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清寺 |
释义 | 【 天清寺 】 《 佛学大词典 》 位于河南开封。五代周太祖建,初名国相寺,又称白云寺。寺有塔,六面九级,宏伟庄严,通称繁塔,故俗称繁塔寺。明末毁于水患,仅存一殿一塔,塔复折断,仅余三级。清乾隆中(1736~1795),重修之,前临惠济河,后依古吹台,碧水绿杨,景物佳美。民国十七年(1928),冯玉祥毁像驱僧,改为农林实验场。 繁台春色 繁(读:薄)台,位于开封城东南,禹王台公园的西侧。那里原是一座长约百米自然形成的宽阔高台,因附近原来居住姓繁的居民,故称为繁台。早在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在此曾修建了一座寺院,叫天清寺。元末毁于兵火。清初重建,称为国相寺,于1927年废毁,现仅存一座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年?的繁塔,是开封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 北宋时期,每当清明时节,繁台之上春来早,桃李争春,杨柳依依,晴云碧树,殿宇峥嵘,京城居民郊游踏青,担酒携食而来,饮酒赋诗,看舞听戏,赏花观草,烧香拜佛,人们尽情地享受春天的美景。北宋诗人石曼卿春游时写诗云“台高地回出天半,了见皇都十里春”。赞美在繁台春游时,还能欣赏北宋皇都春天的景色。“繁台春色”也由此而得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