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优37 |
释义 | 简介特优37由不育系龙特甫A与恢复系组恢37配组而成。该组合于2002年4 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组恢37系自育恢复系371经系选变异优株,并测交筛选而育成的优良突变体恢复系。 优势特优37在1998~1999年参加了浙江省杂交晚稻区域试验。其中1998年平均亩产481.27kg,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6.01%,达显著水平;1999平均亩产461.3kg,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8.3%,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参加浙江省生产试验,亩产448.8kg,与对照汕优10号增产1.91%。在金华、丽水等地的大区示范和连片试种中,同样表现出较高的增产潜力,作连晚种植,一般平均亩产可达500kg以上,比汕优10增产一成以上。 性状特征特优37作连晚栽培时,株高约95-100cm,穗长22-24cm左右,穗总粒数130-150粒,实粒数110-12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7克左右。它分蘖力较强,茎杆粗壮,生长青秀,青杆黄熟,后期转色好。特优37通常其全生育期130天,比对照汕优10号长2天左右。 根据农业部稻米检测中心分析结果,特优37稻米品质中等,综合分数比对照汕优10略高。其中碾米性状的糙米率80.7%、精米率74.1%、整精米率66.6%;外观性状中粒长6.2cm、长宽比2.4、垩白度10.4、透明度2级;蒸煮品质中直链淀粉含量21.3%、胶稠度3级。 经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它中抗稻瘟病,平均叶瘟0.31级,穗瘟2.1级,穗损失率为2.15,明显低于对照汕优10号的4.78。中感白叶枯病,其抗性程度与对照汕优10号相仿。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和适龄移栽:在我省作连晚种植,应在6月12-15日播种,可与汕优10号同期播种。采用稀播壮秧,秧龄控制在35天以内。2)适当密植和加强肥水管理:每亩大田插足1.7-2.0万丛,争取有效穗20万以上。一般亩施标准肥55担左右,适当增施钾肥;基肥占60%,追肥在插后15天内结束。后期要防断水过早,干湿交替,养要保叶促粒重。3)注意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防治。重视螟虫、稻虱和纵卷叶螟的防治,白叶枯病重病区还应加强喷药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