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凝小说与绘画、音乐、舞蹈-兼谈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
释义 | 《铁凝小说与绘画、音乐、舞蹈-兼谈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马云。书中主要研究当代作家铁凝的小说对现代艺术的影响。铁凝就是舒婷所说的“少而又少”的“家学渊源”的作家之一。铁凝创作是一种文学现象,当我们把“铁凝现象”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上来观察的时候,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基本信息作者:马云 ISBN:10位[7202044013]13位[9787202044018] 出版社:河北人民 出版日期:2006-01 定价:¥34.80元 内容提要在当代作家中,铁凝是比较幸运的。她就是舒婷所说的“少而又少”的“家学渊源”的作家之一。她在那个文化沙漠时代有机会通过家学受到了宝贵的艺术熏陶,使她获得了独特的艺术视野,养成了高雅的艺术趣味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对于评论界存在的重观念,轻艺术的倾向,铁凝曾表示过她的看法。她说:“小说不是玄学,事实上小说赖以活跃的思想圈是非常狭隘的。小说对读者的进攻能力不在于诸种深奥思想的排列组合,而在于小说家由生命的气息中创造出的思想的表情以及这表情的力度表情的丰富性。”小说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小说可以表现哲学,但它不同于哲学,小说可以讲述历史,但它毕竟不是历史。小说有自己的内在规定性和艺术规律。铁凝的小说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二十多年来,创作势头始终不减,创作水平不断提高,其奥妙何在?与其他作家相比,她没有“反右”和“文革”的伤痕记忆,也没有个人的传奇经历,她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艺术的活力和创作的生命不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她的小说以艺术取胜,不管时代风云如何变幻,社会流行哪种思潮,她从来不偏离艺术这个方向。她对当代小说的最大贡献也在于她把小说当作艺术去营造,创造了许多小说艺术精品。小说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综合性最强的艺术。许多优秀的作家都是多面手,精通多种门类的艺术。铁凝在创作中十分注意吸取绘画、音乐、舞蹈艺术的营养,融合其他门类的艺术之长,来丰富小说艺术的表现力。在她的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绘画艺术,舞蹈艺术,音乐艺术与小说艺术的自然结合。 铁凝创作是一种文学现象,当我们把“铁凝现象”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上来观察的时候,我们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作者简介马云,女,河南信阳人。1990年7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1998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兼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近年来,在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专著有《中国现代小说的叙事个性》、《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散文的情感与交流》等。 目录引言 第一章 铁凝的小说艺术 第一节小说是艺术品 第二节铁凝成长的艺术环境在当代作家中,铁凝是比较幸运的。她就是舒婷所说的“少而又少”的“家学渊源”的作家之一。她在那个文化沙漠时代有机会通过家学受到了宝贵的艺术熏陶,使她获得了独特的艺术视野,养成了高雅的艺术趣味和敏锐的艺术感觉。对于评论界存在的重观念,轻艺术的倾向,铁凝曾表示过她的看法。她说:“小说不是玄学,事实上小说赖以活跃的思想圈是非常狭隘的。小说对读者的进攻能力不在于诸种深奥思想的排列组合,而在于小说家由生命的 第三节 铁凝早期小说的意义 第四节铁凝小说的语感与生活 第五节铁凝小说的情感与技巧 第六节 铁凝小说的趣味与品位 第二章 铁凝小说与绘画艺术 第一节 铁凝绘画评论集《遥远的完美》 第二节 铁凝绘画题材的小说 第三节西方现代绘画情绪的影响 第四节 绘画视野中的人物形象 第五节小说中的裸体形象 第六节“三垛”的颜色 第七节 铁凝小说的光泽 第八节《大浴女》:画里画外 第三章 铁凝小说与音乐艺术 第一节铁凝小说的背景音乐 第二节铁凝小说结构的音乐性 第三节 铁凝小说的音乐之境 第四节铁凝小说的节奏与旋律 第五节铁凝小说的曲式 第四章 铁凝小说与舞蹈艺术 第一节 铁凝的舞蹈之梦 第二节铁凝的舞台设计 第三节一双舞鞋 第四节民间舞蹈与舞美意象 第五节 铁凝创造的舞蹈形象 第六节铁凝小说的舞蹈精神 第五章 铁凝创作引起的话题 第一节西方现代艺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第二节社交舞与“海派”小说 第三节交响乐与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附录 男性叙事活语中的孕妇情境——铁凝小说《孕妇和牛》引起的话题 参考书目 后记 书摘第一节小说是艺术品 小说是艺术品。 小说不是艺术品。 这里套用铁凝常用的一种悖论语式来说明小说的存在状态。 小说不是艺术品。这一点是无须证明的,因为在中国文学史上,小说从来没有被人当作艺术品看待。随着时代的发展,小说的地位起伏不定,但是无论它被赋予什么角色,都没有争得艺术品的地位。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文学崇尚的是诗与文,小说登不了大雅之堂。“五四”以后,小说获得了与诗文同等的地位。可是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又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承受着沉重的使命,并且一度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改革开放以后,小说曾一度获得解放,向自身同归。但是启蒙的再担,观念的更新,仍使小说难以摆脱重负。随着商业化时代的到来,按理休闲娱乐的需要有可能给小说松松绑,使其能够闲适下来,养成艺术之心。但是结果小说变得更浮躁,更无心艺术的追求,粗制滥造成为普遍现象。小说又开始沦为影视的附庸。对此,学术界已经提出批评。格非指出:“有些作家甚至将自己的小说能够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作为最高成就的象征,好像他们的小说创作只不过是为了给电影或电视提供一个原始的脚小。”的确,许多小说家已没有耐心坚守小说,与其说他们在写小说,不如说在写电视剧。一些被搬上银幕,获得较高收视率的小说,当你慕名去阅读的时候,往往大失所望。语言的粗糙,叙事节奏的快速,结构的简陋,小说技巧的缺失,令人吃惊!可以说,小说应有的韵味全无。对于小说的未来也并不乐观。格非认为:“从读者的角度来看,随着二十世纪的小说形式和修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阅读的可能性无限敞开,其中很多读者,甚至包括批评家本人,也逐渐丧失了对所谓‘艺术品’的鉴赏能力。”由此可见,让小说成为一件艺术品只是一种理想。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