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津桥
释义

天津桥始建于隋,废于元代。初为浮桥,后为石桥。隋唐时,为连接洛河两岸的交通要道,十分繁华。桥上有四角亭,桥头有酒楼。著名的“天津晓月”为洛阳古“八大景”之一。该遗址已经考古发现,在今洛阳桥附近。

文物简介

天津桥是隋唐时期洛阳城南北交通的要冲,旧说它在今洛阳桥东不远处,民国年间在附近建一碑亭,伫立于洛河中央。近年在今洛阳桥西100米处的洛河河床发现桥基遗址,此系隋唐时期的天津桥真址。

天津桥始建于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原是一座浮桥。古人把洛水誉为“天汉”,即天河(银河),而洛阳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天津即天河的渡口,故名“天津桥”。隋末天津桥被李密起义军焚毁。唐初在原址上重建,并改为石桥,仍称天津桥,又称洛阳桥。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拂晓,漫步桥上,举首可见一轮弯月垂挂天幕,俯首河面波光粼粼,偶尔又传来洪亮悠扬的钟声,这就是号称“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可惜自宋以后,战火连绵,建筑物大多被毁,天津桥亦未幸免。

天河洛水

天津桥问世之前洛河上已有桥天津桥一“出生”,就落在了隋朝的怀抱里。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后,迁都洛阳。他在汉魏故城以西9公里处重新选址建起新城。新城南跨洛河,面朝伊阙,这就需要在洛河上建一座桥。天津桥的设计者杨素和宇文恺,谙风水、懂天象,他们认为洛水就像天上的银河,而洛阳就像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如此一比照,在洛河上架的这座桥就取名“天津桥”。因为“天津”的原意为“银河”。

地理位置

学者对天津桥的具体位置有争议。在我市出版的诸多历史学刊中,学者们对天津桥的位置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说法为,天津桥在洛阳桥东;还有一种说法为,天津桥在洛阳桥西。许多出版物中认为,天津桥紧靠洛阳桥东,站在洛阳桥上往东看,有9个残存的桥墩和一个孤耸的桥亭,那下面就是天津桥的遗址。此说在上世纪考古研究中占上风,但不少学者表示怀疑,理由是《唐两京城坊考》记载:“皇城端门之南,渡天津桥,至定鼎门,南北大街曰定鼎街,亦曰天门街,又曰天津街,或曰天街。”端门为皇城的正南门,与天津桥相连。天津桥应在洛阳桥偏西的中轴线上,由是推断天津桥在洛阳桥西边不远处。但这种推断一直没有出土实物作为佐证。

直到2000年,我市考古工作者在市区洛河南北两岸向下挖掘,终于在洛阳桥西侧200米处河床下,发掘出了唐宋时期的洛河石堰与桥墩。石堰绵延数公里,桥墩下垫有枕木,上铺方石,联以铁腰,于是考古工作者断定此处便是天津桥的位置所在。当时参与发掘工作的我市青年学者霍宏伟,向记者证实了这种推断。他说:天津桥初建于隋,但隋时天津桥用木船相接,实为一座浮桥,多次被毁,不会留下实物。而唐改浮桥为石柱桥,是东都城内连接洛河南北的主要桥梁,如今发现的石堰与桥墩即天津桥之实证。

历史价值

天津桥创造了我国桥梁史上两个“之最”经过考古工作者的长期考证,隋天津桥的形象渐渐清晰了:整座大桥用大船连接,南北一字排开,犹如水中长龙衔接着南北两岸。船与船之间用铁链联结,桥面平整,桥身稳固。桥建成之后,桥上车辆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一派热闹景象。据我市史志方家周得京先生考证,隋唐天津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创造了两个“之最”,第一,最早用铁链连接船只;第二,最早建造了龟背形桥基作为支撑。

建桥历史

建造经历

《元和郡县图志》记载:“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缆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原来,当时桥的两头各建有两座重楼,用来固定铁链。管理人员日夜值班,根据河水涨落调节铁链高低,负责桥梁安全工作。桥建成后,为使高大的楼船顺利通过,桥体还可以自由开合,这在我国古代建桥史上也是了不起的创举。桥北端,正好与皇城的端门相对应;桥南端,与长达5公里的定鼎门大街(当时定鼎门在安乐窝之南)相连,南北通衢,一桥相牵,好不气派。可惜好景不长,该桥建成12年后,李密率瓦岗军攻打洛阳,隋将王世充慌忙迎战,双方在天津桥边大战三场,守桥将士的鲜血染红了洛河水,李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烧了天津桥。这是天津桥第一次被毁。

隋朝命短,不到40岁就玩完了;唐朝命长,寿命将近300年。唐玄宗开元年间,他下旨在隋天津桥遗址上重建天津桥,建的是石柱桥,又称洛阳桥。桥长三百步、宽二十多步,桥上有栏杆、表柱、四角亭;桥两端有集市和酒楼。李白光顾的董家酒楼就在桥头。当时他从长安来到洛阳,洛阳地方官为他接风,李白坐车郊游后经过天津桥,吟诗一首: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 惊动洛阳人。他留恋天津桥的景致,心情格外好,于是又吟道“黄金白璧买歌笑 ,一醉累月轻王侯”,干脆暂不启程,在洛阳饮酒数月,把王侯功名都看轻了。好一个天津桥,把诗人们征服了。刘希夷来了,写道:“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李益也来了,写道:“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这里说的洛阳桥其实就是天津桥,一桥二名,名动京城。孟郊也来了,写道:“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天津桥洛河以南,地势平坦;洛河以北,地势突兀,所以人们过桥时,自北往南称为“下桥”,由南往北称为“上桥”,这一上一下,景致有了起伏变化,也给诗人们提供了思绪翩飞的空间。白居易歌咏天津桥的诗最多,他说“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又说“莫悲金谷园中月, 莫叹天津桥上春。 若学多情寻往事, 人间何处不伤神”。天津桥凌晨的景致最美:晓月挂在天空,两岸垂柳如烟,桥下波光粼粼,四周风光旖旎,城中不时传来寺庙钟声,遂使“天津晓月”成为“洛阳八大景”中最静谧的风景。为此,白居易在《晓上天津桥闲望》写道: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空阔境疑非下界,飘飘身似在寥天。星河隐映初生日,楼阁葱茏半出烟。此处相逢倾一盏,始知地上有神仙。 北宋灭亡后,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此后洛阳失去帝都地位,国家不再投入巨资修葺天津桥,到金代洛阳桥毁于大火。断桥残础,渐渐湮没在河床之下,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可怜一座名桥,究竟退休于何年何月,史料竟未有明确记载。只是这条躺在河床下的巨龙,骨骼终难消尽,到了近代,军阀吴佩孚竟也不忘此桥,在原桥址旁修桥一座,仍称天津桥。

历代记载

《大业杂记》载:“洛水有天津浮桥,跨水一百三十步(约合216.67米)。”,《唐两京城坊考》卷五注日:系"用大船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两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浮桥则坏。贞观十四年(640年),更令石工累方石为脚。"武则天时,令韦弘机作天津石桥,桥基为龟背形,以减杀流水冲击。唐代天津桥为石柱桥,这一点文献中记载得很清楚。杜佑《通典》中云:“其天津桥、中桥石脚。”所谓“石脚”即石墩、石柱,石柱迎水面砌成尖角,可减弱水流对桥柱的冲击,利于泄洪。2000年,考古工作者在洛河北岸挖出顺序排列的4个桥墩,跨度均为15米,桥墩均呈龟背形,长20余米,由此估计天津桥宽约20米。考古发掘中还发现,天津桥两岸均以青石为堰,用以拦水,保护河岸。即便是如此坚固的桥梁,也有被冲毁的时候,从唐代到五代,再到宋代,天津桥屡被水毁,屡毁屡建,进入艰难的服役期。

唐宋时期,东都洛水河宽水急,加上只有天津桥两岸砌有石堰,上游洪峰来时,泥沙俱下,裹木挟石,对桥梁和近岸房舍破坏极大。那么,天津桥共几次被毁呢?史书记载:唐高宗统治时期,天津桥共有两次被毁,武则天统治时期有一次,唐中宗执政时天津桥有极大损毁,“神龙二年四月,洛水泛溢,坏天津桥,漂流居人庐舍,溺死者数千人”。唐玄宗统治时期天津桥又有两次被毁,其中开元二十九年秋七月,洛水暴涨,毁坏了天津桥及上阳宫部分房舍。晚唐时,天津桥遭火焚一次;后唐时,遭遇一次较大水患。这次水患,冲断了天津桥,近河庐舍被毁,官民只好坐船渡河。至当年八月,大水仍不退,渡河人每天都有被淹死的,庄宗李存勖只好写了《以天津桥未通放朝参敕》,发出通告:近来水患严重,天津桥迄今未通,往来百官以舟渡河,倾覆者多蹈泥涂,自今日起文武百官可三日一趋朝。这次桥梁中断,造成京城交通困难,几乎让衙署瘫痪,官员无法正常办公,皇帝百官由是感叹京城不可一日无桥。到了北宋时期,洛河又有数次水患,多次冲毁天津桥。宋代也和前朝一样,天津桥屡毁屡修,百折不挠,力保交通顺畅。如今想来:不是天津桥过于脆弱,而是它挺立的时间太长,几百年下来,难免经历风风雨雨。加上古代洛河上游没有水库,无法调节河水流量,洪涝之时,全凭天意——屡毁屡建的天津桥,实际上成了洛阳城洪涝灾害的晴雨表。

历代王朝对天津桥如此看重,是因洛阳多为京城之故。北宋虽然建都汴京,但仍以洛阳为西京。宋太祖赵匡胤立国第二年,就下令重修天津桥,以巨石为桥墩,高数丈,企盼永固此桥。2000年的考古发掘证实:宋代的石堰和桥墩,均以巨大方石垒砌,每砌一层,缝间凿槽,镶嵌铁腰,错缝骈连,形成巨大板块,不易分散变形;桥墩呈龟背形,分散水流的冲击力。

凭栏咏怀

天津桥

白居易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葺葺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3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