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释义 |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idiopathic facial palsy)又称面神经炎,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颅内炎症、肿瘤、血管病变、外伤等多种原因病变累及面神经所致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与前者不同,不是本节讨论的对象。面神经麻痹表现以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同侧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变浅,面部被牵向健侧为主要特征。 简介本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最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多一侧发病,双侧同时发病者较少见。发病率高达42.5/lO万·年,预后多良好。一般起病迅速,在几小时至1~2天,面肌麻痹达高峰,持续1~2周开始恢复,3个月不能完全恢复者,则会留后遗症。 症状本病属中医学“面瘫”、“口眼喎斜”、“吊线风”、“卒口僻”等范畴。金元时期,张子和提出:“口眼歪斜是经非窍”论,从发病部位上指出本病与中风病的不同,强调本病主要损伤手阳明经和足太阳经。明·楼英在《医学纲目·口眼喎斜》中说:“凡半身不遂者,必口眼喁斜,亦有无半身不遂而喁斜者。”从临床表现对本病与中风病进行了鉴别。本病病位在头面。清·王清任《医林改错·口眼歪斜辨》中说:“若壮盛人,无半身不遂,忽然口眼喁斜,乃受风邪阻滞经络之症。经络为风邪阻滞,气必不上达。气不上达头面,亦能病口眼喁斜。”明确指出了本病病变部位在头面。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辨病论治一 专病治疗1.牵正散加减(林桑雄.自拟牵正汤治疗82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新中医,1995<7>:24) 组成:制白附子,赤芍,葛根,白芷,制僵蚕,黄芩,川芎,地龙,防风,全蝎,蜈蚣,甘草。 功效:祛风活络。 主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风痰阻络型。 用法:每日l剂,分2次服,可连服2个月。 2.补阳还五汤(雷震寰.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5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2>:25) 组成:当归尾,川芎,黄芪,桃仁,地龙,赤芍,红花,僵蚕,板蓝根,全蝎,金银花,蒲公英。 功效:清热解毒,益气化瘀。 主治: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络脉瘀滞型。 二 单昧中药1.白及 方法:自制白及膏(白及30g,大皂角10g,甘草6g,共研细末,用醋250ml置火上煎去1/4,将药面放入醋内,微火煎成黏膏为度,取出摊布上,外敷患处,每3日换药一次)外用。在敷药期间不可用冷水浸洗,但在换药时,应用温水洗揉面部,洗净后,再敷药。(王心好.白及治气胸、肺结核、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杂志,1997<7>:392) 2.牛蒡子 古人认为牛蒡子可“利咽膈,去皮肤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正是由风邪外袭为患,同时西医认为,本病的激发因素与病毒感染有关,很多文献提到牛蒡子有抗病毒作用。根据以上理论,用牛蒡子治疗面神经麻痹,并重用到25g,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牛蒡子治疗面神经麻痹的药理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实践。(李晓三.重用牛蒡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杂志,1997<11>:645)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病理一 西医病因病理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未十分清楚,一般认为骨质内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各种原因如受寒着凉、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定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面神经水肿,面神经受到压迫可引起本病。面神经早期病变为水肿、脱髓鞘,严重可有轴突变性。 二 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认为本病是人体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乘虚侵袭太阳经,经入少阳经,殃及阳明经;风为阳邪,其性喜上,致面部三阳经经气阻滞不通,筋脉失养,导致颜面一侧肌肉弛缓不收,受对侧牵拉,而成口喁僻。病因以风邪为主,风为百病之长,风邪入中经络,每为寒、热、瘀相夹为患。若久病则外邪内居筋肉,与痰湿相杂,成瘀滞内阻之证。 1.风邪中络由于机体正气不足,肌表不固,腠理疏松,风邪乘虚而入,客于面部阳明经络,使气血运行异常,脉络失养,而发生口僻。 2.痰阻经络多因素体正虚,复有痰饮,或饮酒嗜辛,偏嗜厚昧,痰浊内生,或气郁痰扰,痰动生风;或偶遇风寒,风袭痰动,风痰互结,流窜经络,上扰面部,阳明络脉壅滞不利,即发生口僻。 3.瘀阻脉络多由于病久迁延不愈,或失治误治,导致瘀血壅塞脉络,气血循行不畅,以致阳明血瘀,筋脉挛急,形成口僻。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调摄护理一 调摄平素注意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避免受凉感冒,注意精神调养。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对于患中耳炎、风湿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茎乳突孔内的骨膜炎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应及早治疗,消除致病因素,注意饮食调养,避免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同时适当增加营养。 二 护理注意保护眼睛,防止引起眼内感染,特别是角膜损害。入睡后以眼罩掩盖患侧眼睛,滴点眼药,减少感染。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分证论治1 风寒外袭(1)治法:疏风散寒,通络和营。 (2)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加味。 (3)组成:麻黄6g,附片3g,细辛3g,薏苡仁15g,白术10g,黄芪20g,当归20g,生赭石10g,甘草6g。 (4)备选方:小续命汤,功效扶正祛风,助阳散寒,温通经络,为祛风剂中补散兼施的方子。 (5)加减:表虚自汗者,去麻黄,加防风15g;兼头痛者加白芷15g、羌活12g;伴味觉障碍者加茯苓15g、五味子12g;耳鸣、听觉过敏者加石菖蒲12g、苍术10g。 (6)临证事宜:本证多由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风邪夹寒湿之邪入侵所致,故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改善血脉瘀阻。外加白附子、蜈蚣、地龙等更有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 2 风热外袭(1)治法:疏风散热。 (2)方剂: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 (3)组成:金银花12g,连翘12g,薄荷6g,桔梗10g,牛蒡子12g,桑叶10g,僵蚕10g,全蝎3g,白蒺藜10g,防风9g,荆芥9g,川芎15g。 (4)备选方: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功效清热祛风,养血活血,主治风邪初中经络,口眼歪斜,舌强不能言语等,为“六经中风轻者之通剂也”。 (5)加减:口苦者加柴胡10g、龙胆草12g;头晕目眩者加钩藤10g、菊花15g;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5g;咽痛、耳下肿痛者加蝉蜕6g、大青叶20g;若高年有高血压的患者,风热而兼肝火,则可酌加天麻15g、钩藤15g、黄芩12g等。 (6)临证事宜:此证病人有部分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每有程度不等的咽部充血红肿、颌后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风热症状,治以清热利咽、疏风消肿之银翘散加减,药后局部充血水肿消退,神经压迫解除,口眼歪斜等症消失。风药较多而燥之太过,有耗伤阴血之弊,临床宜斟酌加减。 3 风痰外袭(1)治法: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2)方剂: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加味。 (3)组成:白附子10g,僵蚕lOg,全蝎5g,蜈蚣2条,防风lOg,葛根15g,羌活6g,钩藤10g,半夏12g,川贝母9g。 (4)备选方:苍耳子散,功效祛风通窍,主治前额头痛。使用时加入贝母、半夏、白附子等祛痰之品。 (5)加减:痰湿阻滞明显者,加薏苡仁20g、半夏10g以燥湿化痰;若面肌抽搐频作者,加蜈蚣2条、乌梢蛇10g;面部麻木者,加忍冬藤12g、丝瓜络12g。 (6)临证事宜:患者素体痰浊较盛,外风引动痰湿流窜经络,而引起口眼歪斜,治疗宜祛风通络化痰,使邪去痰消,经络通畅,肌肤筋脉得以濡养,诸症皆消。 4 络脉瘀滞(1)治法:搜风散邪,活血通络。 (2)方剂: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加减。 (3)组成:赤芍10g,川芎10g,桃仁6g,红花6g,麝香(另兑)0.1g,地龙10g,全蝎5g,蜈蚣2条,柴胡8g,郁金lOg,路路通15g,当归30g。 (4)备选方: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功效养血活血逐瘀。该方四物养血活血,桃红人血分逐瘀行血。使用时配合引经、通络药。 (5)加减:病久不愈,兼见面肌弛缓,乏力者加炙黄芪25g;如属顽痰者,加白芥子3g、白附子3g;面部抽搐较重者,加天麻10g、蜈蚣2条、乌梢蛇lOg。 (6)临证事宜:口僻大都在病后1月内恢复,病史超过3~6月者,治愈较难,重用当归,取其化瘀之性,再加祛风搜邪之品,对病程长,应用其他疗法无效者均有显著疗效。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诊断一 西医疾病鉴别1.继发性面神经麻痹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多因他病继发。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可并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病程进展缓慢,多为双侧性,且有前驱感染史,对称性的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脑脊液出现蛋白定量增高、细胞数正常的“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局部炎症如中耳炎、腮腺炎或腮腺肿瘤、颌后化脓性淋巴结炎等,可累及面神经,但多起病缓慢,逐渐加重,且因有腮腺及局部体征不难鉴别。后颅窝病变,如桥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鼻咽癌颅内转移等原因所致的面神经麻痹,常伴有听觉障碍及原发病的特殊表现。 2.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可因脑血管疾病或脑肿瘤引起,仅限于眼睑下部的肌肉瘫痪,故额纹不消失,眼睑能闭合,且伴有偏瘫;或有脑血管症状体征,如意识障碍、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病理征等。 二 中医病证鉴别1.中风中风往往有口眼歪斜、舌强语謇或意识不清,伴肌肉不仁不用,病久关节挛缩,肌肉萎缩,多一侧肢体为主。口僻则主要见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且意识清楚。 2.痿证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可见眼睁闭困难,无口角歪斜,主要见于四肢、躯干肌肉,与口僻局限于面部肌肉有所不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