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特木格图
释义

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旗。公元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20日,病逝于王爷庙,时年52岁

简介

特木格图,汉名汪睿昌,字印候。公元1888年(光绪十四年)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喀喇沁旗。

人物生平

特木格图的祖父达兰太曾任喀喇沁旗管旗章京,后来他的父母早逝,家道也没落了。他自幼聪明好学,因此,喀喇沁右旗王爷贡桑诺尔布很喜他,收他为义子,送他到本旗的崇正学堂学习。公元1903年,贡王选送他到北京俄文学堂学俄文。公元1906年又被送往日本东京振武学堂。他毕业于陆军士官科后又转入东京慈慧医科大学。特木格图通晓蒙、汉、日3种语言文字,在日本期间,他除学习陆军士官和医学技术外,还钻研文学,研究了不少古典名著。

人物履历

首席翻译官兼庶务科科长

公元1914年,特木格图回国后,开始在北京蒙藏院工作,任首席翻译官兼庶务科科长。他的摄影艺术高超,当时他个人有个家庭照相馆,叫"漠南景新社"。一开始,他用漠南景新社"的名义,石印过荣汉合璧的教科书出售,后来进一步想用铅字活版印,就计划创造蒙文铅字。但蒙文铅字的制造却十分困难,特木格图历经数年的苦心研制到公元1924年,蒙文铅字印刷工作,终于有了显著的成就。依他所好的式样来创制的蒙文铅字铜模,尤其是二、三号蒙文铅字的印成品,后人评价说,比其它的蒙文铅字都好。其特点是连接处结构相称,衔接合缝,字身全部体格大小,长短规格相称,形式不同的字头,区别和明显了然,制造精细。因而印成品清秀美观,阅读不费目力。特木格图创制蒙文铅字成功后,便呈请立案,当时北京政府发给他奖状,不征捐税。同时国务院农商部发给他三十年的专利证书。

公元1924年春季,特木格图开始成立蒙文书社和蒙文书社印刷厂。因所需成本很大,自有资金有限,不得不向外招股,在京内蒙古人士如贡桑诺尔布、吴思和、金水昌、张文、杨时芳、列丕元等,都是参众两院的议员,他们都入了股,然而资金还是不够用,收到的股金仅能购买必需的3架机器,若要买更多的铸字铅,而货款相差尚远。所以,只好一面做、一面购置。这期间,特木格图又开始创造藏文铜模和铅字。公元1925年,班禅住在北京时,段祺瑞给班禅创设印经处,就以蒙文书社的蒙、藏文来印,印经处也设于蒙文书社内。

特木格图的铅字和活版印刷成功之后,有不少西欧人来到蒙文书社学习。这样,蒙文活版印刷的技术便传到了西欧,公元1924年又传到外蒙。公元192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聘请蒙文书社技术员印刷蒙文书籍,公元1929年,察哈尔盟的印刷厂也是在蒙文书社培训了技术员之后才建立起来的。

公元1929年,特木格图任国民党南京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科长兼常任编审。他的蒙文书社也迁到了南京。由于领到了很多迁移费,特木格图又重新购置了机器,生意特别兴隆。公元1934年,他离开了南京,采到伪满州国,在钱家店、王爷庙担任兴安军官学校的教授。公元1936年,他计划在学校印刷蒙文讲义,遂由北京把蒙文铜模、排字架、手摇铸字机、电动印刷机等运到王爷庙,筹备将近一年,但因经费问题未能开办。

病逝

公元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5月20日,特木格图病逝于王爷庙,时年52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19: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