上8尺,桥长780尺,上覆瓦屋五十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雄伟壮观。

后屡经修复,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改为13孔石拱桥,掀掉屋瓦,加筑石栏,别有风光。解放后桥面加固加宽,北岸增建二孔石拱旱桥,桥上设置了形如花树的路灯,中间为行车道,两旁为人行道。如今白昼,通济桥上汽车成队奔驰,行人接踵如流;入夜,灯光桥影,江水摇曳,分外妖娆。

7 福建连江通济桥

通济桥,俗称江南桥。在连江县城南门外,横跨敖江之上。《连江县志》载:“通济桥,在南门外。隋大业年间,僧独觉造。首尾石梁,中流仍渡以舟,名曰‘红亭渡’。宋政和四年,玉泉寺僧真党募造,越七载成,计十八门,长五十丈,广一丈六尺,高三丈有差。语其徒曰:‘我死,沉骸桥下,则桥永无坏’。人怀其德,不忍。因造塔桥南瘗之。”后元、明、清历代多有维修。解放后利用其原有桥墩改造为木质公路桥。1972年又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

通济桥又是连江解放的历史见证,1949年8月16日凌晨,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连江,在这里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殊死的搏斗。有暇站在桥上,桥下水声潺潺,沙坂泛绿,视野开阔,景色壮丽。著名的敖江十二景之一“蝶案潮平”即在这里。每年端午,敖江龙舟竞渡,桥上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8 福建惠安通济桥

通济桥 位于惠安县东面,又名溪边桥。南宋淳祐九年(1249年)三月建造,同年十月竣工。桥长20余丈(约60多米),共7孔。

9 山西侯马通济桥

通济桥位于侯马市新田乡南堡村南。浍河在此由东向西流过,通济桥横架其上,作为太风公路原来的必经之路,是沟通南北的要道。年代不详。

该桥为镶边纵连砌置法。桥身南北长181.9米,东西宽7.6米,有7眼桥洞,整个桥体由砂岩砌置而成。桥底至桥面高度为4.6米,拱高3米。桥面两侧栏杆高0.7米,间柱高0.9米,柱头雕刻为八棱形。栏杆石为60×2,间柱62×2厘米。栏杆部位有阳刻的雕花、流云及人物等图案,相传有“七十个狮子、七十二个桃、还有四个挨打猫”之说。由于长期作为交通干道,整个桥体破坏较为严重,尤以桥面的栏杆部分尤为严重。

该桥的建筑年代不详,根据《续修曲沃县志》记载:“浍水桥,即晋平公与齐景公相会地,今名通济桥,邑人行世缗等捐金重修”。

10 浙江余杭通济桥

通济桥本名北溪桥,俗呼大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西北,南北向跨于南苕溪上。该桥为三孔石拱桥,拱券采用纵联并列分节砌置法,西边迎水面,桥墩外筑有两堵分水角,上方各开一个溢洪券洞,以备天目山水猛涨时泄洪之用,设计科学。桥长50米,通高9.6米,矢高7.84米,宽8.8米,分水角宽2米,长6米。

据清嘉庆《余杭县志》载:“汉熹平年间(172—178)建,名隆兴。五代钱武肃王重建,改名安镇”。又载:“宋绍兴十二年(1142)桥以木为梁,元至正十八年(1358),山寇纵火焚之。明洪武元年(1368)重建,通易以石,正统间(1436—1449)县丞邱熙岳加石栏于两旁”。又“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邑人宋文瑞重修”。建市屋于桥面两侧,以租赁收入捐资兴学。清嘉庆初,抢水石(分水角)圯,重甃巩固。教谕任昌运作通济桥诗:“通济桥跨大溪上,小店多开桥上头。一路篮舆行地稳,不知鳌背架层楼”。1937年12月24日,桥上市屋被日寇焚毁,并在桥头修筑碉堡。

通济桥,198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1 江苏阜宁通济桥

在阜宁城老街的东巷口东首,有一座阜宁最古老的建筑----通济桥。通济桥又称“三官殿桥”(原三官殿庙址在桥东60米处,该庙建于清乾隆年间,1946年大殿被拆除,其余建筑于解放初年拆毁,民间流传很广的“三官殿”的典故即源于此。),东西向架于盐河(又称沿冈河)之上。通济桥为明代糜杲建,项桂春修。民国8年(1919年)袁秦氏重新修缮。通济桥不愧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设计人已无从考证。通济桥桥身全部由花岗岩石块砌成,精致坚固,宽5.33米,长8.6米,高约3米,为单拱,孔径5米。拱内用48块较大块石、96块略小块石砌成拱顶。中央朝下悬置月亮形块石一面。最令人称奇的是,该桥在外表面看不到一根铁钉固定。桥面中央置飞龙形雕花0.58米×0.58米拢石一块。关于这块拢石,民间有一个传说,说人在晚上过桥时,脚不能踩上这块拢石,否则一夜觉睡不好,尽做碰见鬼的恶梦。我记得,每逢晚上过桥,我都小心翼翼地走桥两边,不敢越雷池半步。该桥南北两侧各凿装片石栏杆5面,片石之间安装0.3米×0.3米×1.26米石柱凿槽连接,绝无铁钉类固定,堪称一绝。南侧块石栏杆雕“通济桥”三个大字,右上方有“道光口年”模糊字迹。北侧块石栏杆正中雕有“供奉桥神之位”七个字。该桥结构小巧紧凑,坚固耐久,历经300年风雨侵蚀,仍不失当年风姿,默默地承担着古城老街东西交通的重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