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下第一关 |
释义 | 在潼关城东约1500米处。北临黄河天险,南依牛头山源,用砖砌筑高墙,是古潼关门户。门外横额书“第一关”,里额书“金陡关”,字迹丰满圆润,苍劲有力,均为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手笔。关隘当险而立,高原夹道,仅容单车,行走五里,视力所及,一线青天。入关经第一寨,始见潼关东门。唐代诗人杜甫有“丈人视要处,窄路容单车,艰难奋长戢,万古用一夫”的诗句,以赞其险。 山海关简介“天下第一关”即举世闻名的历史古城山海关,又称“榆关”,以古渝水而得名,位于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境内,燕山与渤海之间,在1990年以前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1990年,辽宁省丹东市的虎山长城被发掘出来后,考古界认为虎山长城才应该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1961年,万里长城—山海关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关公1700年历史的青龙偃月刀刀锋向东,现存放在山海关城楼上,成为镇关之宝。 建筑山海关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长城建筑,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 天下第一关内容概述天下第一关包括山海关城、东罗城以及“天下第一关”城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等。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基本完好,主要街道和小巷,大部保留原样,特别是保存众多的仍有一批四合院民居使得古城更加典雅古朴。使古城最为增色的是关城东门,天下第一关城楼,耸立长城之上,雄视四野。登上城楼二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北望,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的大海也朦胧可见。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还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等建筑。 关城平面呈方形,周长约4公里。城墙高14米,厚7米,内用夯土填筑,外用青砖包砌。东墙的南北两侧与长城相连,墙上有奎光阁、牧营楼、威远堂、临闾楼等建筑。东、南、北三面墙外挖掘了深8米、宽17米的护城河并架设吊桥。城中心筑有钟鼓楼。 象征山海关的四面均开辟城门,东、西、南、北分别称“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和“威远门”。四门上原先都筑有高大的城楼,但目前仅存镇东门楼。东门面向关外,最为重要,由外至内设有卫城、罗城、瓮城和城门四道防护。城门为巨大的砖砌拱门,位于长方形城台的中部。城台高12米,其上的城楼高13米,宽20米,进深11米,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建筑。城楼上层西侧有门,其余三面设箭窗68个,平时以窗板掩盖。在东面屋檐下还高悬一块巨大匾额,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相传为明代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书写,每字高1.6米,字体苍劲浑厚,是山海关城的象征。 地理位置雄关紧扼要隘,成为华北通往东北要冲。古人称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确也当之无愧。这里位置优越,形势险要,文物众多,气候宜人,风光绚丽,又是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胜地。 山海关之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关”,一是从地理位置上,为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再就从地理形势上,依山邻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长城东部起点的山海关,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了。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传说:萧显写这个一字,是用头发结成硬刷子,饱蘸墨汁,猛一抬头,把硬刷子打在匾上,一挫、一拖、一顿,这个一字就出来了。 历史概述山海关历史悠久,文化繁衍。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是人民劳动生息之地了。山海关南临渤海,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四海咸通,“风帆易达”。东西道口“扼其咽喉”位居要津。春秋战国时期形成起来的碣石港,为我国古代五大港口之一。 山海关北靠燕山,南临渤海,扼守华北与东北之间狭长的陆路交通要道,地势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商朝南朝时,属孤竹;周朝时,属燕地;秦、汉时,属辽西郡。北齐和隋唐时都在这一带修建过城关,今日在抚宁石门寨,仍可看见北齐长城遗址,隋文帝时,设置榆关,元朝时称迁民镇。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大将徐达修筑长城,在此设立关城,因位于山海之间,故名山海关,归隶永平府管辖。 明嘉靖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重修了山海关及附近的长城段——角山长城。在关城以北修筑了北翼城,以东的欢喜岭(又名凄惶岭)上修筑了威远城。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孙承宗在关城以南及海边修筑了南翼城和宁海城。宁海城背接长城,高3丈,周长1里,从陆地直插海中,状似龙首,故又称“老龙头”。此外还有城堡、水关、墩台等多处,星罗棋布,相互呼应。以上共同组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严密坚固的山海关防御体系,历来是中国最紧要的军事重镇之一。明人概括山海关的战略,“内拱神京,外捍夷虏,最契紧处”[2]。枢辅大学士孙承宗指出:“关门系天下安危”[3]。天启二年(1622年)有兵力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马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匹[4],次年,马步兵员已达十万[5]。御史汪裕疏言:山海关“现存之兵,御侮有余,定额之饷解给无难”。[6]。目前山海关及周边的古建筑多已不存,但城墙部分尚完整,是保存相对较好的一座明长城关城。 明末明末镇守山海关的将领吴三桂与清摄政王多尔衮合作,在山海关前击溃了前来征讨的李自成军,并带领清军的大举入关,由此导致了李自成大顺政权和南明政权的覆亡。 清朝清朝时,山海关为临榆县城,因位于北京与盛京(沈阳)之间,而有“两京锁钥”之称。 清末和民国时期,关城周围又成为战场,八国联军战争和九一八事变后的长城抗战都在这里率先爆发。 历史评价山海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关内”、“关外”、“闯关东”、“关东军”等称谓,均指山海关而言。 天下第一关是山海关的东门,又名“镇东楼”。其规格,据《临榆县志》载:“东门建楼,高三丈,凡二层,上层高五丈,下层六丈,深各半之。有额日天下第一关额为明肖剑事显书。” 天下第一关城楼,实乃箭楼格式。经实测: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楼之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包括吻脊)。城楼建筑,上为歇山重檐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城楼上下内外,共悬挂着三块木质白地黑字“天下第一关”匾额:楼内一层为原匾,二楼内为清光绪五年王治清钩摹燕塞湖重刻,二楼外为民国九年杨宝清钩摹另刻。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一米有余。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登上第一关城楼,南望渤海,烟波浩渺,北跳长城,壁垒森严,大有身临古战场之感。“天下第一关”城楼左右的四座建筑物,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威远堂。 山海关联票价格:100元 剑门关简介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 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 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年被 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历史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 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 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 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 三国时期,蜀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 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 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 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 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 万兵马退守剑门 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原古关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雄 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可惜,这座历经千余年的 雄伟古关楼,在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全部拆毁,仅存一块长方形 “剑门关”石碑。现关楼是1992年在原关楼旧址上重新修建的一座更 为壮观的仿古式关楼。 剑门关集雄、险、幽、秀、奇于一体,它除山雄关险之外,还以 峡谷的幽深、翠云廊的秀丽、岩石的怪异、山洞的奇特而闻名,这里 风光名胜和文物古迹甚多。现已开发的有:大小剑山“七十二峰”、 仙峰观、梁山寺、翠屏峰、经皇洞、照壁、雷公峡、仙女桥、玉女峰、 大小穿洞、舍身崖、一线天、石笋峰、后关门、营盘嘴、姜维墓、干 河坝等景点。现在大剑山脚下有缆车可上石笋峰,然后攀登崖壁小径, 顺环山天梯抵达山巅梁山寺和翠屏峰;或从后关门依山傍险的环山天 梯抵达石笋峰,再从石笋峰攀崖壁小径抵达山巅。梁山寺,相传是南 北朝时梁武帝来此修行而得名。翠屏山下的“经皇洞”,据传是唐明 皇避”安史之乱”,经过该地,将金银珠宝、佛经藏在洞里面得名。 在关楼东侧扼剑门关险的山顶是当年姜维列营镇守的“营盘嘴”,也 叫“姜维城”。这里还有清代炮台遗址,右侧石崖上还刻有康熙皇帝 第十七子果亲王亲笔书写的“第一关”三个字。这些胜迹和传说,给 秀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风采和稚趣,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剑门关游 览,能充分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句中所描写的:“蜀 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神韵。 近况“老区不会忘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去年汶川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天下第一关”四川广元剑门关推进恢复重建顺利,将于2010年正式向民众开放,重现“剑门天下险”的雄姿。 据介绍,去年汶川大地震后,剑阁县共7个景区受损,其中剑门关以及翠云廊等标志性景区受到严重破坏。灾后,该县围绕重建重新规划定位旅游业,将“三国、蜀道、雄关”等文化内涵运用在重建中。按照规划,除将恢复明代关楼外,还将建好剑门关景区主游道,并深入挖掘姜维文化。前来游览的游客除能充分体验雄、难、幽、深的剑门关奇景外,还能感受到三国、蜀道文化。 灾后广元市已启动了“蜀道申遗”工作,以带动剑门关蜀道的保护与利用。古蜀道是古代四川通往中原的唯一交通要道,从成都至西安全长约1000余公里。而位于广元境内的剑门关蜀道,是保存最完整、文化形态最丰富的蜀道核心段。 “剑阁县还推出旅游、自强、励志的感恩行动,把红军精神传承到灾后重建中,推进灾后重建更加顺利的推进。”中共剑阁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田中文告诉记者。 田中文在会上透露,近期将加快实施剑门关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程,完成剑门关关前区、关楼区、关后区的景区开发项目,并完成远期与昭化古城一道申报世界文化自然双遗产的目标 拓展:民间艺术——核桃雕《天下第一关》在当地盛产的核桃上雕刻《天下第一关》,属于民间工艺的镂空雕刻技艺,该技艺充分利用核桃的皮薄和中空的特点,将《天下第一关》雕刻得玲珑剔透,圆润可爱。作者 杨洪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