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泉穴 |
释义 | 人体穴位之一,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 【解剖】在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有肱动、静脉肌支;为臂内侧皮神经及肌皮神经分布处。 【主治病症】 1.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心动过速,心内膜炎;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肋间神经痛,膈肌痉挛; 3.其它:支气管炎,上臂内侧痛,视力减退等。 【人体穴位配伍】配内关穴、通里穴治心痛、心悸;配肺俞穴、支沟穴治咳嗽、胸胁痛;配侠白穴、曲池穴、外关穴治上肢痿、痹、瘫、痛。 【刺灸法】直刺0.5-0.8寸;可灸。 【别名】天温穴,天湿穴。 【穴义】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在此大量气化。 【名解】 1)天泉。天,天部也。泉,泉水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下行经水是从高处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天池穴传来的地部温热经水,由天池穴上部传至本穴时是从高处落下,气血物质如同由天而降,故名。 2)天温。天,天部也。温,温热也。天温名意指心包经的下行经水向经穴外部传递温热之气。 本穴物质为天池穴传来的温热经水,在由上部经脉飞落下至本穴时向外大量散发温热水气,故名天温。天湿名意与天温同,湿指心包经经水下行时散发大量水湿。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下行的温热经水及经水外散的温热水气。 【运行规律】经水循心包经下行并向天部散发水气,天部的温热水气散热后冷降为水液亦循心包经下行于曲泽穴。 【功能作用】散热增湿。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