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路钢轨 |
释义 | 钢轨的切面。左边的属于平底型,可以穏定地方在枕轨上。右边的是凸头型,在英国曾经常用。最初设想是一个轨面磨损过後,还可以反转後使用另一面。最早期的路轨使用的板式铁轨,用很薄的铁片钉在木制的路轨上制成。但这种路轨的承重很低,所以虽然建造的成本很低,但长远来说并不划算。 后来铁路开始改用铁轨,经过数十年的改进,使用的物料改成钢,而钢的质素亦得到很大的提高。铁路上使用的钢轨必须承受巨大的压力,故此需要使用质素极高的钢材。铁路钢轨对钢的要求比其他的应用都为高。同样的小瑕疵,在建筑物使用的钢筋内出现可能不会产生任何问题;但在铁路钢轨出现则随时会导致路轨断列而引致列车出轨。 钢轨并不便宜,占铁路成本中相当重要的部分。 现代使用的钢轨切面成“工”字形,分为与车轮接触的轨头、中间的轨腰及底部的轨底。不同的路线对钢轨的强度、稳定性及耐磨性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钢轨亦有不同的规格。一条路线上应该选择使用那一种,需要考虑经济及技术等因素。 钢轨的种类及强度以kg/m表示。每米越重的钢轨所能承受的重量亦越大。现在欧洲的铁路常见的钢轨有以下多种重量: 40kg/m 50kg/m 60kg/m 中国则有: 50kg/m 60kg/m 75kg/m 主要线路使用的是60kg/m 或75kg/m的钢轨。 美国使用的钢轨更重,某些运煤线路可重达77kg/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