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山区 |
释义 |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是乌鲁木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金融中心,驻有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 中文名称:天山区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下辖地区:辖14个街道、1个乡 政府驻地:乌鲁木齐市东环路 电话区号:0991 邮政区码:830002 地理位置:乌鲁木齐市东南部 面积:171平方公里 人口:49万人(2004年) 代码:650102 拼音:Tianshan Qu 区域概况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被誉为“耕凿弦涌之乡、歌舞游冶之地”. 东起东山公墓山脊与水磨沟区、达坂城区相邻,西界河滩路和平渠与沙依巴克区相望,南界托里乡与乌鲁木齐县毗邻,北起红山路与河滩北路交汇处与水磨沟区相接。天山区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也是自治区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所在地。辖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区内居住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44个民族,常住人口69.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2万人,占总人口的39.1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区。全区共有宗教活动场所60家,其中清真寺57所,教堂3所。区内有驻地单位5000余家。全区下辖7个管委会、11个街道办事处,147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1个牧场。区属部门单位共155个,其中行政单位53个,事业单位102个,财政供养9602人。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8.57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亿元,同比增长19%。全区现有主干道55条、次干道130条、巷道879条,均占全市的1/3,绿化覆盖率达28%。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0%,全区低保户共2449户5457人。天山区共有党员13736名,各级党组织653个。全区现有社区党支部211个,社区党总支29个,社区党委10个。 自然地理天山区是乌鲁木齐市的发源地,旧称“迪化”,曾被誉为“耕凿弦涌之乡,歌舞游冶之地”,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辖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另有草场34.82万亩(约23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32.79平方公里。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全区下辖一个乡(含牧场)及13个街道办事处,共有124个社区居委会,4个村委会。驻地单位1060个。区内居住有汉、维吾尔、回、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34个民族45.6 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3.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0.6%。辖区驻有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党、政、军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首脑机关,是乌鲁木齐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 城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2002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50.5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1%;实现城区级财政收入2.6亿元,较上年增长15%,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继续列我市各区县之首。 金融证券及通讯商贸业活跃发达。自治区及我市各类银行、保险、信托投资、证券公司和电信、邮政、通讯机构多集中在我区,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疆各地。仅人民路就集中了各类金融证券公司10余家之多,堪称“金融一条街”。 市场建设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依托“老字号新华饭店”的名牌效应,大小西门一带全疆最大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投资兴建的包括服装、鞋帽、布匹、小商品等各类市场群已由原来的低档次、传统型经营向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国家二类口岸边疆商贸城是闻名于独联体和西亚诸国的综合批发市场,吸引着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争相经商贸易,年平均出口货物总值20多亿元,已成为我市出口创汇的重要窗口;具有独特少数民族文化底蕴的集旅游、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的二道桥市场,亚洲最大的民族特色市场新疆国际大巴扎,西域风情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新疆民族风情饮食娱乐街”充分展现了浓郁的新疆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和生活风貌,已成为我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旅游观光风景线;红旗路电脑市场等一批新兴的IT产业项目相继建成运营,蓬勃发展。“假日”“海德”“天百”等各大宾馆酒店、商厦坐落区内,新兴连锁店、专卖店、老字号商铺云集于此,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业网点星罗棋布。仅被国家命名为“百城万店无假货”、“打假维权消费者满意服务一条街”的中山路,就集中了10余家批零兼营的大中型商场及上百家各类小型百货商店、精品店,被誉为边城的“南京路”、首府的“王府井”。截止2002年底全区共有各类市场74个,年成交额合计约30亿元,年利税近2.5亿元,市场建设投资规模超过6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达49%。 行政区划天山区下辖7个管委会、11个街道办事处,147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1个牧场。 延安路办事处,东门办事处,和平路办事处,解放南路办事处胜利路办事处,幸福路办事处,燕尔窝办事处,新华南路办事处青年路办事处,红雁办事处,解放北路办事处,翠泉路片区管委会,大湾管委会,团结路片区管委会,赛马场管委会,二道桥片区管委会,黑甲山管委会,大小西门片区管委会。 天山区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部,东起东山公墓山脊与水磨沟区、达坂城区相邻,西界河滩路和平渠与沙依巴克区相望,南界托里乡与乌鲁木齐县毗邻,北起红山路与河滩北路交汇处与水磨沟区相接,辖区总面积近200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近50平方公里。区内居住有汉、维吾尔、回、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44个民族,常住人口69.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7.2万人,占总人口的39.11%,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大区。全区共有宗教活动场所60家,其中清真寺57所,教堂3所。区内有驻地单位5000余家。区属部门单位共155个,其中行政单位53个,事业单位102个,财政供养9602人。全区现有主干道55条、次干道130条、巷道879条,均占全市的1/3,绿化覆盖率达28%。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区内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覆盖率达90%,全区低保户共2449户5457人。天山区共有党员13736名,各级党组织653个。全区现有社区党支部211个,社区党总支29个,社区党委10个。 组织文化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强化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投入96万元为15个社区文化站(室)增配了文化服务设施。全面落实“三馆”免费开放政策,大力开展“百日文化广场”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演出1387场,放映电影1570场,惠及94万余人次。通过开展机关文化建设,形成了“山之本、民为天”的机关品牌名称和执政理念,增强了各族干部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扫黄打非”和文化市场规范管理力度不断加大,文化市场环境得到有效净化。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在自治区“双拥模范城区”七连冠检查验收中取得全疆第一的好成绩。 发展历程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区环境日益优化完善,现代化气息浓厚。主次干道纵横阡陌,公共交通四通八达;居住环境日臻完善,人均居住面积拥有量居全国城市前列;绿地草坪和花坛彩砖随处可见,绿化、美化质量不断提高,城区主要干道实现了“乔、灌、花、草”相结合,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城区市容整洁,环境优美;城区内交通、通讯、供排水、供电、环保等各类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辐射、带动和吸纳作用,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已初具规模。 教育事业兴旺发达。我区普通教育和义务教育在校生占全区总人口的六分之一,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以上的人数比例居乌鲁木齐市之首,区属小学的教育质量及民族教育始终保持自治区一流水平。目前,城区内共有高等院校6所,中等专业学校18所,中小学幼儿园109所,另有社会力量办学点30余个。其中,自治区被唯一列入国家“211工程”且在全疆成立最早的新疆大学,汇集、传播新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新疆艺术学院,特殊教育机构乌鲁木齐市盲聋哑学校以及多所成人教育高等学府都云集我区,教学条件优越,教育氛围浓厚。逐步形成了以小学教育和民族教育为重点,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并存的多学科、多层次、多民族的教育体系。 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区内现有各类医疗、防疫、保健机构19个,驻区单位医疗室(所)440余个,拥有各类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000余人,已形成防止结合的医疗网络,人民群众就医保健十分便利,食品卫生监督层层到位,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现有各类文化娱乐场所280余个,体育场所800余个。新疆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新疆歌舞剧院、兵团杂技团、新疆人民出版社等各类各级新闻出版机构、艺术团体、影剧院、图书馆遍布全区,各族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日益充实且丰富多彩,文体活动蔚然成风。计划生育、社区建设等各项事业成绩显著,令人瞩目。同时,天山区是军民团结、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曾诞生过全市第一家“军人家庭服务中心”;天山区是精神文明创建的先行军,曾率先创办全市第一所“市民文明学校”。全区三级文明单位占辖区单位总数的69%。先后荣获“全国科教兴区先进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22个国家级荣誉称号和“自治区文明城区”、“自治区最佳卫生城区”等105个自治区级荣誉称号,以及市“四美一净”先进集体等414个市级荣誉符号。 历史沿革现在的天山区,就是清代迪化城与新满城以及城厢的旧址,也即是解放初期的乌鲁木齐市一、二、三、四、五区的辖区。1957年,一、四、五区合并成立天山区,二、三区合并成立多斯鲁克(维语,意为友谊)区,并分别成立区人民委员会。1960年,撤销多斯鲁克区,将所辖地段并入天山区。 2000年,天山区辖12个街道。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71432人,其中:乌拉泊街道 11265人、燕尔窝街道 23427人、胜利路街道 60091人、团结路街道 42698人、解放南路街道 23077人、新华南路街道 29852人、和平路街道 47645人、解放北路街道 31774人、幸福路街道 45904人、东门街道 32377人、新华北路街道 29722人、青年路街道 34117人、碱泉街虚拟街道 43389人、延安路虚拟街道 10352人、盐湖化工厂虚拟街道 4236人、柴窝堡林场虚拟乡 1506人。 ?年,天山区辖14个街道、1个乡:解放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幸福路街道、和平路街道、青年路街道、新华南路街道、燕儿窝街道、乌拉泊街道、东门街道、团结路街道、延安路街道、碱泉街道、大湾乡。 2002年3月9日,国务院(国函[2002]20号)批准将天山区的乌拉泊街道划归乌鲁木齐市南泉区(更名为达坂城区)管辖。 2003年底,天山区辖13个街道、1个乡,124个居委会、5个村委会:燕尔窝街道、新华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团结路街道、青年路街道、东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碱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湾乡。 燕儿窝街道 辖7个社区:乌拉泊社区、燕儿窝南社区、十七户社区、红雁池社区、燕尔窝北路西社区、燕尔窝北路东社区、红雁池东社区。 胜利路街道 辖11个社区:三甬碑社区、胜利路社区、南梁社区、河坝巷社区、领馆巷南社区、红旗社区、湖源巷社区、大湾南社区、羊毛湖社区居、多斯鲁克社区、新疆大学社区。 团结路街道 辖13个社区:领馆巷北社区、团结社区、八户梁社区、延安路社区、夏玛勒巴克巷社区、皇城社区、瓷厂社区、波斯坦巷社区、广电社区、昌乐园社区、中环路南社区、大湾北社区、后泉路社区。 解放南路街道 辖13个社区:二道桥社区、爱国巷社区、建中路社区、永和巷社区、福寿巷社区、双庆巷社区、山西巷社区、新市路社区、育才巷社区、天池路社区、饮河巷社区、龙泉社区、马市小区社区。 新华南路街道 辖8个社区:南公园社区、北国春城社区、五桥社区、团结西路社区、四桥社区、三桥社区、西河坝前街社区、西河坝后街社区。 和平路街道 辖11个社区:黑甲山前街社区、黑甲山后街社区、二道湾社区、康泰社区、三山社区、体育馆路社区、跃进街社区、药王庙社区、固原巷社区、东菜园社区、国际城社区。 解放北路街道 辖9个社区:文化路社区、南大街社区、和平北路社区、天山路社区、青年路社区、广场社区、健康路社区、春风巷社区、中山路社区。 幸福路街道 辖13个社区:幸福路社区、幸福集社区、天福花园社区、四道巷社区、北三巷社区、百信花园社区、职大社区、建国南路南社区、中环路北社区、宏大社区、湖东社区、东大梁社区、二道湾东社区。 东门街道 辖11个社区:建国南路北社、东后南街社区、东风路社区、东后北街社区、五星南路社区、西后街社区、日光小区社区、前进东路社区、前进西路社区、建国北路社区、光华路社区。 新华北路街道 辖8个社区:人民路社区、西河坝社区、西河街南社区、红旗路社区、西河街北社区、民主西路社区、建设西路社区、建设路社区。 青年路街道 辖7个社区:光明路北社区、新民路西社区、新民路东社区、建工社区、五星路西社区、五星路东社区、青年路东社区。 碱泉街道 辖11个社区:翠泉南路社区、翠泉北路社区、天府社区、向阳社区、碱泉东社区、碱泉中社区、碱泉西社区、月光小区社区、方苑社区、红桥社区、翠泉中社区。 延安路街道 辖8个社区:延安大道社区、盐化社区、延安新村委会社区、赛马场社区、延安东路社区、团结东路社区、晨光社区、东湾社区。 大湾乡(代码650102200) 辖5个行政村:乌拉泊村、八户梁村、大湾村、二道湾村、宁夏湾村。 2004年底,天山区辖13个街道、1个乡,130个社区居委会、1个村:燕尔窝街道、新华南路街道、新华北路街道、团结路街道、青年路街道、东门街道、和平路街道、幸福路街道、胜利路街道、解放南路街道、解放北路街道、碱泉街道、延安路街道、大湾乡。 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天山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经济强市、创旅游名城”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积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深挖优势和特色,促进了城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预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8.05亿元,较上年增长13.5%,三次产业比重为0.1∶25.35∶74.55。完成财政收入40993万元,较上年增长12.9%。目前,该区人口占全市1/4,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1/5,第三产业占全市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1/4,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市1/2,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中心城区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我区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地缘优势,积极把优化提升三产质量,实现特色化、专业化、品牌化经营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完善市场功能、盘活资源、嫁接改造、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等方面狠下功夫,进一步巩固增强三产的支柱地位。2005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8.01亿元,增长13.7%,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74.55%。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服务业是推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一是内外贸易齐头并进。目前,全区培育形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54个,引进发展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43个,年成交额近百亿元。国际大巴扎、大小西门、红旗路、边疆商贸城等一批重点商圈市场成为辐射全市乃至全疆的区域性商品集散地,中山路、解放南路荣创“中国著名商业街”和“中国特色商业街”。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5亿元,较上年增长16%。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居全市第一。 二是旅游业异军突起。天山区旅游资源丰富,集中了革命烈士陵园、西路军旧址、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旧址、毛泽民烈士故居、文庙、轮台古城遗址等许多著名的革命遗址、古迹和文物。二道桥民俗一条街、乌拉泊古城、燕尔窝景区和大银行入选乌鲁木齐市“新十景”,新疆民街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乌拉泊古城旅游项目建成开放。以民族风情旅游和都市观光旅游为主导,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为补充的大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7万人,同比增长10.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29%。 三是现代服务业活跃发达。中介市场的建设和规范管理不断加强,法律、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辖区内金融证券业、通讯业繁荣发展。各类银行、保险、信托投资以及电信、邮政、通讯等现代服务机构多汇集于次,其分支机构遍布全疆各地。 四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为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全区私营企业达到2277户,从业人员9312人;个体工商户13336户,从业人员23155人。 第二产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天山区积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立足区域实际,坚持通过发展外向型工业和高新技术等产业,走符合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5年,第二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29.1亿元,较上年增长12.8%。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9.56亿元,同比增长17%,占经济总量的8.1%。建安行业和以电力、建材为主的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启动实施了占地140平方公里,计划15年建成收益,集生态保护、工业开发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东部山丘地带生态保护和开发建设工程。目前,相关配套规划已基本完成,完成一期绿化4000亩,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天山区都市工业园区积极筹备建设。 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2004年以来,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精神,全面完成了原大湾乡4村和一个村级建制公司的撤村建居工作,并成立了新的经济组织,农民转为居民后均纳入相关社区,各项利益得到有效维护。2005年,第一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仅为0.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15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 城市建设管理迈上新水平。巷道改造工程规模空前,2003年至2005年,共投入9638万元打通、改造巷道227条,城区道路交通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我区共有保洁员1089名,环卫清运车辆48辆,年清运垃圾25万吨,支出垃圾处置费459万元、燃料维修费近500万元、清运人员工资460万元。积极推进旧城改造工程,解放南路、和平路地区面貌大为改观,黑甲山改造工作进展顺利,城区绿化、美化、亮化质量不断提高,中山路、人民路、二道桥步行街等一批精品路巷先后建成。城区内通讯、供排水、供电等各类城市公用设施日趋完善,服务功能日渐增强,现代化气息日益浓厚。辖区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重点改造工程项目陆续建成,产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经济概况2011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57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预计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 191.61亿元,同比增长9.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77.0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33.3%;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6.1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44元,同比增长12.1%;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197元,人均增加1286元,同比增长12%。商业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传统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专业市场蓬勃发展,特色商业街(区)优势不断巩固。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中央商务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引进重庆三峡银行、美亚润和文化公司等5家知名企业地区总部入驻。进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29亿美元。紧紧抓住首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契机,全方位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和招商引资,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0万人次,同比增长7.52%。实现会展招商项目29项,签约总金额81.7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4亿元。经济服务全面加强。帮助33个项目争取各类扶持资金1.4亿元,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问题156件。推荐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家、担保公司2家,办理贷款担保1.2亿元。16个市、区重点社会投资项目进展顺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95亿元,同比增长10%。 社会事业教育文化卫生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展。辖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33所,其中区属中学6所,小学24所,在校中小学生3.92万名,教职员工3681人。2005年投入15452万元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疆一流水平。 全区有各类医疗、防疫、保健机构近20个,驻区单位医疗室(所)440多个,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万人。各类文化娱乐场所280余个,各类体育健身活动场所800余个。 社会保障建立各类便民效益服务型社区服务网点5709个。投入资金652万元,购置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23套共2703平方米。截止2005年底全区社区办公用房全部达到80平方米以上,平均面积为163平方米。大专以上学历的社区工作者占总人数的55.4%。社区志愿者服务组织381个,人数达3.5万余人。中山路社区居委会被评为“全国十佳学习型社区”。115个社区建立了“百姓心声站”。 以养老、失业、医疗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力推进,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低保户3876户,11083人,2005年共计发放低保金1407.8万元。建立“爱心慈善超市”2个,“济困医院”增至4个。投入1830万元修建的“天山区残疾人康复中心”综合服务大楼已投入使用。成立了“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逐步健全完善了三级劳动保障信息平台。2005年,安置就业人员9106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83个,安置“4050”人员417人;财政投入464万元用于公益性岗位人员岗位补贴及社会统筹,辖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 民族团结大力推进“以德治区”,巩固了自治区级文明城区成果,民族团结和双拥工作持续深入,军政民关系不断巩固,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殊荣。 科教兴区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类科普活动形式多样,争创并巩固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果,荣创“全国科教进社区先进区”、首批“自治区科普示范城区”,创建自治区、市级科普示范街道3个,科普示范社区22个,科技特色学校8个;全区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城区内各类学校达133所,形成了以基础、职业、成人、民办为一体的教育格局,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教育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示范校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民汉合校顺利完成,双语教学全面启动,少数民族教育得到长足发展;教育科研成果显著;“两支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稳步推进;为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弱势群体子女就学减免学杂费3184万元;督学、督政并重,“两基”成果得到不断巩固提高;校园内外安全环境切实加强;投入近1.5亿元用于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继续保持全疆一流水平。文化体育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先后23次荣获国家、自治区级文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取得乌市首届运动会奖牌和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各类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辖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医政、药政、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应急机制日趋完善,取得了抗击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胜利;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疾病的综合防治深入实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成就,荣创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集体和自治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示范区。公车改革全面推进,有效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民政、爱国卫生、老龄、残疾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 旅游景点玫瑰谷新疆最大的一座玫瑰园里,鲜艳的玫瑰正在怒放,乌鲁木齐市玫瑰零售市场的近一半鲜切玫瑰是从这里运出去的。玫瑰谷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水西沟,新疆天牧实业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占地50多亩,年产200万枝玫瑰。 天牧公司打算在水西沟打造出一条玫瑰谷:他们要在3年内把鲜切玫瑰的年产量提高到1000万枝,品种增加到12个,要创造1800万元的产值,占领新疆市场份额的80%以上。而新疆市场并不是天牧公司的主战场,他们更看中新疆周边国家的广阔市场,要让玫瑰走入中亚、中东、俄罗斯等地。去年,他们向俄罗斯出口了20万枝玫瑰,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市场也已打开。 西王母祖庙西王母祖庙,始建于元朝,距今八百年的历史。在历史上曾三次维修,最后一次毁坏是在一九三二年,为我国著名的道教名观。 一九九九年四月由乌鲁木齐市道成实业公司投资,并与天池管理局合作,在原庙址上重建“西王母祖庙”,重建的西王母祖庙基本保留了原庙的建筑风格,该庙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9平方米,坐落在天池的东岸,为天池的重要景观之一。 奎克乌苏石林奎克乌苏石林,因位于天山山脉西段、那拉提山北麓的奎克乌苏达坂之下而得名,石林区海拔3500米,长9公里,宽5公里,相对高度30米。石林似林非林,它是由半胶洁的砂砾岩层经外营力的长期雕塑,变得千姿百态,光怪陆离,石林中有“欧州古堡”,肃穆森严,有“宝剑出鞘”,刺破青天,有“行人走兽”,或卧或躺。 其间石窟洞穴比比皆是,像居高临下的亭阁。这里人迹罕至,环境幽静,是野生动物的天堂。关于石窟还有一个英雄尕勒腾为民除妖的传说。优越的自然条件,使石林成为野生动物的“世外桃源”,成群结队的大头羊、鹅喉羚,穿梭石林,栖息繁衍。在雪线附近,可采到雪莲、党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在石林中心,有一泓清潭,人称“鹿镜湖”。水中有一股浓重的硫磺气味,传说是英雄尕勒腾洗火药时留下的气味。 美食特产手抓饭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抓饭”,维吾尔语叫“波糯”,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饮”。现在有些家庭执行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 馕馕,是新疆各兄弟民族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用馕坑(吐努尔)烤制,馕坑呈圆形,以土烧制而成。添加羊油的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沫等佐料拌馅烤制的乃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而别。传说当年唐僧取经穿越沙漠戈壁时,身边带的食品便是馕,是馕帮助他走完充满艰辛的旅途。通过这个美好的传说,各族人民把馕看做日常生活必备的食品。 葡萄干葡萄干是在日光下晒干或在阴影下晾干的葡萄的果实。做葡萄干的果实必须是成熟的果实,葡萄干内的含水量只有15-25%,其果糖的含量高达60%。因此它非常甜。葡萄干因此可以保存很久,时间长了后葡萄干里的果糖有可能结晶,但这并不影响其食用。葡萄干可以被作为点心直接食用或放在糕点中,一些地方的烹调食用葡萄干调料。 哈密瓜哈密瓜有“瓜中之王”的美称,含糖量在15%左右,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袭人,饮誉国内外。在诸多哈密瓜品种中,以“红心脆”、“黄金龙”品质最佳。哈密瓜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 挂毯挂毯也称作“壁毯” 。原料和编织方法与地毯相同,作室内壁面装饰用。壁毯装饰以山水、花卉、鸟兽、人物、建筑风光等为题材,国画、油画、装饰画、摄影等艺术形式均可表现。大型壁毯多用于礼堂、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小型壁毯多用于住宅、卧室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