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津三河岛 |
释义 | 天津三河岛介绍:昔日北塘要塞津城唯一海岛 三河岛,又称炮台岛,总面积为2.9公顷,岛长270m,岛最宽处138m。位于滨海新区北塘区域,因地处永定新河、潮白河、蓟运河交汇入海处而得名。明代嘉靖年间,为防止倭寇进犯,当时在蓟运河左岸的海岸线上,填垫高地并修筑了一座北营炮台,与右岸的南营炮台共同组成了北塘要塞。清朝时期,要塞先后三次大规模修缮,在清末天津海防三大炮台中,北塘炮台的地位仅次于大沽炮台。1859年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清军依靠该炮台奋起还击,英法舰队败逃。胜利后清军在营城增建炮台,并将北塘炮台防务撤至营城,北塘海防重地陷入不设防的尴尬,后来导致北塘失陷。根据《辛丑条约》约定,1901年,北塘炮台与大沽炮台一起拆除。由于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三河岛成为本市唯一列入入国家海岛名录的岛屿。 景点:九处景观尽赏河海风光 “三河岛是北塘整体游览区的一部分,因而要增强其休闲观光旅游功能。”泰达园林规划院左旭工程师告诉记者,此次三河岛共设计了九处景观节点,通过新景点的设置,整合了历史文化遗址,又体现了其现代旅游功能。 这9大景点包括:游船码头位于公园入口区域游客可通过乘船到此码头登岛, 入口区域通过景观的营造展现出炮台遗址公园历史厚重的特色。同时在功能上设置小卖部、卫生间等设施。 古炮台遗址对现存清朝末年,清军为抵抗八国联军进攻而修建的炮台遗址用围栏进行围合加以保护,使其成为爱国教育的景点。 古炮台残墙三河岛上东南侧有现存的古炮台堡垒的残墙,残墙记录了历史的屈辱和中国人民顽强抵抗的精神,将成为一道特色展墙。 眺望台位于三河岛的东部,游人可从这里向蓟运河方向及彩虹大桥方向观景、拍照。 观景风车是岛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在三河岛的主峰上将建造以风车为造型的功能建筑,建筑分为四层,首层为历史文化展厅,在室内对岛上的历史文化、保留遗址进行全方面介绍。二层为休闲咖啡吧,满足观景、餐饮、休闲娱乐等功能。三层为观景瞭望台,可俯瞰岛内自然植被、鸟类及各处景点,游人更可再次欣赏中新生态城、彩虹桥的美景。 北侧碉堡遗址西侧碉堡遗址为近代抗战时期的作战碉堡,分别位于三河岛的北侧及西侧。由于建筑保存完好,景点将开发成为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 喂鸟木平台在鸟类栖息地中设置体现生态理念的木栈道、木平台。未来游人可在此喂鸟,亲近、观赏湿地。观景廊位于三河岛西侧,外型如展翅翱翔的海燕。游人在观景廊区域可欣赏到岛内及周边区域的风貌。 亮点一:生态环保大风车好看还发电 左旭介绍,三河岛的一大亮点就是引进了节能环保的理念,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及雨水收集系统,实现绿色环保的生态效益。据悉,三河岛上的用电均依靠太阳能发电、风车风力发电。岛上所有景观灯草坪灯都选用节能环保的太阳能照明灯、风光互补路灯等环保型灯具。观景风车建筑的顶部还可通过风能发电。从而不需要向岛引入电缆,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此外三河岛的给水系统是通过打深水井,利用风车动能抽水提供岛上水源。在排水上,建立雨水管网系统,并搜集雨水,未来可实现循环生态效益。 亮点二:历史与自然并重尽显湿地特色 记者从泰达园林规划院了解到,三河岛的保护性改造工程将依托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三角洲湿地风貌的资源优势,按照两大核心主题设计,建设鸟类栖息湿地和炮台历史遗址公园。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候鸟在迁徙途中经过北塘,并在三河岛栖息、觅食,成为独特的风景。此次,三河岛特别规划了鸟类栖息湿地,规划面积为0.87公顷。在设计上对现已形成的湿地景观进行保护,引鸟入林,并形成一道绿色屏障,使鸟类有一个安静的家。炮台历史遗址公园规划面积为2.03公顷。为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将在此区域的东北部建地形、造山,隔开现有的遗址区域。 三河岛修缮:2011年5月,岛内风车建筑开始整体改造,外部用木质、页岩石装修,风车身用碳化木板瓦铺设,内部木装饰,旋转钢制楼梯,二层铺设木地板、木护栏。现今还在装修中,预计今年就可以完工,以前有一座铁桥,2011年拆除,据说要重新制作铁索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