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龙级轻巡洋舰 |
释义 | 设计背景1914年,英国开始建造新的林仙级轻巡洋舰,以此来部分代替旧式的舷侧布置煤仓的防护巡洋舰。这种舰有比较薄的轻型装甲,主要任务是驱赶敌方驱逐舰来保护主力舰、在舰队前方展开侦察。而当年爆发的一战为各种舰型提供了充分的实验场所和时间,四年间轻巡洋舰这个新舰种活跃在大战中的几乎每一次海战中,充分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 既然如此有用,日本人当然不会熟视无睹,大战一结束后就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一代轻巡洋舰——天龙级。 设计理念大正五年(1915年),“天龙”级轻巡洋舰开始了设计酝酿。与西方不同的是,日本主要将这一吨位级别的轻巡洋舰作为水雷战队的旗舰来使用,类似西方的驱逐领舰。其另一个用途则是潜水战队的旗舰,以其不错的通讯和侦察能力支援潜艇作战。这也是为什么日本热衷于在这一级别巡洋舰上搭载飞机,而且年代相当早。西方则主要将这一舰型用做前卫侦察,在舰队决战里配合主力舰。在使用巡洋舰上,日本和西方国家有很多不同,造成了很多特殊的现象。 整体布局“天龙”级的整体设计基本上是在“矶风”级驱逐舰上发展而来:带短艏楼的船型、单线纵列的炮塔。4门三年式140毫米主炮使用一种略显特别的布置方式——前部的第二门主炮布置在烟囱和舰桥之间,后两门则纵列布置在甲板室上方,而不是船体的最上甲板,以利于在海况不良的情况下使用。在舰桥与三号烟囱的后方分别布置了1座六年式三联装鱼雷发射器,单从一次齐射鱼雷数量来看,雷击能力和“峰风”级驱逐舰相当。在其舰尾部还布置有一门三年式76毫米单管高炮。 “天龙”级诞生之初,以其33节的航速居于诸同类巡洋舰之首,这得益于总功率达51000马力(约37485千瓦)的动力系统与长宽比达到11的修长舰体。强劲的动力系统由8个重油专烧锅炉与2个煤油混烧锅炉提供蒸汽,首次使用了布劳恩·卡迪斯式齿轮减速蒸汽轮机,共装备3台。作为一级新式的轻巡洋舰,与之前没有侧舷装甲带的防护巡洋舰相比,它有50毫米厚的HT钢作为装甲带,其余部位装甲厚度为:甲板25毫米、司令塔51毫米。 从整个布局来看,“天龙”级其实就是驱逐舰的放大,只是配置更加强大,舰体也有了装甲保护,在面对敌人的轻型舰艇时也有优势。“天龙”级更像是一种超大的驱逐舰,实际上这也是日本此类巡洋舰的特点。后来类似的“球磨”、“长良”级轻巡洋舰虽然吨位大得多,但是基本沿袭了“天龙”级的布局格式。有时日本人也把此类巡洋舰作为驱逐舰使用,而传统应该由轻巡洋舰担任的任务,则由一种更大的巡洋舰来担任。 后续影响本来“天龙”级的建造计划为8艘,可是作为假想敌的美国建造了“奥马哈”级巡洋舰。经过对比,“天龙”级在面对“奥马哈”级时处于劣势,更何况后者还有航空设施,“天龙”级则没有。所以,日本只建造了2艘“天龙”级,便转为建造更强大级别的战舰。不管怎么说,“天龙”级轻巡洋舰是日本近代轻巡洋舰的鼻祖,此类巡洋舰的基础由此奠定下来。 之后,日本海军在“天龙”级的基础上改进和放大,开始建造5500吨级以及更大的天龙级的扩大改进型——球磨级、长良级、川内级。 战斗历程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天龙”号和“龙田”号同为执行长时间的中国沿海警戒勤务,由于我国海空军实力贫弱,两舰没有战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两舰组成第18战队,支援第6水雷战队参加攻击威克岛作战。 1942年6月15日,老18战队被拆开,“龙田”号离开一线,“夕张”号加入。战队被配属到第8舰队,进驻腊包尔。8月7日,“天龙”号参加了第一次所罗门海战(萨沃岛海战)中的瓜岛机场炮击作战。当日15时,三川军一中将指挥重巡洋舰“鸟海”号、“青叶”号、“加古”号、“衣笠”号、“古鹰”号,轻巡洋舰“天龙”号、“夕张”号,驱逐舰“夕”号从腊包尔起航,在漆黑的洋面上以24节的航速,东绕布干维尔岛南下直奔瓜岛登陆场。该战共击沉美巡洋4艘,重创美巡洋舰1艘、驱逐舰2艘,美军死亡1023人,伤709人,而日舰除“加古”号在返航时被美潜艇S-44号击沉而外,无一损失,仅死58人,伤101人。由于是夜战而且场面上比较混乱,该战中“天龙”号的舰员认为他们还击沉了一艘驱逐舰,但事实上是只有重伤而没有沉没,而且缺乏证据表明是“天龙”号干的。 1942年12月16日18时,“天龙”号从腊包尔出发,执行海军18号作战中的新几内亚东北部马当港攻占支援任务,18日清晨遭到美机空袭但无损伤,20时15分在马当港东北以东16公里海面被美国潜艇“大青花鱼”号的鱼雷击中,最终于23时沉没。 由于“天龙”号的沉没,第18战队被解散,“龙田”号被重新分配到本土的为新造驱逐舰训练舰员的第11水雷战队并担任旗舰勤务,退出一线战斗。之后由于战事的吃紧,这艘老旧的巡洋舰又重新投入到船队的护航任务任务中。 1944年3月13日,龙田号在又一次担任运输舰向塞班岛运送物资的时候于日本八丈岛西部海域被美国“玉筋鱼”号潜艇击沉。 基本数据排水量 标准3230吨(改装后3948吨),改装后满载4350吨 主尺度 长:134.11米,宽:12.34米,吃水:3.96米 轮机部分 RO号舰本式重油锅炉×8,RO号舰本式煤炭重油混烧锅炉×2,布劳恩·卡迪斯式齿轮减速涡轮机×3,10个锅炉,3轴推进,51000马力 燃料 煤炭150吨,重油920吨 最大航速 33.0节 续航力 14节/5000海里 定员 根据1937年(昭和12年)4月23日的内令第169号和1943年(昭和18年)的改正令第146号(由于天龙号在1942年被击沉,这个改正令只是是给龙田号用的),天龙级轻巡洋舰设舰长大佐1人,副舰长中佐1人,航海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枪炮官兼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鱼雷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通信官兼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轮机长中佐(少佐)1人,轮机分队长少佐(大尉)2人,军医长兼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会计兼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专职分队长少佐(大尉)1人,其他尉官11人,士官90人,兵213人,共计318人。 武备 三年式50倍口径140毫米单装炮×4(与香取级练习巡洋舰、中国宁海级轻巡洋舰相同),三年式76毫米单装高射炮×1(后拆除,改为25毫米双连装机关炮2座,同中国宁海号轻巡洋舰),六年式三连装533毫米鱼雷发射器×2,使用六年式533毫米鱼雷,一号水雷48发,开战时加装反潜深弹发射器2座,备弹各20发,无航空设备。 装甲 舷侧、甲板25毫米,水线带50毫米,轮机部分加强为双层63毫米,司令塔51毫米,使用HT钢。 天龙级大事记“天龙”号1917.05.17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 1918.03.11下水 1919.11.20竣工 1920.08.29配属于第1水雷战队,参加日本干涉军出兵西伯利亚,担任护卫船队工作 1921.03.01入吴镇守府籍 1922.10.09担任西伯利亚撤兵时的沿海州警备任务 1927. 被编入第1外遣舰队, 1933.05编入第3舰队第10战队 1933.11.27担任旅顺港守备部队任务 1934.11. 编入吴港警备部队 1937.07.09“七·七事变”后担任中国沿海作战任务 1941.05.25配属于第4舰队,进驻特鲁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进攻威克岛作战 1942.06.15配属于第8舰队,进驻腊包尔,参加瓜岛机场炮击战 1942.12.18在新几内亚马当港外16公里海域被美国“大青花鱼”号(SS-218)潜艇击沉 1943.02.01除籍 “龙田”号1917.07.24在佐世保海军工厂开工 1918.05.29下水 1919.03.31竣工 1920.08.29配属于第2水雷战队,参加日本干涉军出兵西伯利亚,担任护卫船队工作 1921.入佐世保镇守府籍。 1923. 东京大地震发生后,“龙田”号满载救援物资从吴奔赴东京参与抗震救灾活动 1924.03.19在佐世保港外配合潜艇部队以美国为假想敌的演习时,不慎撞沉了海中三型的第43号潜艇(打捞后被称为“吕-25号”) 1934.03.12“龙田”号作为佐世保镇守府警备战队旗舰参加舰队的一次小演习,就是“友鹤事件” 1937.07.0“七·七事变”后担任中国沿海作战任务 1941.09.01配属于第4舰队,进驻特鲁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进攻威克岛作战 1944.03.13在日本八丈岛西部海域被美国“玉筋鱼”号(SS-381)潜艇击沉 1944.05.10除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