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应性皮炎 |
释义 | 一、病因目前认为由个体遗传多基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近年发现染色体5q31.1—q33,6p21.3, 11ql3, 12q14.3一q24.1位点的基因与特应性有关。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过敏原(如室尘螨、动物毛皮、花粉)、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环境污染物、气候及精神压力因素。? 二、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近年认为异位性皮炎皮肤炎症是在遗传背景下由过敏原诱发的IgE依赖的速发型和迟发型反应,并且可能是一种Th1/Th2细胞亚群失衡条件下的以优势Th2细胞介导的皮肤过敏性炎症反应。Th2细胞产生IL-4,IL—5,IL—10和IL—13(也称Th2型细胞因子),而不产生IFN—r和IL—2(也称Th1型细胞因子),IL—4与IL—13是IgE特异性同型转换因子或IgE合成的必需因子,在异位性皮炎中,IgE一直被认为起重要的多功能作用,IL-4与IL—13能诱导VCAM—l的表达,VCAM—1有利于带有其相应配体VLA—4的T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选择性粘附浸润至过敏性组织炎症部位,IL—5促进嗜酸粒细胞分化与增殖,IL-4和IL-10抑制Th1细胞分化及IFN-r产生,这些可以解释发生在异位性皮炎上的一些免疫学异常,如血清IgE升高及皮肤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无能。另一方面,异位性皮炎常规组织病理学特征非常类似迟发型过敏反应,但是有关研究表明异位性皮炎不是传统(结核菌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DTH),近几年研究证明传统的迟发型过敏反应中浸润T细胞呈(类)Thl细胞型或Thl细胞优势,而异位性皮炎皮损中T细胞呈(类)Th2细胞型或Th2细胞优势,并且有研究证明在相同时相中Th2细胞能够诱导类似Th1细胞诱导的皮肤炎症反应,因而有人提出由Th1细胞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称Ⅰ型迟发型超敏反应,由Th2细胞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称Ⅱ型超敏反应新概念,因此,可以认为异位性皮炎是一种IgE依赖的Th2细胞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暂称Ⅱ型迟发型超敏反应)。? 结合过敏原诱导的IgE依赖速发相反应之后的迟发相反应中T细胞呈Th2细胞型或Th2细胞优势,有人从反应时相和T细胞上推测异位性皮炎皮肤炎症反应可能是由过敏原诱导的IgE依赖的速发型超敏反应(包括速发相和迟发相反应)演变而致,即这种炎症反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IgE依赖的速发型过敏反应,而是超过了严格意义上的IgE依赖速发型过敏反应机制,提出异位性皮炎免疫发病机制呈三相反应模式假设:IgE依赖过敏原诱导速发相反应→迟发相反应→Ⅱ型迟发型超敏反应。? 另一观点认为异位性皮炎发病机制为双相反应模式,即早期为由Th2细胞介导皮肤炎症反应,以后Th2细胞转化为Thl细胞,而晚期表现为由Th1细胞介导的皮肤炎症反应。? 总之,由于异位性皮炎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以上介绍的学说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与完善? 三、临床特点本病的症状多种多样,其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严重瘙痒及与痒阈降低有关的皮肤反应是异位性皮炎的重要特征。急性期皮损以在红斑基础上的剧痒性丘疹和水疱为特征,并经常伴有广泛抓痕和严重渗出及糜烂;亚急性期皮损以红斑、抓痕和鳞屑为特征;慢性期皮损以皮肤增厚性斑块、苔藓样变和纤维化丘疹为特征。在慢性期异位性皮炎病人中这三种皮肤反应形式可同时并存。异位性皮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常初发于2—6月婴儿,婴儿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面部、顶部、躯干及四肢伸侧,慢性儿童期和成人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并好发于肘窝和腘窝。儿童成熟后异位性皮炎严重程度常降低,但当再暴露于外源性刺激物时其皮肤表现为易瘙痒和炎症。另外,慢性手部湿疹常是许多成年人异位性皮炎的最初表现。异位性皮炎除上述表现外,还有许多其他临床特征详见诊断标准。虽然大多数异位性皮炎病人血清IgE显著增高和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多,但目前尚无任何实验室指标可作为异位性皮炎的确诊性标准,异位性皮炎诊断仍是基于临床标准。? 四、异位性皮炎诊断标准(1980年)(1980年,美国Hanifin and Rajka):? (一)主要特征1.瘙痒。 2.典型皮疹形态与分布。 3.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皮炎。? 4.个人或家族特应性疾病史。? (二)次要特征??? 干皮症,鱼鳞病,掌线纹过多,毛发角化病,速发型(Ⅰ型)皮肤试验反应,血清IgE升高,发病年龄早,皮肤感染倾向,损伤的细胞介导免疫,非特异性手足皮炎倾向,尿布皮炎,唇炎,复发性结膜炎,眶下皱襞,圆锥形角膜,前囊下白内障,眼眶变黑,面部苍白或红斑,白色糠疹,颈前皱襞,出汗时瘙痒,不耐毛和脂溶剂,毛囊周围角化,不耐食物,环境或精神因素影响病程,白色划痕症呈迟发变白。具备3条主要特征和3条次要特征即可诊断异位性皮炎。? ?? 五、异位性皮炎诊断标准(1994年)(1994年,英国Willams等): (一)必须是瘙痒皮肤病(或父母诉儿童搔抓或摩擦)。 (二)另加以下至少三条:? 1.皮肤皱襞累及如肘窝、腘窝、踝前及颈周(10岁以下儿童包括下颏部)。 2.个人哮喘或枯草热史(或4岁以下儿童一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 3.皮肤干燥史。 4.可见的屈侧湿疹(或4岁以下儿童湿疹累及下颏和肢体外侧)。 5. 2岁前发病(4岁以下儿童除外)。 异位性皮炎诊断标准(1998年,荷兰Bos)等: (一)必须标准为存在过敏原特异性IgE。 (二)主要标准:同Hanifin主要特征1—3条。 (三)附加标准:分四类,内容同Hanifin次要特征。满足必须标准和主要标准的2条即可诊断。 六、辅助检查?1.血清IgE或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 血清IgE或过敏原特异性IgE升高是特应性状态标志。?? 2.周围血嗜酸粒细胞检测 嗜酸粒细胞(及其释放蛋白)增多是支持特应性状态参考性指标之一。?? 3.过敏原皮肤斑贴试验或刺破试验 过敏原皮肤试验阳性有助于确定特异性触发因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过敏原皮肤试脸阳性不能证明某一种特殊食物或吸入性过敏原在异位性皮炎发病中有临床意义,而仅表明该过敏原致敏,过敏原皮肤试验阴性有助于排除过敏性触发因素。? 七、鉴别诊断1.脂溢性皮炎:本病一般有家族史,皮损常发生在头、面、胸背中上部及腋窝等皮脂分泌多的部位,损害为鲜红或黄红色斑,上覆油腻性鳞屑,血清IgE正常。 2.湿疹:常无家族史,无一定好发部位。 3.慢性单纯性苔藓:皮损为苔藓样变和多角形扁平丘疹,无个人和家族遗传过敏史,无特殊的皮损和发生发展规律,无血清和皮肤点刺试验的异常发现 八、治疗舌下含服脱敏治疗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是将诱发过敏的物质(如尘螨活性蛋白)制成不同浓度的脱敏液,用患者能适应的小剂量每日给药(将脱敏滴剂滴于舌下,使其慢慢吸收,1~3 分钟后咽下),逐渐增大剂量,达到维持水平后持续足够时间,以提高病人的耐受力。 舌下含服脱敏治疗已确定有效,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大力推广。舌下含服脱敏治疗的突出优点是使用方便,病人可以在家中自己服用,免去注射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并且更为安全。我国也已采用了这种疗法,国内已有标准化的舌下脱敏药物粉尘螨滴剂,效果良好,极大改善了过敏患者的生活质量。 脱敏治疗一般需要3~6 个月起效,要维持长期疗效,应该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用药一段时间,一般建议2 年,疗效可持续多年,甚至终身。对尘螨引起的过敏性皮炎,患者经过舌下尘螨免疫治疗前后体内免疫学指标也有改变,由于舌下粘膜组织较薄,这些位于粘膜表面的朗格罕细胞会在接触抗原的时候,捕足到变应原存在的信号,变应原疫苗能迅速吸收,从而启动脱敏反应。包括血清IgG4水平上升,Th2/Th1细胞比值改善等。由于是通过舌下给药,通常不会产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极少数患者偶有轻度皮疹或轻度腹泻,停止治疗或减量即可恢复。舌下脱敏治疗的机制是因为舌下粘膜有极多的朗格罕细胞,通过吸收微量尘螨变应原后将其加工转变成螨多肽信息,通过提呈给Th0细胞,使Th0细胞向Th1细胞转化,阻止变态反应的发生。 舌下脱敏,舌下脱敏治疗是利用过敏原的提取物滴入舌下,使呼吸道粘膜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或控制过敏症状,到达脱敏治疗的目的。其临床特点在于: 全球发展最快的脱敏治疗(即特异性免疫治疗或免疫治疗)方法,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对症+对因的理性化治疗方案。 标本兼治:根本性治疗过敏性疾病,起效显著,脱敏彻底;克服传统的激素类化学药物只在疾病发作时对症治疗,治标不治本的局限性,且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具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可能产生一定的耐药。 安全性高:全球范围内,使用30年未发生严重副作用,最大程度保障了脱敏治疗的长期用药安全性;避免注射型脱敏疗法可能引起的全身性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从而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心理负担。 脱敏治疗的发展历程1909年,Noon用自动免疫法治疗花粉性鼻炎获得成功,开创了免疫治疗新纪元。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免疫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英国发生了数例由于注射免疫治疗制剂而死亡的病例,导致有关政府机构下令全面禁止免疫治疗。 1986年Scadding和Brostoff首次利用舌下脱敏疗法(即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成功治疗变应性鼻炎,让人们对免疫疗法重新燃起了希望。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确认I 型变态反应疾病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并认为“如条件具备,应尽早应用”,免疫治疗得以重新推广。 1993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 指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可能是一种潜在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1998年,《WHO变应原免疫治疗意见书》意见书指出“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的观点,并正式推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舌下脱敏的治疗已得到大力推广,而皮下注射的免疫治疗方式则由于其潜在的危害而渐渐淡出主流医疗方案。 2001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ARIA)肯定了高剂量变应原的舌下脱敏治疗(至少是皮下注射免疫治疗累积剂量的100倍)对儿童及成人治疗的安全性。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认可SLIT为治疗某些变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九、<特应性皮炎的主要过敏原>特应性皮炎患者对多种食物和吸入物过敏。食物性过敏原主要有蛋、奶、鱼、虾、蟹、小麦、大豆和花生等。吸入性过敏原主要有屋尘螨、草籽、动物皮屑和霉等。幼儿常以食物为主要过敏原,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入过敏原越来越成为特应性皮炎的主要加重因素。特别是寄生于地毯、陈旧被褥、布质沙发以及动物皮毛内的尘螨,是诱发AD的重要变应原,每克室尘含尘螨100个时,可引起异位性素质者对尘螨处于致敏状态、血清尘螨特异性IgE呈阳性、处于发病潜伏期;每克室尘尘螨数超过500个时,具有较高致敏危险,并足以诱发临床症状避免或减少接触尘螨后,临床症状可得到明显改善。 <特应性皮炎症状表现有那些特点> 1、早年发病,病程漫长。皮疹可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干燥、苔藓化、色素沉着等多形态损害。婴儿期皮疹好发于头面、躯干、四肢伸侧,皮损常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儿童期皮疹好发于肘窝、膝窝、小腿、颈部,干燥和苔藓化明显,瘙痒剧烈。青少年、成人期皮损严重程度轻重不一,除肘窝、膝窝外,还可泛发至全身,严重时可出现红皮症。 2、家族或个人常有“特应性素质”,即:① 有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庭性倾向;② 对异种蛋白过敏;③ 血清中反应素(IgE)高值;④ 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 十、<特应性皮炎并发症和易患疾病>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毛发苔藓、干皮症 鱼鳞病 Kaposi水痘样发疹症 传染性软疣 脓疱疮 斑秃 白内障 高IgE综合征 抑郁性格 偏头痛 十一、<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特应性皮炎的基本特征:1. 瘙痒性、慢性、复发性皮炎在婴儿、孩童期主要分布于面及四肢伸侧,表现为炎性、渗出性、湿疹性皮损,青少年后主要分布于四肢屈侧及/或伸侧,表现为苔藓化。2. 个人或家庭中有遗传过敏史。 特应性皮炎的次要特征:1. 早年发病。2. 干皮症/鱼鳞病/掌纹症。3.过敏性结合膜炎/食物敏感/外周血嗜伊红细胞增高/血清IgE增高/ I型皮试反应。4. 皮肤感染倾向(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纯疱疹病毒)/损伤的细胞免疫。5. 面部苍白/ 白色划痕/乙酰胆碱延迟发白,6. 毛周隆起/非特异性手足皮炎/眼周黑晕。 凡有基本特征者或基本特征中的第一项加次要特征中的任何三项(每一项中的任何一点)可诊断为特应性皮炎。 十二、<特应性皮炎的中医症候分析>根据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特应性皮炎属“浸淫疮” (《诸病源候论》,公元610年、巢元方著)和 “奶癣”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著)范畴。我们运用传统中医辨证理论对不同年龄、不同严重度的特应性皮炎患者皮损、症状、舌象和脉象进行了证候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证候表现复杂,均为多证相兼,无单一证型。证型几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虚证、血热血燥证、湿热证、肾虚证、肝郁证。相兼证中,以湿热证、血热血燥证和脾虚证相互重叠者最多。提示特应性皮炎多具有脾虚素质(一部分为肾虚素质),易受湿、热、燥邪侵袭而发病,精神因素导致的肝郁气滞也是诱发疾病的病因之一。 十三、<特应性皮炎治疗现状>目前治疗特应性皮炎的主要方法有: ①减少、祛除变应原接触。如日本新近年开发的用超高密度编织技术制成防尘螨寝具,与普通寝具相比能使尘螨数量减少90% ; ②减敏或脱敏治法。 ③环孢素A 、FK506(Tacrolimus)等免疫抑制疗法; ④紫外线和光化学疗法; ⑤针对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而采用的治疗方法等。但上述疗法多属对症疗法,复发率高,部分疗效尚不确切。近年来随着特应性皮炎最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部分免疫机制的阐明,以控制开始/启动的炎症反应、封闭调节Th2产生、阻断IgE 介导的免疫反应以及减轻或消除特应性素质为目的免疫调节疗法正日益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中药及其治疗机理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对皮质类固醇疗法的重新认识> 特应性皮炎发病机制复杂,病程长,过敏原常为多原性且难以避免和祛除,因此应慎重应用激素。长期应用激素除造成已知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免疫功能下降、继发感染等全身副作用外,还可由于激素停用后的反跳现象使病情加重,出现特应性红皮症。颜面部长期外用激素、特别是强效激外用素可引起激素性皮炎、激素性青光眼等。关于激素应用,目前至少在下述三方面已达成共识:①治疗特应性皮炎应慎用激素;②即使应用也应在医生指导下、限制在较小剂量范围内应用;③颜面部和眼周围不宜长时间应用激素外用药。 秋冬季如何预防特应性皮炎在秋冬季节,人体容易皮肤瘙痒、干燥,应该怎样预防特应性皮炎的产生?饮食起居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秋冬季天气开始变得干燥,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应该尽量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 1、小心选择衣物,穿着棉制品衣物,以宽松为宜。 2、避免用力搔抓和摩擦。 3、注意饮食,避免进食引起过敏和刺激性的食物,如酒和辛辣的食物。 4、注意保持清洁的生活环境,减少如屋尘、螨、动物毛、花粉、真菌等变应原的刺激。 5、留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尽量避免环境变化对皮肤造成刺激。 6、选用温和、不含香料的洗浴产品,避免洗澡时间太长或水温过热,以免刺激皮肤。 7、同时要注意加强皮肤护理,恢复和保持皮肤正常湿度。 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不论急性期还是缓解期,均应至少每日涂抹润肤剂和/或保湿剂2次,多主张全身使用,尤其是在沐浴后应立即使用,以保持皮肤的水合状态而减轻瘙痒症状。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