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铁板洲
释义

1.安徽枞阳铁板洲

在安徽省枞阳县东南1公里处的长江主航道北侧,属于铁桐乡。明代中叶形成,清朝乾隆年间铁板洲尾铜板洲出水,同治年间两洲相连。清朝末年围垦,南北长6公里,东西最大宽度为4公里,面积大约有16平方公里,有耕地9895亩。种植棉花,花生,豆类,有定期客轮通枞阳县城。30年代南岸逐渐淤积形成玉板洲,面积2平方公里,为芦苇滩地。现在铁板洲,孤立于大江北岸,葫芦形状,面积约25万平方米,洲上长满了人把高的芦苇,长江伸出的人字形的夹江在它四周环绕。这里便于隐蔽,便于观察,便于船只活动。

铁板洲原名贴补洲。它与和悦洲形成年代相近,地形地质无异、大小相等。由于开发稍迟,便旁生枝节,导致邻里失和。为了鼓励垦荒,民约官许,插草为标。清乾隆年间(1736至l796)大通佘姓,捷足先登,占有了整个芦洲,招人承佃,先后有姜、郎、方等十多姓纷至沓来。其中郎姓承佃之地最多,故一度有佘东郎佃之说。从此,开垦的熟地也渐渐多了起来。承佃的土地,虽无权变卖,但可以转让出租,因此又出现了佘郎二东家,贫脊的土地,又几经转手,佘家收入微薄,便疏通官府把尚待开发的近邻芦洲贴补他们,以荒补熟,于国库无损。从此,这块处女地便取名“贴补洲”。贴补洲上的承佃者以桐城人居多。他们不仅年年交租,而且逐年加重,引起承佃者的愤慨。于是,便联名越级申诉,声言贴补洲属桐城县管辖,荷叶洲亦发脉于丞山,也应为桐城县所有,要求减租。这一讼事,直到1921年(民国十年),由铜陵县府报请省里批准,将该洲土地收为国有,地租收入充作浮产。从此,官方每年派员驻和悦洲坐收该洲的地租。

和悦、铁板两洲一衣带水,鸡犬相闻,汛期水涨,有渡船往来,入冬水枯,往来行人涉足可达彼岸。咸丰年间,荷叶洲已有集市,随着商贩开店设铺,日益兴盛。祖传有一道人对正在兴起的荷叶洲叹息说,这张鲜嫩的荷叶,如生在静水里,将会永不凋谢,可惜长在波涛滚滚的长江中,根不深,叶不稳。众人听之面面相觑,央求道人献策。道人手指紧邻的贴补洲说:这块沙洲应改名铁板洲。并口吟一歌:“荷叶水上漂,根基未固牢,‘铁板’结良伴,万世不动摇”。众人从其策,贴补洲从此改名铁板洲。

2.湖北武昌铁板洲

在武昌区西侧,是长江中游沙洲,初名蜈蚣洲,后名玉米洲,传明代改称今名。呈纺锤形,长约3公里,宽0.7公里,面积1.5平方公里。洲上芦苇丛生,年生产量在500万斤以上,并产优质建筑材料青砂。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