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生桥村
释义
1 贵州遵义市余庆县构皮滩镇天生桥村

位于构皮滩镇南面,北邻集镇社区,东与红飞村、西与葛旁村接壤,国土面积27平方公里,有12个村民组,境内有汉族、苗族、仡佬族等多个民族,现有农户568户,人口2119人,其中党员51人。该村农户经济收入渠道主要是常规农业生产和烤烟生产。村委会现有干部6人,其中国家下派干部4人,农村干部2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4人,中专以上学历1人。天生桥村党员综合服务站辐射4个党员服务点,涉及农户559户,1967人,党员46人,其中预备党员 1人。

2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雄壁镇天生桥村

该行政村隶属师宗县雄壁镇,地处乡镇南边,距镇政府所在地15 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县34公里。东邻葵山乡,南邻长冲村委会,西邻陆良县,北邻雄壁村委会。辖小堵杂村、小天生桥村、大天生桥村、新龙块村、老龙块村、新安村、上天桥村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652 户,有乡村人口2937 人,其中农业人口 2711 人,劳动力 163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064 人。

全村国土面积15.88平方公里,海拔1910米,年平均气温 12 ℃,年降水量 1100 毫米,适合种植 玉米、烤烟、包谷、荞 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9429.8 亩,人均耕地 3.2 亩,林地11914亩。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3所,校舍建筑面积 4000平方米,拥有教师40人,在校学生362人,距离 镇中学15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98人,其中小学生362人,中学生36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动室2 个、业余文娱宣传队 3 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

自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天生桥村委会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委会班子为主的领导小组。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目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结合天生桥实际,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全村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

天生桥借助当地的资源优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以来,共投入建设资金50余万元。重点扶持新龙块建设水库。依托万元增收计划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洋芋、水稻等产业。

在村容村貌建设中,积极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投劳。全村共投入村庄道路建设资金20多万元、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水库,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有了明显的改善。

天生桥村委会始终坚持中央的总体发展思路,按照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有规划的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总体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为农民增收新路子。

发展重点

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交通不便,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困难,就医困难,人畜混居比率高,

2、农业产业生产水平落后;

3、 生产渠道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交通不便,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困难,就医困难,人畜混居比率高,

2、农业产业生产水平落后;

3、生产渠道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单一。

3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洪蓝镇天生桥村

天生桥村位于溧水县洪蓝镇西北侧,东濒素有“江南小三峡”美称的胭脂河;北踞具有“琛岭神灯”之称的小茅山山麓。村域内山水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风光怡人,有国内堪称一奇的天然石桥——天生桥和南京太阳岛休闲度假中心。全村共有17个自然村,30个村民小组,1295户村民,3887个人口,2386个劳动力,党员101人。全村总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675亩、承包面积4895亩、山林面积1500亩、水面980亩。村水、电、通讯到户率, 卫生户厕率, 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 主干道硬化率等均达100%, 农民居住区绿化率达40%以上。 目前建有社区活动中心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村平均每年投入经费20多万元进行村庄整治行动,投入50多万元进行道路建设,使全村村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村党总支部、村委会,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村级工业和三产业,编制全村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彰显工业、三产和生态旅游特色,使村级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2007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达3.2亿,村级可支配收入近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00多元。预计今年全村实现三业总产值达3.8亿,村级可支配收入达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200万元。先后荣获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民主法制示范村和农村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

4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赤就乡天生桥村

天生桥村是赤就乡普桥村委会下的自然村,位于赤就乡东北边山区,距离普桥村委会2 公里,距离赤就乡14公里。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海拔17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842.9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237亩,有林地466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1户,有乡村人口228人,其中农业人口226人,劳动力12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15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3.1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43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在林果地或山场上发展土鸡养殖;巩固并发展烤烟种植;发展优质板栗及泡核桃种植;发展甜脆玉米、优质红薯等定单农业种植;发展优质水稻种植;开采铁矿石及天然优质建筑石材等等。

5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九乡乡天生桥村

天生桥村隶属于九乡彝族回族乡甸尾村民委员会,属于山区。位于乡政府驻地北边,距离村委会6公里,距离乡政府5公里,国土面积。85平方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4.6℃,年降水量1049.5毫米,适宜种植烤烟等农作物。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83亩,其中:田24亩,地59亩,人均耕地1.48亩,主要种植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1055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9亩,主要种植桉树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亩,其它面积12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13户通自来水,有13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 %)。有13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户(分别占总数的46%和2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户;建有小水窖8口。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4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3 亩。

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8.1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71.2%;畜牧业收入6.5万元,占总收入的23.1%(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头,肉牛5头);渔业收入0.1万元,占总收入的0.4%;林业收入1万元,占总收入的3.6%;工资性收入0.5万元,占总收入的1.8%。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人(占劳动力的6.7%),在省内务工2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13户,共有乡村人口56人,其中男性28人,女性28人。其中农业人口56人,劳动力3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07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人,占人口总数的32.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6人,参合率100 %。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6公里,距离乡卫生院5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3户,占农户总数的23%。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甸尾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九乡民族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6公里,距离中学5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0人,其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2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83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年末集体总收入0.03万元,有固定资产1.44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计划、各项收入、各项支出、各项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

6 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赤鹫乡天生桥村

天生桥村隶属于赤就乡普桥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赤就乡东北边,距离普桥村委会2.00 公里,距离赤就乡14.00公里。国土面积4.92平方公里,海拔1,720.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49.8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

自然资源

截至2008年底,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37.00亩(其中:田147.00亩,地90.00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拥有林地4,662.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8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2.00亩,主要种植板栗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5.00亩,其他面积2,457.0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61户通自来水。有61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5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9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21户(分别占总数的60.6%和34%)。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5.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8.00公里。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8户;建有小水窖2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47.00亩,有效灌溉率为6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47.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5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4.00万元,占总收入的45%;畜牧业收入54元,占总收入的3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10头,肉牛5头,肉羊6头);林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 14%;第二、三产业收入3万元,占总收入的2%;工资性收入4万元,占总收入的4%。农民人均纯收入3143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人(占劳动力的5%),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2人。

人口卫生

截至2008年底,该村有农户61户,共乡村人口230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12人。其中农业人口228人,劳动力123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苗族1人,彝族3人。

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人,占人口总数的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10人,参合率92%;享受低保15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5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8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磨丹阳光希望小学,中学生就读到赤就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2.00公里,距离中学14.00公里。截至2008年底,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4人,其中小学生17人,中学生7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93.91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公开项目财务收支情况。

7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树苴乡天生桥村

天生桥村隶属于树苴乡二街村委会,位于树苴乡东边,距离树苴乡集镇42公里,海拔2100米,年平均气温15℃,适合种植烤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耕地面积28亩,林地120亩,人均耕地0.63亩,共有经济林果地20亩。 有农户13户,共57人,其中农业人口总数为55 人,劳动力25人。2008年该自然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4.85万元,其中:种植收入5.2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35%;畜牧业收入5.94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0%;林业收入1.4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外出劳务收入2.3万元。农民人均总收入3350元,人均纯收入2250元。

8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白水镇天生桥村

村情概况

天生桥村隶属于白水镇新排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白水镇西边,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白水12公里。国土面积3.67平方公里,海拔2076米,年平均气温13.7 ℃,年降水量997毫米,适宜种植玉米、烤烟、万寿菊等农作物。有耕地187亩,其中人均耕地0.93亩;有林地3425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乡村人口222人,其中农业人口222人,劳动力172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0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4.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7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54.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2万元,占总收入的37%;畜牧业收入56万元,占总收入的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22头,肉牛41头,肉羊158头);第二、三产业收入105.9万元,占总收入的42%;工资性收入0.2万元,占总收入的0%。农民人均纯收入6671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畜牧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在省内务工3人,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52户通自来水。有52户通电,有4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52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3.75%和100%);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6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6户(分别占总数的73%和73%)。

该村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0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6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7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87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93亩。

9 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天生桥村

村情概况

天生桥村隶属于田坝镇四坪村委会,属于山区,距离村委会2公里,离镇23.5公里,国土面积1.14平方公里,海拔1700米,年平均气温12 ℃,年降水量95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有耕地312亩,其中人均耕地1.86亩;有林地109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4户,有乡村人口168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人,劳动力10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01人。全村经济总收入5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3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总收入51.7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6.4万元,畜牧业收入11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94头,肉牛1头,肉羊8头);林业收入0.3万元,;第二、三产业收入3万元,工资性收入23万元,人均纯收入193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殖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4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0人,在省内务工30人。

基础设施

全村有有23户饮用井水,有4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

该村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3.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3.5公里。全村共拥有摩托车6辆。

农户住房中有1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10 云南省宣威市羊场镇天生桥村

村情概况

天生桥村隶属于羊场镇鸡场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羊场镇南边,距离村委会3.2公里,距离羊场镇3.7公里。国土面积1.07亩,海拔1965米,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蔬菜等农作物。有耕地247.64亩,其中人均耕地1.42亩;有林地1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52户,有乡村人口174人,其中农业人口174人,劳动力10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72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4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6万元,占总收入的46.67%;畜牧业收入16万元,占总收入的13.33%(其中,年内出栏肉猪487头,肉牛9头,肉羊50头);林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1.67%;第二、三产业收入46万元,占总收入的38.33 %;农民人均纯收入3734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7人(占劳动力的16.35%),在省内务工16人,到省外务工1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9户通自来水,有3户饮用井水,有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0%)。有52户通电,有37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39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4.23%、100 %和71.15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0户(分别占总数的38.46%和19.23%)。

该村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7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0辆,拖拉机 0辆,摩托车2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5户;建有小水窖3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4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亩,有效灌溉率为4.8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 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5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9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47.64亩(其中:田40亩,旱地207.64亩),人均耕地1.42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1000亩,水面面积10亩,草地18亩;荒山荒地12亩,其他面积320亩。有石灰岩资源。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第三产业等,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

种植业主要以优质玉米宣黄单2号、4号、会单4号等品种种植为主,面积160亩;脱毒薯以种植威芋3号、会4号为主,面积80亩;白菜、青菜、葱蒜等种植面积10亩。

养殖业以生猪养殖、商品羊养殖为主,并配套熟改生喂,品种改良等新法饲养技术,生猪引进大约克品种,羊引进会泽黑山羊、波尔多羊两个品种,缩短养殖期,增加出栏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2户,共乡村人口174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85人。其中农业人口174人,劳动力104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汉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84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70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97.7%;享受低保9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4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9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大硐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镇初级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3人,其中小学生21人,中学生12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47.64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政务,财务 。

发展重点

撑,增收困难,基础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村内道路基本没有硬化,一下雨,泥水四处流淌,村民出行困难,需硬化村内道路5公里。由于水源点建设不到位,一年之中有半年饮不上清洁卫生的生活用水。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5年时间基本完成村内道路的硬化5公里,电网改造完成436户,饮水问题得到彻底改善,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发展务工经济,扩宽增收渠道。养殖业以生猪养殖、肉羊养殖为主,生猪引进大约克,山羊引进会泽黑山羊、波尔山羊两个优良品种,配套良法养殖,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4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